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代机制币珍赏: 百年银圆 (修订版)

中国近代机制币珍赏: 百年银圆 (修订版)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晚清时中国才引入机器造币,因此传统的雕刻工艺在引入初期派不上用场,必须仰赖外国人代劳。虽欠完整,但仍可从零星的文献中梳理出若干雕刻师的经历。董益谦技艺承袭自天津造币厂洋雕刻师乔奇及其弟子周志钧,可算是隔代传人。以上所介绍的是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中国造币厂雕刻师中的一小部分,期盼未来能挖掘出更多的史料,让这些受传统“厨师不上桌”观念束缚的能人才俊能走出幕后,接受大众的评价与掌声。

中国近代机制币珍赏: 百年银圆 (修订版)

晚清时中国才引入机器造币,因此传统的雕刻工艺在引入初期派不上用场,必须仰赖外国人代劳。然而中国人以手巧闻名,只要有正确的指导,假以时日仍可迎头赶上。譬如光绪二十一年湖北银圆局继广东钱局之后6年开张时,即无须倚靠外援,甚至4年后其主管王承恩奉召北上筹办京局,临行前制作紫铜样币“携之至京,陈之各堂,以示无须赁用洋匠之意”。遗憾的是,与书画家相比,工匠的地位卑微,不被视为艺术家屡屡因居幕后而受忽视,如提到紫铜样币时只说“沪匠黄某所镌”。故各厂各币模究竟出自何人手笔,外界很难得知,仅有少数因缘际会在走过的岁月中留下了只字片语。

笔者以目力所及,为曾经在中国机器造币用模的雕刻上有贡献的雕刻师们记上一笔,让吾辈在玩赏之余还能知道是谁给了我们这些。钱币上有雕刻师的署名,这在西洋已有千年的传统,几乎与其硬币的历史一样悠久,因此意大利外交官罗斯在访问各厂时,留下了一些中国籍雕刻师的名字:雕刻宣三壹角银币背面的天津厂余子贞、雕刻孙像五星版开国纪念币的南京厂何子梁、雕刻黎元洪像银圆及袁世凯小面像十文铜元的武昌厂朱子芳、雕刻袁世凯大面像十文铜元的王少贤。除此之外,前天津造币总厂李伯琦提到该厂有学生唐尚金“摹刻飞龙模最佳”、“孙中山纪念金币民国元年,南京厂铸,雕刻者陈技士,大如二角小银圆”等,然而,其他北伐之前各厂的文献记载中就很难找到技师的身影。因此虽津厂出品了不少精美的人像币如徐世昌曹锟段祺瑞、褚玉朴、张作霖,乃至“孙像背地球”等,但都无法确定是由哪位雕刻师所操刀。

VIII-4-23

雕刻师周志钧。本图片由嫡孙周光真先生提供

VIII-4-24

周志钧(一排右四)在1937年4月上海中央造币厂欢迎新厂长席德柄就职纪念时之留影(局部)

北伐成功后,上海筹措多年的中央造币厂成立,因制度完备,情况改善。虽欠完整,但仍可从零星的文献中梳理出若干雕刻师的经历。

周志钧(1894—1937),江苏丹徒人,字鑫甫。宣统二年(1910年)进入北洋政府主持的天津造币总厂,师从意大利籍雕刻师路易奇·乔奇习艺,1933年(民国22年)3月上海中央造币厂正式开制时任“雕刻技正”(“技正”是旧时中国办理技术事务人员的官职,这里相当于总雕刻师)。1937年5月因急症在家中去世。兄周景贤在北京财政部印刷局任职,兄弟俩娶的是两姐妹。周志钧虽是开制时已任职,但当时模具都是进口,挥洒的空间十分有限;可确定由其操刀的是尺寸同一圆银币但无面额的民国25年宪政纪念币,有3种形式肖像,目前只有铜样存世。

董益谦(1907—1980),河北沧县人。天津造币厂雕刻学校毕业,1926年(民国15年)进津厂任雕刻员。1932年至1935年在山西工作,1936年(民国25年)1月入上海中央造币厂任雕刻技佐,次年5月雕刻技正周志钧病逝,6月定由董益谦暂代。7月厂里又改派黄伟存负责雕刻室,董随即在当月辞职回山西工作。1938年董到重庆,8月担任成都分厂任雕刻技士股长,1940年(民国29年)9月调升总厂荐任技士。他的作品颇多,早期的如阎锡山像“主张公道”章;到成都分厂后受命雕刻委托上海美商北极公司(American Engineering Co.)代制的民国29年铝辅币的原模;后期的民国38年金币系列以及台湾伍角银币、壹角铜币的比稿等。1949年迁厂时董未到台北,上海造币厂复工后留下担任雕刻技师。董益谦技艺承袭自天津造币厂洋雕刻师乔奇及其弟子周志钧,可算是隔代传人。

黄伟存(1892—?),广东顺德人。广东雕刻研究所习艺,先在广西梧州造币厂任雕刻师,1937年(民国26年)2月由中央造币厂技正王寿全介绍聘任技佐,同年7月起主理雕刻室,9月调至武昌分厂任雕刻股长。1938年(民国27年)武昌分厂撤至桂林,黄伟存调至桂林分厂任技师兼雕刻股长。1945年(民国34年)8月在昆明分厂担任技佐兼雕刻股长。抗战胜利后各分厂移转至上海,然而黄去向不明。在桂林厂时,黄伟存雕刻了许多小铜章模具。(www.xing528.com)

中央造币厂在抗战前虽已购置缩刻机,但尚未启用战事已爆发,在搬迁后方时散失。根据前台北“中央造币厂”副厂长徐宝麒回忆,当时该厂钢模都是以手工直接雕刻,而非现在先塑制石膏模型,再用雕刻机缩刻。

以上所介绍的是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中国造币厂雕刻师中的一小部分,期盼未来能挖掘出更多的史料,让这些受传统“厨师不上桌”观念束缚的能人才俊能走出幕后,接受大众的评价与掌声。

VIII-4-25

周志钧操刀的民国25年宪政纪念币。无面额,尺寸同一圆银币,肖像有3种形式,此七分脸铜样为目前仅见,马定祥旧藏

VIII-4-26

董益谦到成都分厂后受命雕刻委托上海美商北极公司(American Engineering Co.)代制的民国28年伍分铝辅币。诺曼·亚克斯旧藏,珍稀

VIII-4-27

黄伟存雕刻的桂林分厂五周年纪念章,有红铜及白铜两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