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及成果

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及成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参谋本部建立后,在对外谍报方面采取的第一个重要举措是强化对“假想敌国”——中国的谍报活动。参谋本部对华谍报工作的组织、计划功能得到充分彰显。参谋本部设立陆军部和海军部。“显而易见,这一时期参谋本部的海外活动是彻底针对清国。”桂太郎主政参谋本部后,就一直重视对中国的地理调查和地图测绘,此条的增加可以说是对既成事实的追加确认。1896年参谋本部又作了调整,将负责作战和情报的部门明确分开。

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及成果

1878年12月在陆军卿山县有朋与桂太郎积极推动下,明治政府决定将军政与军令完全分离,参谋局从陆军省中独立出来成立参谋本部。这标志着日军统帅权独立的制度化。日本学者认为:日本的军事体制,以前是以内战为目的的,参谋本部的设立标志着这种体制向对外作战的转变[3]

有关参谋本部长平时的职责,《参谋本部条例》第四条规定为:“平时负责陆军的定制节度,军队编制部署,详悉地理……洞悉异邦形势,以便参与决策时不留破绽。”[4]“洞悉异邦形势”的途径当然是收集情报,具体由管东局、管西局负责。管东局收集海外“地理政志”的地域为“桦太、满洲、堪察加、西伯利亚”,管西局则负责“朝鲜至清国沿岸”,“需备好朝鲜至清国沿海有事之日供参考用的图略”。

各局局长则直接执掌谍报事务。相关人员的情报报告、地理政志报告和收集到的书刊都要在签章后上呈局长,局长阅览签章后提交部长,部长阅读后将情报报告返回原局保管,将地理政志报告和书刊归入附属各科,以待日后不断修改完善[5]。参谋本部此时正处于全力收集中国基础性情报阶段,非常重视积累和丰富基本信息,条例特地强调情报汇集整理,“以待日后不断修改完善”,应该与此密切相关。为此,参谋本部成立有编纂课、翻译课和文库课,显示了对收集、整理资料的异常重视。

与1874年相比,新成立的参谋本部各部门分工细致,谍报地域则集中到中国和朝鲜,“满洲”还首次被单独列出,表明中国东北地区成为其重点谍报对象之一。

参谋本部建立后,在对外谍报方面采取的第一个重要举措是强化对“假想敌国”——中国的谍报活动。首任管西局长为一直主张强化对华谍报的桂太郎,在其领导的六年多时间内,管西局设计了一套严密的谍报制度,制定了对华谍报计划,定期向中国派遣了大量谍报员。参谋本部对华谍报工作的组织、计划功能得到充分彰显。

1886年海军省军事部并入参谋本部。参谋本部设立陆军部和海军部。在对外谍报方面,海军部由第三局负责,具体分工是:第一课负责欧美,第二课负责“邻邦谍报、航路地理”。陆军部则由第二局掌管,主要负责调查亚洲等国的军事制度、邻邦地理及政志,研究“在外将校”报告,调查外国发行的书籍和新杂志等可供参考的出版物[6]。以上没有直接提及中国,但以“邻邦”代之,特地提到研究“在外将校”即海外谍报员的报告,则说明他们的报告已经成为情报的重要来源之一,需要有部门专职处理。“显而易见,这一时期参谋本部的海外活动是彻底针对清国。”[7]“在外将校”绝大多数都在中国,因此,将研究他们的报告列为工作要点,完全是为了适应对华谍报工作发展的需要。(www.xing528.com)

新的参谋本部条例有关编纂课的职责共列有20条,比过去更重视翻译和编撰国内外政志、地志及兵制沿革志等,并且明确将谍报员们发回的报告列入了编辑整理的职责范围,强化了对情报的整理、汇总。

1893年即甲午战争前一年,参谋本部条例进行了修改,与过去相比,新条例明确规定驻外国使馆武官受参谋总长管辖。有关第二局的职责,除了“调查外国军事”外,还增加了“外国地理的调查和地图的编辑”。对此,《参谋本部历史缀》(1893年)说明的理由是:以往的条例“仅写有外国地理,没有写外国地理的调查及其所需地图的编辑,而这也是重要事项,因此明确载明了”。桂太郎主政参谋本部后,就一直重视对中国的地理调查和地图测绘,此条的增加可以说是对既成事实的追加确认。

对于编辑课的职责,新条例明确为:“内外兵要地志及政志的编辑、战史编辑、外国书籍的翻译。”“地志”前的“兵要”也是新增的,《参谋本部历史缀》(1893年)的解释是:“本部所需的并非是普通的地志,而仅是兵要方面的地志。因此增加了兵要二字,使之明确。”而“战史编辑与地志、政志相异,因而单独列出了”[8]。参谋本部至此时在中国的地志调查实际上都是出于军事目的,新条例加上“兵要”,则更加突出了调查的性质。

1896年参谋本部又作了调整,将负责作战和情报的部门明确分开。新成立的六个部中,第一部专司作战计划的制定,第三部负责“外国的军事及其地理、谍报、军事统计”。不过,1899年,参谋本部又将作战与情报合并在一起,第一部掌管中国满洲等的作战与情报,第二部负责中国其他地区的作战与情报工作。1899年至1906年任第二部长的“中国通”福岛安正(1908年至1912年升任参谋本部次长)在此期间致力于发展构建在华谍报网,应聘将校制度就是在其努力下建立和发展的。

1908年12月,根据新条例,参谋本部实行五部二课制,这种结构基本上保持到日本战败。此次改革吸取了日俄战争时陆军情报组织不统一的教训,成立专门负责情报工作的第二部,对情报工作一元化领导。情报部门作为独立部门,从此完全固定下来。第二部下属第四课负责内外谍报的收集、审查,第五课专司内外兵要地志及兵要地图的编纂、以上资料的收集。出于强化对华谍报的需要,第五课兵要地志课成立后以收集和编撰中国兵要地志为主,尤其是1906年至1909年松石安治任第二部长期间,“对华情报部门得到充实调整,形成了今天的基础”[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