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族语言中民俗文化与语言地位的关系

回族语言中民俗文化与语言地位的关系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民俗语言的传播过程中,不断融入了民族文化成分。这样一个本来普普通通的问候语,在回族语言中,已经超越了问候语的简单范畴,形成了多层民俗文化的内容。道一声“色俩目”,在回族语言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出于语言心理文化的需求。“色俩目”已成为回族身份的语言标志。以“清真”为基础,构成了回族饮食文化系列。

回族语言中民俗文化与语言地位的关系

◎李生信

回族形成了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不同的许多语言习俗。从这些回族礼仪用语、日常用语及亲属称谓中既能领略到表现回族民俗内容的语言,又能感受到语言中蕴含着的民俗文化

民俗是民间社会长期约定俗成,具有传承性的文化习俗,几乎融入民间生活的各个层面。语言是记录和传播民俗的基本手段,同时,语言又是民俗内容的一部分。语言和民俗的这种特殊关系,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民俗语言。在民俗语言的传播过程中,不断融入了民族文化成分。

回族以伊斯兰宗教信仰和伊斯兰文化习俗为内核,形成了许多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不同的民俗语言。从这些回族民俗语言中,既能领略到表现回族民俗内容的语言,又能感受到语言中蕴含着的民俗事象。

一、回族礼仪用语中的民俗文化

回族自古以来就谦恭好礼,以伊斯兰文化观念为准则,形成了系统的礼仪文化。在回族穆斯林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都以礼相伴。这些受到民族习惯、宗教观念影响的礼俗,往往借助礼仪用语表现出来。

礼仪贯穿着人生的全过程,从婚姻嫁娶、生老丧葬,到人际交往、生产经营,都与“礼”紧密的联系着。回族把出生看作人生大礼,保持着许多语言习俗,如把妇女怀孕称作“有喜”,询问时只能说“有喜了吗?”这种语言习俗,表现了回族的人生观。“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味着吉祥和快乐。和其他民族一样,回族也比较看重生儿育女,认为多子多福,视怀孕为“有喜”,其实就是这种传统生育观念的反映。在回族婚俗中也有许多与其他民族一样用“喜”组成的词,回族把定亲时招待宾客或分送给亲友的干果叫“喜果”,把结婚时招待亲友的筵席叫“喜筵”,把婚礼上的糖果叫“喜糖”,结婚时前去恭贺叫“恭喜”,婚礼上还有“撒喜”的风俗等等,有很多跟喜有关的称呼。这种语言习俗,在汉族中也存在,出现在回族语言中,却别具一番宗教文化韵味。伊斯兰教认为,婚姻是人类十分重要的事情,通过婚姻,不仅能满足生理、心理、精神、情感等方面的需求,还可以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在回族习俗中,把成年男女因需要而结婚称作“瓦哲布”(当然的、必需的),把因繁衍子孙而结婚称作“逊奈”(教律,圣行)。以这种伊斯兰婚姻文化为基础,构成了视结婚为“喜事”、视怀孕为“有喜”这样一种充满喜气的民俗图景。

在回族各种礼仪中,出现频率最高、使用最广泛的词就是“色俩目”。“色俩目”是阿拉伯语借词,又称“色兰”,是问候语,含有祝你平安的意思。这样一个本来普普通通的问候语,在回族语言中,已经超越了问候语的简单范畴,形成了多层民俗文化的内容。回族无论男女老少,见面时要互致“色俩目”;回亲定亲时,吃完宴席后,男女双方当着众亲友的面互道“色俩目”,表示这门婚姻大事已经定了,今后一般不能变更;回族穆斯林在互相发生误会、矛盾,甚至冲突后,解决矛盾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互道“色俩目”来化解矛盾;在回族礼拜、婚礼、节日庆典以及各种重要礼仪场合,都有集体互道“色俩目”的习俗。道一声“色俩目”,在回族语言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出于语言心理文化的需求。人们的语言都是自己心灵的一面镜子、是灵魂的窗口,心理因素是语言选择的基础。语言的生成和运用符合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则,并和具体的特定的交际对象和具体的特定的交际心理状态相适应。回族内部交际中互道“色俩目”,回族和其他民族交往时并不道“色俩目”,其他民族和回族交往时也不道“色俩目”。“色俩目”已经演变为回族内部表达民族情感的特殊词语。“回回见面三分亲”,即便是素不相识的回族穆斯林,只要道一声“色俩目”,就立即缩短了情感距离。“色俩目”已成为回族身份的语言标志。

