首页 理论教育 06岁孩子大脑展现明显成熟

06岁孩子大脑展现明显成熟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在本节我们会学习0到6岁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及心理成长规律。图2-2大脑神经元突触发育图每个人的大脑发育只有一次,也就是说,0到6岁是决定人的大脑最终发达程度的唯一时期,也是大脑功能全面发展的关键期。这对大脑来说,虽然是一次次艰难的“挑战”,却也是新鲜又有趣的刺激。4—5岁:逻辑思维与心理素质发展优势年随着大脑的不断发育,4—5 岁孩子的大脑已经开始具有初级的目的性。

06岁孩子大脑展现明显成熟

在文章开始之前先提问一个问题:考入一所名牌大学,在下列四个阶段当中,你认为哪个阶段最关键

学前阶段:0到6岁

小学阶段:6岁到12岁

初中阶段:12岁到15岁

高中阶段:15岁到18岁

当我将这个问题问及周围人时,大家给出的回答基本一致——高中阶段,理由是高中是考入大学的冲刺阶段。但是科学的答案可能出乎意料,最关键的阶段其实是0到6岁的学前阶段。为了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在本节我们会学习0到6岁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及心理成长规律。

0到6岁,这一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些懵懵懂懂,但是脑科学认为,这是大脑发育最快速的时期,其中大脑神经元突触在2—3岁时爆发性增加,6岁时达到巅峰,随之就会慢慢减少,此时大脑的重量和结构发育基本和成人一样。一个6岁的孩子,智力通常能达到成人智力的80%。

图2-2 大脑神经元突触发育图

每个人的大脑发育只有一次,也就是说,0到6岁是决定人的大脑最终发达程度的唯一时期,也是大脑功能全面发展的关键期。大脑的这种发育规律,决定了大脑潜能能开发到什么程度,几乎100%取决于6岁以前。如果孩子在这一关键期得到科学系统的适时开发,必将事半功倍。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对双胞胎宝宝,暂且排除遗传因素,一个出生后放在音乐老师家里养育,老师每天带着孩子听音乐、唱歌;一个出生后放在自己家里养育,每天吃喝拉撒,物质生活条件足够,但是不听什么音乐。大家猜猜,这两个孩子在音乐的潜能上,究竟会有多大的差距。

一个孩子如果在0到6岁,有足够丰富的音乐体验、搭积木的体验、画画的体验等,在这种良好的刺激下,他的大脑一定会发展得较好,同时智力也会得到更充分的开发。

0到6岁,大脑的发育呈现出明显的关键期规律特征,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优势能力发展趋势,简单概括如下:

0—1岁:情感发展与动作能力优势年

关于分娩,我们通常会说妈妈们从“鬼门关”走了一圈。但你知道吗?这对于宝宝们而言也是一次挑战升级。出生后,他们的大脑继续发育,在体验世界的进程中形成全新的神经连接。他们既要同外界各种实物建立连接,也要与养育者(通常是妈妈)建立最初的社会性情感联结。

记得女儿出生时,医生剪断脐带做了简单清洁后,将她放在了妻子的怀里,还叮嘱要多抱抱宝宝,最好是肌肤接触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护士给我做了相关讲解,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以通过感官刺激,如触碰、气味及体温,刺激新生儿大脑中前庭、触觉运动感觉系统的功能和调节,促进其神经行为的建立,同时有助于增进母子情感交流,减少宝宝焦虑及恐惧不安的情绪。

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刻,就是他们与外界交流的真正开始,这可以丰富大脑各部分之间的神经联系,提高大脑和小脑之间的配合能力,进而促进智力的发展。这一阶段父母要经常抚摸、拥抱、亲吻孩子,孩子哭闹时要及时安抚,孩子醒着时要积极互动,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被保护。

1—2岁:语言能力与形象思维发展优势年(www.xing528.com)

1—2岁是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孩子表现出明显的语言学习行为,这是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运行的结果。一般来说,1岁时大脑中的语言知觉、运动神经学基础建立,这时孩子可以有意识地称呼妈妈、爸爸等名词,1.5岁会说吃、喝、坐等动词,2岁会说短句和唱较短的童谣。

