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代玉器:中国古玉器鉴赏与评估,装饰繁多,造型鼎盛

商代玉器:中国古玉器鉴赏与评估,装饰繁多,造型鼎盛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有些商代玉器上有较重的褐色沁。造型商代玉器集前代玉雕工艺之大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商凤耳尊种类商代是中国古代玉器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又一鼎盛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商代玉器中的装饰品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环、玦、笄、串饰、镯形器、柄形饰、动物形饰等。属于艺术品的商代玉器目前仅见于商代后期,主要包括立体圆雕的人物和动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玉雕史上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页。

商代玉器:中国古玉器鉴赏与评估,装饰繁多,造型鼎盛

商代玉器

玉材

商代玉器选材较为精良。当时,新疆和田玉成为主要的玉材,但大部分属青玉,白玉较少,青白玉、黄玉墨玉、糖玉更少。由于目前尚缺乏商代时期中西交通的证明,很多学者对和田玉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中原地区的意见还不统一。不过,和田玉的使用,为商代玉器达到自新石器晚期以来的第二个高峰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标志着中国古代玉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除和田玉外,还有少量的独山玉、岫岩玉、绿松石孔雀石青田石等。

战国 螭钮玉印

玉色

和田玉多为青色,另有白色、碧色、黄色和黑色等。独山玉、岫岩玉多为白色、牙白色、米黄色、浅绿色、黄灰色、枣红色等。

商代的兵器、礼器类玉器所用玉料多为不透明的细石,可能是独山玉。刀、戈类兵器所用玉料特征最明显,常见的有三种材料:一种为牙黄色细石,呈鸡骨白色;一种为暗褐色带有花斑的玉材,这种玉材大量出现于四川广汉地区,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遗址中也曾出现,有些呈青色,斑纹浅淡,近似斑状;一种为暗黑色微透明的玉料,多做成极薄的片状玉刀。

商 玉鱼

商代玉的沁色多种多样,其中最明显的是鸡骨白色,纯白无光。有的玉器仅在边缘处局部有沁色,有的是整体沁色。另外,有些商代玉器上有较重的褐色沁。

造型

商代玉器集前代玉雕工艺之大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早中期玉器融合了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其他新石器时期玉器的特征:鸮鸟、龙等动物形玉器吸收了红山玉器的精华,巧妙运用圆雕和线条装饰,活灵活现;璧、琮等礼器利用良渚文化的装饰技法,给人以神圣庄严之感;象征性武器工具延续了龙山文化和夏文化的风格,简洁肃穆。

商代后期玉器数量和品种大增,体型庞大,纹饰繁缛,线条流畅,独特的艺术风格令后人景仰。就造型来说,这时的玉器大致可以分为扁平玉器和立体圆雕玉器两大类。

扁平动物形玉器很有特色,兽嘴镂空呈多角星或为一钻孔;兽足为方形,其上有数道阴刻直线或折线。玉鸟、璋、钺、璇玑等片状玉器边缘往往用双重锯齿装饰,单个锯齿多为方形,上有小凸齿。

商 虎形佩

立体圆雕玉器远比平雕玉器的制作难度更大,对玉材、雕刻对象、雕刻技艺都有很高的要求,主要包括琮、簋和人物、动物形象。这类玉器的造型大多呈圆柱体或立方体,细部则以阴刻线和浅浮雕表现。琮、簋显得端庄,非现实的怪鸟、怪兽则集多种动物特征于一身,造型奇特,显示出商代玉匠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而在所有的立体圆雕玉器中,最引入注目的是人物形象,这将商代玉匠高超的技艺和富有浪漫主义的情怀发挥到了极致。

商 玉琮

纹饰(www.xing528.com)

石器时代相比,商代玉器纹饰繁缛,线条流畅,是中国玉器装饰艺术从简单走向复杂的转折点。装饰线条多为直线纹、折线纹,也有弧线纹。就图案来说,有夔龙纹、鸟纹、兽纹、兽面纹等来源于动物的纹样,还有重环纹、涡纹、瓣状纹等,内容非常丰富。

殷商早期,玉器上的纹饰直线多、弧线少,粗线纹多、细线纹少,阴线纹多于阳线纹。中期以突起弦纹(双钩减地阳起线纹)为典型代表。殷墟后期减地阳起纹线的雕法较少。商代的线纹古朴刚劲、强直有力,俗称“折铁线”。精细的阴线用砣具垂直琢出,线底有沟纹、曲线逐段连接而成,弧的外侧有毛痕。细阴线多为锐器的划痕。“出齿”,周边雕刻出复杂的齿牙为其另一特点。总之,商代玉工雕琢细腻、造型生动、边缘线条舒展流畅。

“天命玄鸟,降而为商”,商代人雕刻其氏族的图腾“鸟”形尤为精工。器物多用图案化手法刻画细部,如“臣”字形眼、云头纹上卷形的鼻涡,或方或圆的卷涡耳等。纹饰造型多样,如皿纹、云纹以及回纹、丁字纹、鳞纹等。

工艺

商代时期,原始的青铜砣具可能已经出现了,质地坚硬的石英砂也被广泛运用于制玉工艺中。由于青铜工具的广泛应用,勾撤、桯钻、管钻、抛光等技法显得得心应手,普遍运用线锯、压割等较为先进和难度较高的技法。石器时代由于工具不力而残留的制作痕迹,在此时已较为少见。当时的钻孔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面钻孔,愈深孔径愈小;一种是两面对钻,穿孔两端大中间小,剖面呈蜂腰状。无论哪种方法,孔内都留有螺旋形琢磨痕。

商 凤耳尊

种类

商代是中国古代玉器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又一鼎盛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就大的方面来说,可分为礼器仪仗、实用器皿和装饰艺术品三大类。具体来说,包括礼器、仪仗用的象征性武器、工具、用具、装饰品、艺术品以及杂器等七类。

礼器类主要有璧、琮、璜、琥、簋等。玉璧延续了良渚文化玉璧的风格,器形厚重,光素无纹,有的璧面平齐,也有的边缘稍薄呈弧刃状;异形璧玉璇玑也有发现,形制与龙山文化时期的近似,牙上装饰有锯齿状扉棱;玉琮造型与良渚文化接近,但上面的纹饰没有良渚文化时期精美,有的甚至是素面,有的刻有数道弦纹或简单的图案,完全没有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狰狞之美,呈现出逐渐衰落的趋势。

商 玉琥

商 玉兽

商代象征性玉武器品种较多,主要有戈、矛、戚、钺、刀等,完全失去了实用价值,主要用来作仪仗用具。

商代象征性玉工具种类也很多,主要有斧、锛、铲、凿、镰、刀、纺轮等,这些工具也失去了实用价值,主要用来殉葬。

用具类玉器包括臼、杵、调色盘、梳、匕等。

商代玉器中的装饰品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环、玦、笄、串饰、镯形器、柄形饰、动物形饰等。玉环孔大而圆,廓薄而窄,通常光素无纹,个别有同心圆阴刻线,有的一面装饰,有的两面装饰,线条整齐清晰;玉玦制作精美,通常作蜷曲的龙型,两面均有纹饰。

属于艺术品的商代玉器目前仅见于商代后期,主要包括立体圆雕的人物和动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玉雕史上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页。其中以圆雕玉人最为著名,不仅充分反映了商代绚丽夺目的玉雕艺术,也为我们了解商代人的坐姿、服饰、冠式、发式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商代的杂器种类较多,除玉韘、器座形器和匕首形器外,还有羊头形器、长条尖状器、拐尺形器、器柄形器、玉链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