二、回族日常用语中的民俗文化

回族生活习俗同汉族相比,除了在服饰、饮食、器皿用具等方面有差异外,还表现在娱乐、居住、旅行等方面。这些生活习俗的差异,同样通过语言表现了出来。回族特有的生活习俗,创造了一些只有回族穆斯林使用的生活专有词语。这些词语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习俗,表现在回族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服饰用语

在回族常用服饰中,“号帽”“盖头”“准白”“麦斯海袜”“坎肩”等名称本身就很有民族特征。这些服饰的命名中,既突出了名物文化,又突出了宗教文化。一般情况下,名物时总是以事物的特征为依据,以便从名物中直接感悟出所名之物的主要特征和用途。“号帽”“盖头”“坎肩”这些服饰名称本身就颇具形象性。形象性只是这些名物的表象,透过表象,窥探到的则是回族宗教习俗的本质。“号帽”是回族中老年男子和宗教职业者的普遍头饰,意为回族的号头和标志,所以又称“回回帽”。“盖头”,顾名思义,旨在盖住头发、耳朵和脖颈。因为伊斯兰教要求妇女的服饰端庄大方,保护羞体,力戒轻佻。盖头就是在这样的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号帽”和“盖头”分别作为回族中老年男性、女性的头饰,最能表现回族的服饰习俗,从名物本身就不难看出这些服饰习俗中蕴含着的宗教内容。

在回族服饰习俗中,还有一个更具宗教色彩的词,即“穿衣”。“穿衣”在回族宗教生活中具有特殊内涵,完全不同于汉语中一般意义的穿衣。回族对在清真寺念书毕业的满拉要举行“穿衣”仪式。“穿衣”是回族宗教界人士身份的标志。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这个词在回族语言中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演变过程。

(二)饮食用语

回族饮食习俗,一言以蔽之,就是“清真”。“清真”的本义是质朴、纯净的意思。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后,借用“清真”一词表示教义,赋予了伊斯兰教的内涵。“清”者,真主清净无染;“真”者,真主独一至尊。“清真”一词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回族的别称,明代就把伊斯兰称作“清真教”。以“清真”为基础,构成了回族饮食文化系列。“清真”之所以成为回族饮食文化中最重要的标准,是有着深远的宗教渊源的。在伊斯兰教看来,真主为世人创造了各种佳美的食物,同时也规定了禁食之物。佳美的食物便是清真的,禁食的食物当然是不清真的。在回族饮食文化中,“清真”和“佳美”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清真是佳美的基础。“佳美”单从词的表象看,表示美好的意思。佳美的食物不胜枚举,并不是回族全都能够接受的。回族饮食中的佳美食品,是从宗教、卫生、伦理、审美等多维视角选择而来的。(www.xing528.com)

在回族食俗中,羊肉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对“佳美”的心理需求。“美”的本义和羊有密切的关系,《说文解字》云:“美,甘也。”从字形体结构分析,“美”从羊、从大,古人以羊大为美。“羊”之所以成为“美”的本源,一方面,羊肉的味道确实很鲜美;另一方面,与羊的美的外表是分不开的。羊的洁白柔软的皮毛、温和的脾性、轻盈的体态,都具有一种美感。吃羊肉也就成了一种美好、吉祥的象征。仅从回族喜食羊肉这一习俗中足可以看出回族食俗的多重文化特征。“羊”之于“美”,虽然与羊的自然属性有关,但又不单纯地由自然属性所决定,还隐含着丰富的宗教情感因素。

(三)物品用语

“汤瓶”和“吊罐”是回族生活中最常见的专用词。伊斯兰教倡导清净无染,回族生活中也十分讲究身心的清洁干净,汤瓶和吊罐便应运而生。关于汤瓶,在回族民间流传着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传说唐王朝藩王叛乱,皇帝向西域求援,宛孕斯率兵相援,叛乱平定后,唐王钦令工匠仿西域洗壶式样铸金、银、铜壶分赐给西域将士洗浴、礼拜,因洗壶系唐王所赐,故称为“唐瓶”,后来因谐音改为“汤瓶”。“汤瓶”和“唐瓶”相比,第一,突出了用途。“汤”在古汉语中指的就是热水,“汤瓶”顾名思义,就是盛热水的器具,特征十分鲜明。第二,突出了回族的习俗。回族爱干净,并且有许多讲究,沐浴的水不能重复使用,汤瓶就具备了这种功用。汤瓶是回族生活中的专门用品,是回族有别于汉族洗涤用品的卫生习俗,“唐瓶”则很难表达出这种区别。第三,突出了名物本源。当然也不排除对词语选择的民族心理因素。