为此,我们要结合孩子自身的情况,提供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环境,如问答对话、阅读绘本、讲故事等语言互动游戏。对孩子说话时语速要慢,语调要轻,吐字要清晰,让孩子接收更多的语言信息,这可以促进孩子语言能力与形象思维的发展,让他们更愿意交流,说得更好、更快。

2—3岁:独立意识与独立人格发展优势年

2—3岁的孩子开始出现自我独立意向,渴望摆脱大人的摆布和干涉,此时“自我概念”已经在脑中成形。所谓“自我概念”就是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自我感源来自大脑的内侧前额叶皮层,这是位于中央神经沟的一条神经通路,它能帮助我们把自己的感觉整合起来,构建出有意识的心智。

“我会”“我自己来”“给我”等,这正是“自我概念”的表现。这一阶段,如果孩子的独立活动要求得到满足和支持,将开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则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要协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例如学着自己穿衣服、洗脸、刷牙,自己收拾玩具等。这对大脑来说,虽然是一次次艰难的“挑战”,却也是新鲜又有趣的刺激。

3—4岁:数学能力与关键观念发展优势年

“数学好的孩子聪明”,这是我们常听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在我认为,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因为数学这门学科不仅是简单的算术,还有空间结构、运算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是非常讲究思维判断和推理的。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可得到全面锻炼。

而3—4岁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期,大脑神经链的发育速度十分迅猛,他们对数字、数量的变化相当敏感,这也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与关键观念的关键时期。

如何利用这一阶段进行大脑开发呢?我们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数学小游戏,比如数一数、比多少、比大小、走迷宫等。也可以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比如搭乘电梯时引导孩子数数、带孩子去购物时让孩子算账,这些都可以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从而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让大脑越用越聪明!

4—5岁:逻辑思维心理素质发展优势年

随着大脑的不断发育,4—5 岁孩子的大脑已经开始具有初级的目的性。之前他们掌握的概念往往与具体的对象联系在一起,此时他们的思维逐渐从动作和直接感知的客体中脱离出来,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在经验范围内,对于熟悉的事物,他们已能用自己的“逻辑”进行思考了。

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在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中,都含有逻辑思维的考核,而那些所谓的“难题”大多都是需要逻辑推理的。甚至到了将来的职场,逻辑思维依然是各大公司看重的能力。可以说,逻辑思维能力是伴随孩子一生的硬本领。

为此,父母平时可以多给孩子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孩子的大脑,进行多角度猜想。当孩子主动提出问题时,引导孩子先自己思考,然后再一起寻找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阶段孩子的逻辑思维只是萌芽状态,比较初级,但他们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而这将影响到心理素质的发展。比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们很可能将原因归为自身能力的不足,进而产生畏惧、自卑、焦虑等心理。父母要善于发现、及时肯定孩子的优点,引导孩子学会客观正确的分析,进而形成健康活泼、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等良好心理素质。

5—6岁:艺术素质与创新思维发展优势年

随着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5—6岁孩子的大脑中更多的神经元实现连接,而且准确率也有所提高,这就导致抽象概括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此时,孩子的认知开始出现一些创造性因素。例如,他们在复述故事的时候,不再完全按照既定的描述或指示,而是能删去无关紧要的部分,还会在不破坏逻辑关系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加工,加上一些自己认为合理的内容或细节。

这种创造性,就是艺术素质与创新思维的体现。对于孩子的培养,如今已不局限于文化知识的培养,也要注重兴趣爱好方面的培养。5—6岁是培养孩子特长或者兴趣最好的时期,尤其适合绘画、钢琴古筝等技巧性很高的艺术。不是不可以低龄化,只是这一阶段大脑的皮质细胞已大致分化完成,中枢神经系统趋于成熟,肌肉的发育也更加完善,这些良好的生理条件可使学习效果更好。

以上就是大脑发育的明显规律特征,也是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关键阶段,必须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做到及时启发、引导和矫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