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太平号击沉战:人民海军一举取胜

太平号击沉战:人民海军一举取胜

时间:2024-0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举击沉“太平”号海南岛、舟山群岛、万山群岛的解放,为统一祖国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954年11月14日,人民海军鱼雷快艇部队在浙东海域击沉国民党海军护卫舰“太平”号之战,既是人民解放军解放一江山岛战役准备阶段的一次海上战斗,又是人民海军在夺取浙东沿海制海制空权斗争中一次相对独立、漂亮的海上歼灭战。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首战告捷,一举击沉“太平”号护卫舰,而自己却无一伤亡,仅消耗450毫米鱼雷8枚。

太平号击沉战:人民海军一举取胜

一举击沉“太平”号

海南岛、舟山群岛、万山群岛的解放,为统一祖国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恰在此时,朝鲜战争突然爆发。美帝国主义侵占台湾地区,派第7舰队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地区的“任何攻击”。国民党当局乘机叫嚷“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并不断进行海上窜犯,先后袭扰浙江白沙山岛、羊屿、小鹿山岛,广东南澎岛,福建湄洲岛、南日岛、东山岛。可以说,当时我近海海域的海上斗争形势十分复杂。

在朝鲜战争期间,我战略重点北移,但东南沿海的袭扰与反袭扰斗争并未停止,华东军区海军贯彻边建边打的方针,先后协同陆军进行琅机山海战、奔袭披山之战、头门山海战、羊屿等四岛之战等多次战斗,初步打击了国民党海军和海匪的嚣张气焰。在朝鲜战争停战后,人民海军贯彻“力量向前伸”的方针,执行“积极主动出击,逐步扩大作战区域”的原则,与国民党军展开积极的海空斗争,为解放沿海岛屿创造有利条件。

1954年11月14日,人民海军鱼雷快艇部队在浙东海域击沉国民党海军护卫舰“太平”号之战,既是人民解放军解放一江山岛战役准备阶段的一次海上战斗,又是人民海军在夺取浙东沿海制海制空权斗争中一次相对独立、漂亮的海上歼灭战。

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美国侵略集团正在策划同蒋介石卖国集团订立所谓共同安全双边条约……美国政府和盘踞台湾地区的蒋介石卖国集团,无论订立什么条约,都是非法的”。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浙东前线部队在美国政府与台湾地区国民党当局“共同防御条约”出笼前后,狠狠打击国民党军,以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这一侵略条约的严正立场。

为了打击国民党军的猖狂挑衅,1954年上半年海军航空兵第2师第6团进驻宁波,华东军区海军舰艇也向前伸,先后进行三门湾战斗和东矶列岛战斗,开始实施海空协同作战,用喷气式米格-15歼击机,连续击落到浙东北部海区上空寻衅的国民党空军F-47战斗机,击伤国民党海军舰艇,有效地夺取了浙东北部的制海制空权,并攻克了高岛、头门山等岛屿,直逼一江山和上下大陈岛。但国民党海军主力——“太”字号护卫舰仍在大陈岛一带活动。

1954年5月,人民海军鱼雷快艇31大队奉命从青岛南下,到华东执行战斗任务。鱼雷艇31大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1950年8月在青岛快艇学校开始训练,艇员全是从各野战军挑来的青年战斗骨干,毕业后组成鱼雷艇大队,其中31大队原定赴安东(今丹东)参加抗美援朝,后因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字而没有参战。现在奉命南下,成为海上作战中一支重要的突击力量。鱼雷艇大队加紧临战训练,进行了10次研讨、3次图上战术导演、4次夜间实兵演习。在此之后,1954年7月中旬,130毫米海岸炮连奉命进驻头门山。9月1日,在高岛开设海军观通站,并开设临时快艇基地。

经高岛海军观通站观察发现,国民党海军“太”字号护卫舰夜间不定期地在大陈岛至渔山列岛、一江山岛之间的海面巡逻,其巡逻活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1954年10月25日,华东军区参谋长、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爱萍(曾任华东军区海军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登上高岛,深入了解国民党海军军舰活动规律,最后定下了打“太”字号的决心。

11月1日,我鱼雷快艇31大队155、156、157、158、159、160号等6艘艇,奉命由定海出发。6艘苏制123型鱼雷艇,艇身很小,排水量20余吨,航速快,最高可达52节,艇的两舷各有1个45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还配备有高射机枪。它们在4艘护卫艇拖带、掩护下,进驻高岛隐蔽待机,与渔船靠在一起。岛上由大队长纪智良指挥,海上指挥由一中队政治指导员朱洪禧、副中队长铁江海负责。指挥艇为155号艇。鱼雷艇上不能设炉灶,生活十分艰苦,但艇员决心完成消灭国民党海军中型以上军舰1~2艘的任务,并打击美国策划与台湾地区当局“协防”的阴谋。(www.xing528.com)

为寻找有利战机,我鱼雷快艇31大队在高岛待机已达13个昼夜。

战机终于捕捉到了。

1954年11月14日零时05分,高岛观通站雷达发现1个目标,方位147°,距离15海里,航向62°,航速12节。根据雷达回波形状,结合以往掌握的国民党军舰活动规律,判明这一目标为国民党海军“太”字号护卫舰。据此,岸上指挥所即令155、156、157、158号4艘艇进入一级战备,艇员进入各自战位。零时21分,目标在高岛方位137°、距离15.5海里处,以航向50°、航速12节航行。过了两分钟后,岸上指挥所命令鱼雷艇起航,零时50分进至五棚屿以东1海里待机点,然后由岸上指挥所引导4艇接敌。

鱼雷快艇如离弦之箭,成单纵队驶向国民党军舰航行的前方。当时战区气象:风力2~3级,轻浪,视距2~3海里,适合鱼雷艇作战。

1时28分,155艇枪炮兵首先发现国民党军舰灯光。副中队长铁江海令各艇修正航向,加速前进。在距国民党军舰2~3海里时,以左梯队接敌。朱洪禧指导员要求大家沉着战斗,为人民立功。铁江海副中队长下令:“准备战斗,鱼雷准备发射。”

“预备一放”,155、156、157号3艇先后射出愤怒的鱼雷,然后迅速转向,退出战斗,但均未命中目标。1时37分,158艇以35节航速向敌舰冲击,在距离0.5海里时,用提前角10°发射鱼雷,其中1枚命中“太”字号军舰舰艏左舷,驾驶台前水柱升起,舰上火炮偶尔向天空盲目射击。国民党舰员莫名其妙,还以为是受到了飞机轰炸。

国民党海军“太”字号军舰被击伤后,失去动力,在海面漂泊,不断进水。随后,由大陈驶出3艘军舰前来救援,拖带航行。7时15分,受伤的“太”字号护卫舰开始下沉,拖救的军舰不得不砍断缆索。7时24分,“太”字号护卫舰沉没于高岛方位140°,距离18海里处。数十人毙命,余被救回。

后查明被击沉的军舰是“太平”号护卫舰,是1946年由美国“赠送”给国民党海军的,排水量1430吨,官兵200余人,装备有76毫米舰炮4门、40毫米舰炮4门、20毫米高射机关炮10门,还有2组火箭48发,是国民党海军“王牌”之一。

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首战告捷,一举击沉“太平”号护卫舰,而自己却无一伤亡,仅消耗450毫米鱼雷8枚。这是小艇打大舰的突出战例。参战部队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