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午战争:威海卫失守,定远号被击沉

甲午战争:威海卫失守,定远号被击沉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联合舰队提供护航和登陆火力支援。13时,高千穗确认北洋海军仍在威海卫港内。晚11时,第一游击队四舰抵达荣成湾登陆场。当晚,戴宗骞自杀。5日凌晨3时20分,日军第二鱼雷艇队的6艘鱼雷艇和第三鱼雷艇队的4艘鱼雷艇,潜入威海卫军港,取得了重创定远、使之搁浅的重大战果。日军仅损失两艘鱼雷艇。当天下午,清军击退联合舰队的第四次进攻。21日,清军第四次反攻海城失败。日第一军、第二军于田庄台实现会师。

甲午战争:威海卫失守,定远号被击沉

1月16日(十二月二十一日),日本山东作战军全部抵达大连湾。[43]为达成攻克威海卫、全歼北洋海军之目的,日本海军几乎是倾巢而出,包括本队(松岛、严岛、桥立、千代田)、第一游击队(吉野、秋津洲、浪速、高千穗)、第二游击队(扶桑、比叡、金刚、高雄)、第三游击队(天龙、大和、武藏、葛城、海门)、第四游击队(筑紫、鸟海、大岛、赤城、天城、爱宕、摩耶),以及一艘通报舰(八重山)和3个鱼雷艇队(15艘鱼雷艇、2艘鱼雷艇母舰)。[44]

17日(十二月二十二日),清军第一次反攻海城失败。

18日(十二月二十三日),吉野、浪速、秋津洲前往登州,进行袭扰炮击,以分散清军注意力。15时至16时06分,吉野等三舰炮击登州。[45]

19日(十二月二十四日)凌晨,高千穗驶往威海卫,侦察北洋海军动向。正午,山东作战军乘50余艘运输船,分三批自大连湾驰往荣成湾。联合舰队提供护航和登陆火力支援。13时,高千穗确认北洋海军仍在威海卫港内。13时45分、14时30分,吉野等三舰又连续炮击登州。晚11时,第一游击队四舰抵达荣成湾登陆场。[46]

20日(十二月二十五日),山东作战军在荣成湾登陆,(参阅本章附录三)24日登陆完毕。整个登陆行动没有遇到清军的任何反击。

22日(十二月二十七日),清军第二次反攻海城失败。

23日(十二月二十八日),据戴宗骞汇报,威海卫守军步枪子弹存量平均每枪仅400发,行营炮弹总计只有4 000发。[47]

山东半岛清军布防图

来源:《甲午战争史》。

威海清军兵备示意图

来源:《甲午战争史》。

29日(正月初四),日军抵达威海卫附近。

30日(正月初五),日陆军开始攻击威海卫。[48]同日,清军击退联合舰队的第一次进攻。伊东祐亨决定以鱼雷艇夜袭的战术打击北洋海军。[49](详情参阅本章附录四)凌晨2时,张荫桓、邵友濂在神户登岸。[50]

31日(正月初六),受风暴和气温骤降的影响,联合舰队的第二轮进攻被延迟。[51]张荫桓、邵友濂抵达广岛[52]明治天皇任命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为全权大臣,并与张、邵约定次日会商。[53]

2月1日(正月初七),威海卫陆地炮台全部失守,电报断绝。[54]戴宗骞及最后一批守军被海军接往刘公岛。北洋海军陷入日军陆海夹击之中,只有依托刘公岛、日岛炮台,做最后抵抗。当晚,戴宗骞自杀。[55]在广岛,日方按照伊藤、陆奥事先商定的策略,以张、邵不具备全权资格为由,拒绝与之谈判。[56]

2日(正月初八),军机处指示:如威海北帮炮台亦失守,则“丁汝昌当照前誓死拼战,船沉人尽之议,不可稍有退诿;或带船出口,尽力轰击,却回敌船,则我船之进退自裕。总之,无论如何危急必不使我船为彼所得,是为至要。”[57]等于是令北洋海军做玉碎准备。(www.xing528.com)

3日(正月初九),清军击退联合舰队的第二次进攻。日陆军开始利用岸上炮台轰击北洋海军,但未能取得战果。

4日(正月初十),张、邵被迫离开广岛,退回神户待命。清廷仍想委曲求全,和日本迅速达成和议。但日方显然不会在此时议和停战。

5日(正月十一日)凌晨3时20分,日军第二鱼雷艇队的6艘鱼雷艇和第三鱼雷艇队的4艘鱼雷艇,潜入威海卫军港,取得了重创定远、使之搁浅的重大战果。日军仅损失两艘鱼雷艇。天明后,清军击退联合舰队的第三次进攻。

6日(正月十二日)凌晨3时20分,日军第一鱼雷艇队的4艘鱼雷艇再度潜入威海卫军港,击沉了巡洋舰来远、练习舰威远、布雷舰宝筏。日军鱼雷艇无一损失。当天下午,清军击退联合舰队的第四次进攻。

7日(正月十三日),清军击退联合舰队的第五次进攻。中方鱼雷艇部队出港攻击日军,但刚一出港就被日军发现,乃转向西沿海岸线遁逃,在日本第一游击队快速巡洋舰的追歼下全军覆没。同日,清军兵勇及刘公岛百姓成群结队去见丁汝昌,“哀求生路”。丁许以“若十七日(2月11日)救兵不到,届时自有生路。”

9日(正月十五日),清军击退联合舰队的第六次进攻。靖远搁浅。下午,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定远管带刘步蟾炸毁定远。当晚,刘步蟾自杀。[58]

11日(正月十七日),清军击退联合舰队的第七次进攻,但北洋海军亦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当晚,丁汝昌自杀。同时选择自杀殉国的尚有镇远代理管带杨用霖、记名总兵张文宣。同日,清廷指示张荫桓、邵友濂返回上海。[59]

12日(正月十八日),刘公岛守军向日军递交降书。张荫桓、邵友濂离开日本回国。[60]

北洋海军的覆灭,使光绪受到很大刺激:“览奏何胜愤懑。北洋创办海军,殚竭十年财力,一旦悉毁于敌,隳防纵寇,震动畿疆。”[61]乃于13日(正月十九日)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并令李鸿章“速来京请训,切毋刻迟”。同时,一方面对李鸿章“赏还翎顶、开复革留处分,并赏还黄马褂”,另一方面又令其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实职转给云贵总督王文韶。[62]

14日(正月二十日),威海卫攻守双方达成协议。

16日(正月二十日),清军第三次反攻海城失败。

17日(正月二十一日),日军接收残余军舰和炮台。镇远、平远、济远、广丙和6艘蚊炮船相继升起日军军旗[63]唯一的例外是康济号练习舰,伊东祐亨特许该舰挂清军龙旗,并运载丁汝昌等殉国将领的尸体离开威海。[64]威海卫作战至此结束,日军自荣成湾登陆起,总伤亡人数仅558人(死131人,伤427人)。[65]此时,清军的援军仍在原始道路上缓慢集结。

21日(正月二十五日),清军第四次反攻海城失败。

此后,日军在辽东战场恢复攻势,连克牛庄(3月4日)、营口(3月7日)、田庄台(3月9日)等要点。日第一军、第二军于田庄台实现会师。而清军一方,被反淮系势力寄予厚望的湖南巡抚吴大澂及其湘军连失要点、死伤惨重,被实战证明远逊于李鸿章及其淮军。

3月14日(二月十八日),李鸿章使团离开天津前往日本议和。等待他的是空前苛刻的城下之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