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玉器鉴赏:玉色的次生变化

中国古玉器鉴赏:玉色的次生变化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玉色的鉴定玉石的次生色变化的玉色玉石矿因地壳作用而上升到地表,玉石与周围的岩石、土壤、植物发生接触,通过渗透、浸泡、晾晒、靠染等作用,一些矿物成分进入到玉中,其中一些矿物成分发生变化,这些都能改变玉石的原来颜色。人们在相玉时,往往透过玉皮猜测里面的颜色,因为玉皮与内部的颜色大多不一致。玉器上质地脆弱的纹络和裂绺处更容易受沁,形成颜色较深的沁纹,多呈凹陷现象,且有向周围扩散之势。

中国古玉器鉴赏:玉色的次生变化

玉色的鉴定

玉石的次生色

变化的玉色

玉石矿因地壳作用而上升到地表,玉石与周围的岩石、土壤、植物发生接触,通过渗透、浸泡、晾晒、靠染等作用,一些矿物成分进入到玉中,其中一些矿物成分发生变化,这些都能改变玉石的原来颜色。同一来源的山料冲到下游变成了子儿料后,因经历外界环境的不同、时间长短的不同、旅途的不同,其他元素渗入玉中的情况就不同,玉皮风化转色和玉质本身色泽的变化也就不同,这样才有了各种子儿料不同的皮色与玉色。

西周 玉握

宋 玉尊

和田玉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传统材质,其原生色包括白、黄、青、碧、墨五种颜色,人们往往依据原生色来命名不同的玉种。但因这五种颜色之间的交融而改变形成的颜色、因含杂质形成的颜色、玉石与基岩之间交融形成的颜色等,就非常复杂了。

玉石裸露在地面上,经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氧化等作用,表面又发生了巨大变化,表层局部又出现了红色、黄色、白色、褐色、黑色等玉皮。这种变化属于自然施为,被称为“自然次生色”,尤其是子儿料表现得更加明显。

玉石被开采出来,再制成了各种玉器,经人工盘摸、染色、随葬,后发掘出土,再为人所佩戴、把玩而造成的颜色改变,被称为“人工次生色”,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氧化与玉色

和田玉料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氧化。虽然这种变化是非常缓慢的,但从岩石学角度来说,璞玉的玉皮与内部同为一种矿物,成色应该相同,但事实并非这样。人们在相玉时,往往透过玉皮猜测里面的颜色,因为玉皮与内部的颜色大多不一致。历史上著名的“和氏璧”的故事中,楚人卞和两次被砍腿,就是因为这块璞玉内外不一的缘故。

玉料在空气中会因氧化作用而产生颜色上的变化,但这种风化和颜色变化视材质的细密程度而不同。质地坚细的玉料所产生的风化要小,或者不产生变化;很多采集到的子儿料,表面莹润,几乎没有色泽上的变化。质地松散的产生的变化较大。

红山文化 蹄状冠饰

红山文化 猪龙玦(www.xing528.com)

玉材在空气中被氧化而产生的色变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一些玉器在自然状态下置放数百年,表面色泽几乎没有变化。经考证发现,玉器在自然状态下置放500年左右,有的表面或可产生可辨识的微小色变,这种色变往往发生在某些白玉、青玉制成的传世古玉上。清末吴大澂在《古玉图考》中说:“玉未入土,流传世上,历年即久,古气盎然,间或有显著璊斑者。”“璊”指红色的玉,璊斑就是红色斑。璊斑应该是长期用手盘玩而形成的,但空气的氧化作用也不可低估。

出土古玉的特征

出土古玉为何多

清末刘大同在《古玉辨》中说:“玉之未入土者,名曰传世古,又名自来旧。”中国玉器的历史长达8000多年,早期的玉器能够不埋藏地下而流传下来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流传下来的早期玉器,绝大多数是出土古玉。

古代玉器被埋入土中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殉葬用玉。自古以来,玉器以其神秘而美丽的外形而受到人们的敬畏,将其作为与上天沟通的媒介,认为玉器有保护尸体不腐的特殊功效,而逝去的先辈在阴间仍需过常人生活的观念也促使人们将珍贵的玉器作为陪葬品埋在墓中。就现在出土玉器的情况来看,包括祭祀用的礼器、彰显权威兵器、装饰美丽的饰物和用玉制作的器皿等,几乎所有的玉器品种都曾被作为殉葬用品。再则,稀有的玉器以其自身的价值被作为财富的象征。战乱之时埋藏到地下期望将此财富保存下来的情况也不少,许多地方发现了窖藏的玉器正印证了这一点。至于因散落而被埋藏的情况就更多了。

受土侵蚀而改变

出土古玉被行内人士称为“古土”。《古玉辨》又说:“凡出土之古玉,通名为古土。轻者为土蚀,曰土锈;重者为土侵,曰土斑。皆因地气所蒸。受土吃有深有浅,故现此形。若无此形,便非入土年久之物。亦有入土未旧而即出者,仅含有土气。用开水煮之,土气自退,依然与传世古无异。每有土锈深厚,深入肌理,用刀刻之不易削去者,盖因土有沙性,沁入玉理,合而为一,不易盘出。即盘出,也不及色沁之光洁,耐人摩挲也。”

红山文化 双龙佩饰

红山文化 玉鹰

古玉被长时间埋藏在地下,土壤中所含的矿物质便渐渐渗透到玉里,使原来的玉色和玉质都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被称为“受沁”。受沁的情况要经百年以上才能出现,但因不同地方土壤所含的矿物质成分不同,埋藏的时间长短不同,土壤中所含水分多少的不同,再加上玉质本身的不同,受沁的情况也不同,呈现出来的颜色就不尽相同。

玉器受沁时,表面结构会遭到破坏,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受沁浅者为蚀斑,起伏不平者为“桔皮纹”;深入玉中者为蚀孔,也叫“土咬”;局部受侵蚀严重,朽烂如枯骨、膏泥者叫“唐烂斑”——因唐代及以前土古玉上常见,故有此称。另外,还有洒朱点、蛤蟆皮、鱼籽斑、冰裂纹等。

土咬和沁纹

因土壤对玉器的侵蚀而形成的孔被称为“土咬”,如同蛀虫蛀过一般。自然形成的“土咬”蛀孔通常呈外小内大的不规则状,蛀孔周围有一白化过渡层,孔内呈网状,或有砂粒,或有均质胶体。玉器上质地脆弱的纹络和裂绺处更容易受沁,形成颜色较深的沁纹,多呈凹陷现象,且有向周围扩散之势。依据沁纹的形状,人们通常将其分为牛毛纹、乱柴纹、蚂蚁脚和钉金沁。牛毛纹的沁纹呈同向排列,如牛毛般细密;乱柴纹的沁纹如树枝般呈不规则延伸状;蚂蚁脚的沁纹细如蚁迹,呈不规则网状;钉金沁是说受沁处呈点状凹陷,有黄褐沁色沉积,犹如钉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