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命名和植物属性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命名和植物属性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者一般上腹较小,下腹较大,通称细腰葫芦,俗称丫丫葫芦。这种形状的葫芦,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1973年、1977年,在我国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葫芦种子,据测定属于7000年以前的植物遗存。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命名和植物属性

一、葫芦的定名和植物属性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葫芦的记载,在汉代以后我们的祖先对这种作物也有记述,称葫芦为:匏、瓠、壶、瓜、匏瓜、葫芦、壶芦、藤菇、蒲芦、扁蒲等。据两晋人所著的《广志》记载:当时有三种葫芦,一是都瓠(扁蒲),其形“如牛角,长四尺有余”[1]。二是约腹瓠(细腰葫芦),“其大数计,其腹窃挈”。三是叶瓠,短颈,大腹,其味苦不可食。但上列大葫芦,并不是两晋时才有,据神话传说推断,早在洪荒时代,应该就有这种作物,因为只有这种大葫芦才会使上古人类产生葫芦生人和壶天栖人的联想。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根据葫芦的外形,将它分为五种,即:瓠、悬瓠、匏、壶、蒲壶。指出:“壶芦俗作葫芦,壶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瓠之一头有腹而长柄者为悬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为匏;匏之有短柄大腹者为壶;壶之细腰者为蒲壶。”

简言之,瓠呈圆桶形;悬瓠呈长颈、圆腹形;匏无颈,腹圆而扁;壶短颈、圆腹;蒲壶(蒲芦)上下腹相连,中间有细腰。后者一般上腹较小,下腹较大,通称细腰葫芦,俗称丫丫葫芦。这种形状的葫芦,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仅培育了多种类型的葫芦,而且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栽培技术,如选种、育种移苗、区种法、靠接法、培育红葫芦、培育变形葫芦(包括曲颈葫芦、鹅颈小葫芦、带棱角葫芦、带图案或浮雕葫芦)。(www.xing528.com)

从植物学上看,葫芦与瓜属于同族,在分类上属于双子叶纲葫芦科,为一年生草本作物。有蔓枝,茎细长,蔓茎上长须,可缠绕在棚架之上。叶圆似心形,一般开白花,单性,雌花与雄花同枝。有成熟的果实,皮坚、肉嫩、中空、籽多。它是自然界最古老的物种之一。

对于葫芦的生长态势和特性,赵申先生在《中华葫芦文化谈略》一文中作了准确而生动的描述:“它们或悬于樛木,或蔓生草丛,或漂浮水面;暖季,日有幡幡阔叶招展,入夜绽放白花醒目,坐果日益增多,日渐饱满,果型多样,大小不一;凉时,趋向熟老,硬壳干果掩映于枯茎败叶之间,较久留存而不变型;且顺藤可摘,牵藤可携。”[2]

农业发明以后,野生葫芦被培育为栽培作物,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此时葫芦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据考古材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10000年左右,在亚洲的中国、泰国,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和非洲的埃及等地,都有出土古代葫芦的报道[3]。1973年、1977年,在我国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葫芦种子,据测定属于7000年以前的植物遗存。由此可知,我国是最早栽培葫芦的国家之一,至于它的起源地还有待探讨。可以推断,葫芦最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遍生亚、非、南美大地,在原始社会为人们所喜爱和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