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玉器鉴赏与评估:春秋战国时期的成果

中国古玉器鉴赏与评估:春秋战国时期的成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春秋玉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不仅是社会观念的转变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时期。春秋云纹玉环春秋平首圭一般来说,春秋时期的玉器制作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赋予玉的种种道德文化内涵,战国时期被许多人接受。可以说,战国玉器是中国治玉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中国古玉器鉴赏与评估:春秋战国时期的成果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玉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这一时期,王权式微,诸侯争霸,西周时期制定的礼仪制度不再被人重视,用玉僭越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礼乐制度的衰落,使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礼仪用玉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装饰用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越来越高,并且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春秋时期不仅是社会观念的转变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时期。铁制工具的运用,使刻划、镂雕、透雕、浮雕技艺日益娴熟,玉器的作工更加细腻,造型、纹饰更加精美,由西周时期的简约、平面化,逐渐向繁复、立体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为战国玉器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春秋 云纹玉环

春秋 平首圭

一般来说,春秋时期的玉器制作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延续了西周晚期的风格,造型、纹饰和工艺仍保留西周玉器的遗风,但图案走向繁缛;中期器物仍以祭祀用的礼器和仪仗用玉为主,许多器物上仍带有朱砂痕迹;晚期起了很大变化,逐渐向装饰用玉方面发展,纹饰也更加繁琐,出现了谷纹、蟠螭纹等新的纹饰,璧、璜、璋等礼器向小型、精美方面发展,适合人们作为佩饰,至此,佩饰种类更加繁多,制作更加精细,更富于人性化。

礼记》借孔子之言,通过对玉自然属性的深入分析,择绎其外表和本质特征与儒家道德观紧密结合,总结出“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德,奠定了儒家用玉的理论基础,成为君子为人处世、洁身自爱的标准,标志着玉器人格化的确立。(www.xing528.com)

战国玉器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思想大解放的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思想和艺术上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战争的频繁、地域的分裂,并没有阻碍文化艺术的沟通和融合,在东起齐鲁、西至戎秦、南至荆楚、北到燕赵的辽阔区域内,各地绚烂多彩的玉石工艺竞相争艳,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战国玉文化。

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赋予玉的种种道德文化内涵,战国时期被许多人接受。不仅王公贵族以佩玉为尚,而且出现了普及的倾向。上起王侯,下至庶民,无不以玉为贵,玉器被广泛运用于祭祀、装饰、丧葬等各个领域。

战国时期是人们思想观念大改变的时期,伴随着尊神敬天思想的动摇和夏商以来青铜礼器的盛行,玉器制作以神为本的思想此时发生了改变,玉器在礼器中无与伦比的地位受到很大的冲击,而是多作为信物用于盟誓、朝觐、婚聘、殓葬等,其庄严肃穆之感日减,装饰艺术韵味增多。不过,用玉器祭祀天地鬼神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这种独有的功能并没有完全消失,后世仍有继承。

战国 彩沁玉环

铁制工具的大量使用,促进了玉雕工具和碾玉技术的飞跃发展。玉雕工艺一改几千年来的单纯简练和一味追求形似的古朴作风,转而以精雕细琢的工艺、生动传神的造型为特点,突破了春秋时期以装饰玉、葬玉等小件器物为主的特征,制作出大型的玉璜、出廓璧、龙形佩、带钩等。从工艺上讲,战国玉器更加精细,在同一件玉器上,普遍采用阴刻、浅浮雕、镂空、碾磨、接榫等多种手法进行琢磨,那细润的质地、新颖的造型、滴水不漏的雕工以及巧妙灵透的镂空、充满活力的线条,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战国玉器是中国治玉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