汤瓶和吊罐已成为表现回族沐浴用器的专名词,它们在回族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是回族宗教习俗的必然产物。“回回本是口中口,一天汤瓶不离手”“一天不抓五遍水,不能算作好回回”“自古回回少不了,汤瓶、吊罐、小白帽”,这些回族谚语,就生动地描绘出了回族生活中汤瓶和吊罐的宗教意义。回族穆斯林对用水特别讲究,从人生初始到人生终结,都离不开水。诞生后要“洗三”,平时生活中讲究“带水”“换水”,去世后要“着水”。这些以“水”为词根组成的一系列生活用词,是回族民俗最真实的写照。汤瓶、吊罐等词语传达出的不仅仅是生活信息,更是宗教文化信息。

三、回族亲属称谓中的民俗文化

伊斯兰文化对家庭的重视使回族内部形成了一个庞大而有序的亲属称谓系统。回族强调“天下回回是一家”,这个“一家”,既包括以民族为内容的广义的一家,也包括以姓氏为标志的狭义的一家。即为一家,就有了社会成员间的长幼亲疏之分及形成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的社会基础。在宁夏西海固回族聚居区,田姓回族人口众多,他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甚至素不相识,但只要一提起田姓,他们就能从姓名排列规律中分辨出辈分大小来,田姓人家恪守互不通婚的习俗,这一习俗甚至延及整个西北地区的回族中。这种民族、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家庭社会,使回族亲属称谓更具民族个性。

回族亲属称谓的结构层次和汉族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以血亲和姻亲为基础,形成了父系亲属系统和母系亲属系统,只是具体称谓词出现了差异。例如,在回汉杂居区,同一个地方的回族,汉族对父亲的称谓,要么词语不同,要么词语相同却声调有别。在宁夏西海固地区,汉族一般把父亲称作单音节词“大”,回族一般把父亲称作多音节词“大大”,即便称作单音节词“大”,也要从声调上和汉族区别开来。在新疆、青海的一些地方,汉族对父亲有多种称谓,回族一般把父亲称作“阿大”。回族亲属称谓和汉族的这种差异,蕴含着复杂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的特质。

在回族亲属称谓中,还有些与汉族相同的称谓方式,如把婶子称作“新妈”,把嫂子称作“新姐”,把表兄弟称作“姑舅”。这些称谓中,都积淀着民俗文化的内容。回族比较注重大家庭,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个体家庭的一个群体,这些个体家庭又由于血缘联系而形成了以民族宗教为内核的大家庭。“新妈”“新姐”的称谓,表示出对家庭新成员的亲近、接纳,从感情上并没有亲疏之别,已完全成为一家。“姑舅”的称谓,则成了回族婚俗中姑舅亲的基础。看来,每一个亲属称谓词,都打上了民俗文化的烙印。回族亲属称谓,是回族家庭观念和婚姻制度的有力佐证,从这些称谓中,也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对其的影响。

民俗的范畴十分广泛,从经济民俗、宗教民俗、礼仪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到禁忌民俗、婚姻民俗、丧葬民俗、节日民俗等,无不在语言中留下它们的痕迹。拉开这些语言符号的帷幕,能获取大量的民俗资料。这里只截取了回族语言中表现出来的最常见的民俗画面来探讨回族语言民俗的基本特征。

其一,回族民俗语言具有多维性。除了与语言学、民俗学有必不可少的联系外,还与民族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许多学科发生着广泛的联系。回族民俗语言中蕴含着多重文化内容,需要用多维视角去审视。

其二,回族民俗语言具有民族性。民族性是回族民俗语言的基本特征。回族民俗语言是在回族习俗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回族习俗的发展而发展,成为记录回族各种习俗的载体

其三,回族民俗语言具有传承性。一个民族的民俗语言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回族民俗语言是回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世代传承,并不断积累和发展,成为回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发表于《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