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汉侯国地理:元鼎二年河东地区侯国分布

西汉侯国地理:元鼎二年河东地区侯国分布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1元鼎二年河东地区侯国分布示意图利昌、邵两地,《汉志》失载,但依据“推恩令”,王子侯国皆裂王国地而封,故两地亦在代王国附近。通过以上分析可大致复原出武帝元鼎二年河东地区的侯国分布状况。

西汉侯国地理:元鼎二年河东地区侯国分布

一、元鼎二年河东地区侯国分布

检阅《史记》、《汉书》相关侯表,武帝元鼎二年位于河东地区的侯国可能有十四个,今试考辨如下:

平阳(1) 高帝六年,刘邦封曹参为平阳侯,武帝征和二年曹宗获罪国除。平阳,《汉志》属河东郡。另据《汉书·霍光传》“(霍光)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可知平阳侯国地处河东郡。

阳阿(69) 《史表》载有阳河侯卞䜣。《汉表》亦作阳河侯。《汉志》上党郡有阳阿县。古书“阿”、“河”两字常可通用。如《汉表》所载河陵侯,《史表》作阿陵侯。[8]又《史表》阳河侯条《索隐》曰:“县名,属上党。”则司马贞所见《史记》写作“阳阿侯”。《水经·沁水注》:“(泽水)东迳阳陵城南,即阳阿县之故城也。汉高帝七年,封卞䜣为侯国。”[9]是卞䜣之阳阿侯国地处上党郡。[10]

阏氏(93) 《史表》、《汉表》载有阏氏侯冯解散,高帝八年封,武帝元鼎五年国除。《史记索隐》曰:“县名,属安定。”今检《汉志》安定郡无阏氏县,而有乌氏县。王先谦曰:“阏氏,即乌氏也。”[11]司马贞、王先谦均以安定郡之乌氏县比附阏氏侯国。但西汉关西、边郡例不置侯国,乌氏一说显然有误。《水经·清漳水注》云:“(梁榆)南水亦出西山,东迳文当城北,又东北迳梁榆城南,即阏与故城也。……汉高帝八年,封冯解散为侯国。”[12]水经注》称清漳水附近的阏与城即冯解散之阏氏侯国。[13]阏与多见于《史记》、《战国策》,为沟通太行山东西的重要隘口。《史记·赵世家》武灵王二十一年“赵与之陉”,《集解》引徐广曰:“陉者,山绝之名。常山有井陉,中山有苦陉,上党有阏与。”《史记·魏世家》哀王八年:“如耳见成陵君曰:‘昔者魏伐赵,断羊肠,拔阏与,约斩赵,赵分而为二。’”《集解》注“阏与”引徐广曰“在上党”。《中国历史地图集》依据《水经注》将阏与城标绘于今山西省和顺县。[14]但和顺县地处太行山以西,与史籍中阏与为太行山隘口的描述略为不符。笔者以为,阏与城的定点应在今山西和顺县与河北武安县之间。[15]要之,若《水经注》所载不误,阏氏侯国当在上党郡境。

垣(243) 《史表》曲城侯条:“垣。(景帝)中五年,复封恭候捷元年。”景帝中五年,汉景帝封故曲城侯虫捷为垣侯。垣,《汉志》属河东郡,故垣侯国亦在河东地区。

下麾(430) 匈奴王呼毒尼之封国,元狩二年封。《汉表》注“猗氏”。猗氏,《汉志》属河东,则该侯国地处河东郡。又战国三孔布币铭文见有地名“”,或与下麾有关。[16](www.xing528.com)

除高帝、景帝、武帝所封五功臣侯国外,武帝所封代王子侯国亦地处河东地区。据《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及《汉书·王子侯表》,元朔三年武帝封代共王九子为离石侯(334)、邵侯(335)、利昌侯(336)、蔺侯(337)、临河侯(338)、隰成侯(339)、土军侯(340)、皋狼侯(341)、干章侯(342)。[17]其中离石、蔺、隰成、土军、皋狼、干章皆见于《汉志》西河郡。另《汉志》西河郡有临水县,梁玉绳、全祖望称临水即临河侯国所在,[18]梁、全之说可以信从。因临水县地望在黄河以东,[19]而西河郡黄河以东皆为代国故地,故临水县即临河侯国所在,当无疑义。以上七侯国,本代国地,元朔三年分封后别属上郡,元朔四年置西河郡,随之改属西河。[20]

说明:1.底图依据《山西省历史地图集》政区图组“西汉政区图”改绘。[21]2.图中涉、武安、端氏三县依据《秩律》标绘于上党郡境。3.下麾侯国、利昌侯国地望无法确定,故未在图中标绘。

图5-1 元鼎二年河东地区侯国分布示意图

利昌、邵两地,《汉志》失载,但依据“推恩令”,王子侯国皆裂王国地而封,故两地亦在代王国附近。梁玉绳及周振鹤先生以为利昌侯国、邵侯国同在西河郡。[22]笔者按,利昌于史籍无征。[23]邵则见载于《左传》,《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伐卫,遂伐晋。入孟门,登大行,张武军于荧庭,戍郫、邵,封少水。”杜预注:“取晋邑而守之。”[24]另《说文·邑部》:“邵,晋邑也。从邑,召声。”[25]许慎、杜预只称“邵”为晋邑,而不言其具体方位,说明汉晋之际人们已不清楚邵邑所在。但分析《左传》所载齐军行军路线,仍可大致推测出邵邑的方位。传文中的“孟门”为太行山隘口,“少水”即沁水。据此,郫、邵二邑当在太行山以西的沁水流域。[26]《中国历史地图集》所绘太行山以西的沁水上游地区为西汉太原、上党两郡交界,则邵侯国于元朔三年从代王国析出后,当别属上党郡。

通过以上分析可大致复原出武帝元鼎二年河东地区的侯国分布状况。河东郡有平阳侯国、垣侯国、下麾侯国;上党郡有阳阿、阏氏、邵三侯国;西河郡有离石、蔺、隰成、土军、皋狼、干章、临河七侯国(见图5-1)。另有利昌侯国,不知所属,但也应位于河东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