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瓦当艺术研究:凤翔秦雍城遗址瓦当入选

陕西瓦当艺术研究:凤翔秦雍城遗址瓦当入选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凤翔秦雍城遗址瓦当选图4.5陕西凤翔县秦都雍城遗址和秦公陵平面图上世纪80年代,陕西凤翔县秦都雍城遗址和秦公陵一号大墓的考古发掘,曾震动了海内外。从而推断秦都雍城的制陶作坊应当在此。考古工作者在雍城遗址发现了许多动物图像的瓦当,其中,尤以鹿纹瓦当给人印象最为深刻。

陕西瓦当艺术研究:凤翔秦雍城遗址瓦当入选

(二)凤翔秦雍城遗址瓦当

img95

图4.5 陕西凤翔县秦都雍城遗址和秦公陵平面图

上世纪80年代,陕西凤翔县秦都雍城遗址和秦公陵一号大墓的考古发掘,曾震动了海内外。在这2500年前的古遗址上,出土了2000多件以动物图案为主的精美早期秦瓦当以及早期秦俑、秦宫殿等一批罕见的文物。时代早、数量如此多的古代瓦当得以面世。雍城宏大的都城及其宫殿、陵寝建筑包括11平方公里的城址,21平方公里的陵园,11处国人墓地以及郊外行宫建筑。2003年,凤翔县豆腐村村民在建房就地取土时,意外地挖出了许多烧制变形和破损的早期秦代筒瓦,陕西省秦都雍城考古队认定是烧制后的废品堆埋的遗存。从而推断秦都雍城的制陶作坊应当在此。考古专家在雍城西北部约20万平方米的作坊区内,勘探试掘了3.3万平方米,在它的东侧和南侧,发现了遗存丰富的夯墙遗迹,初步判断它与雍城西城墙与北城墙连接,形成了“雍城内城作坊区”和“雍城本身就成为外廓城”的状况。以前,在这里还出土了大批铜质构件和大量的木炭等遗存,可见这个作坊还有冶炼、木材加工以及军事祭祀和日常所需物资制作的手工作坊。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里发现的100多个陶坑中出土了大量筒瓦和瓦当,证实了这就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早期秦代制陶作坊。发现了5座秦代制陶作坊,这5个窑址东西呈“一”字形排列,旁边有一个取土场地兼浸泡与搅拌泥土的场所的大沟,在沟的两侧分布着许多袋状坑,用来暂存细搓的泥条及砖瓦的土坯。从出土的模具、瓦坯以及柴草、树枝和杠木等来看,可使人们首次全方位了解烧制筒瓦及瓦当的工艺流程:踩土、拌泥、搓泥条、盘筑、成形晾晒、入窑烧制、出炉、遴选、正品外运、次品弃埋。“尽管出土的筒瓦大都为次品,然而对与筒瓦相连的瓦当来说,70%为正品,次品仅占30%”,出土的瓦当数量惊人,2000多件瓦当纹饰十分精美,丰富了早期秦代瓦当的品种。

凤翔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西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秦国自德公元年(公元前667年)至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在此建都,史称“雍”。秦人在雍城的290余年间,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确立了雍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的地位,所以雍城在先秦史研究和先秦考古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凤翔雍城遗址,是秦国的都城所在地,秦国经营雍地290余年,时值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五霸与七雄之一的秦国,其宫殿群落与宗庙、官署的宏大壮丽,至今还能从其废墟中窥见一斑。考古工作者在雍城遗址发现了许多动物图像的瓦当,其中,尤以鹿纹瓦当给人印象最为深刻。它数量众多,所出动物纹瓦当神态多变,不同姿态达十多种,栩栩如生。以下是陕西凤翔雍城遗址出土瓦当图例整理摘选:

img96

img97(www.xing528.com)

img98

图4.7 陕西凤翔秦雍城遗址出土瓦当选(二) (1-20)

img99

img100

图4.8 陕西凤翔秦雍城遗址出土瓦当(三) (1-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