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夏梵书钱辨识及研究成果

西夏梵书钱辨识及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吉金所见录》“西夏梵字钱”,也系据“大安宝钱”摹刻,基本正确。重要的是撰者李佐贤能区分这是三种不同的“西夏梵书钱”并加以著录,实在难能可贵,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资料。《古泉汇》是清代著录“西夏梵书钱”,即西夏文钱最多的钱谱。纠正赵文次序上的错误,想来对研究西夏文钱币还是有意义的。

西夏梵书钱辨识及研究成果

二、对三枚“西夏梵书钱”的辨识

前文谈到“梵书钱”就是“梵字钱”。出土西夏文钱的文字,与《泉志》“梵字钱”的文字有很大差异,尽管如此,仍然可以看出它与“大安宝钱”之间的蛛丝马迹,可以肯定地说,“梵字钱”就是从“大安宝钱”衍化而来(图2-6)。《吉金所见录》“西夏梵字钱”,也系据“大安宝钱”摹刻,基本正确(图2-7)。

《古泉汇》三拓,由于摹刻不清,字迹模糊,每字皆有缺笔、误笔,甚或以墨丁代笔,甚难辨认。但认真剖析,就会发现这不是任意为之,而是有实物依据的。其所以处理不好,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西夏文字笔画繁复,“字若符篆”[15],甚难辨认书写;二是钱文字迹模糊不清,笔画亦难辨识;三是当时的人不识西夏文字,对看不清的笔画只能以意度之,这也是重要原因。故而,《古泉汇》三拓,或作缺笔,或打墨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重要的是撰者李佐贤能区分这是三种不同的“西夏梵书钱”并加以著录,实在难能可贵,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资料。

既然是据实物而为,钱图文字和实物钱文必有相似之笔画。笔者正是根据两者之间相似的笔画,辨识了这三拓的钱文。在这三拓钱文中,最具有特点的是每拓的第二个字。前面谈到三拓依次为“天庆”“大安”“乾祐”,正是根据实物钱文与三拓文字,特别是每拓第二个字相较的结果。

第一拓是“天庆宝钱”,如图2-8,第一、第二、第四三字中皆有墨丁,与图2-9“天庆宝钱”相较,第二字的右侧作“img122”,正是西夏文“img123(庆)”字的右侧的误笔字。

第二拓“大安宝钱”,如图2-10,第一、第三、第四三字尚属清晰,第二字横下左半作墨丁,右半作“img124”,正是“大安宝钱”(图2-11)“img125(安)”的右下部。应该指出第四字“img126(钱)”字右下侧作“img127”,显然是一大笔误。正确的写法是“img128”或“img129”。

第三拓“乾祐宝钱”,如图2-12,第一个字有墨丁,第四个字全是墨丁,但与“乾祐宝钱”(图2-13)相较,更易识别,其中第二个字“img130”,不正是“img131(祐)”的误刻吗。

《古泉汇》是清代著录“西夏梵书钱”,即西夏文钱最多的钱谱。纠正赵文次序上的错误,想来对研究西夏文钱币还是有意义的。

img132

图2-8 天庆宝钱

img133

图2-11 出土大安宝钱(www.xing528.com)

img134

图2-9 出土天庆宝钱

img135

图2-12 乾祐宝钱

img136

图2-10 大安宝钱

img137

图2-13 出土乾祐宝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