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敦煌词的艺术特点:质朴俚俗,不拘一格

敦煌词的艺术特点:质朴俚俗,不拘一格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词体初创时期的特点、民间词人的文化水平和审美习惯,以及当时人们对词体的认识等因素,使敦煌词独具特色:第一,体现了词体初期的不完备、不定型。以“字数不定”为例:敦煌词中有《凤归云》数首,字数却各不相同,有81字、84字、78字三体。

敦煌词的艺术特点:质朴俚俗,不拘一格

二、质朴俚俗,不拘一格:敦煌词的艺术特点

敦煌词以唐五代的民间词为主。词体初创时期的特点、民间词人的文化水平和审美习惯,以及当时人们对词体的认识等因素,使敦煌词独具特色:

第一,体现了词体初期的不完备、不定型。唐圭璋将其概括为7条:有衬字;有和声;有双调;字数不定;平仄不拘;叶韵不定;咏题名(《敦煌唐词校释》)。吴熊和又增一条:曲体曲式丰富多样(《唐宋词通论》)。以“字数不定”为例:敦煌词中有《凤归云》数首,字数却各不相同,有81字、84字、78字三体。都表现出随意性较强的特点。

第二,敦煌词表现出民间文学的质朴俚俗的特色。在语言表达方面多用口语、方言,通俗易懂,如《捣练子》:

堂前立,拜词(辞)娘,不角(觉)眼中泪千行。劝你耶娘小(少)怅望,为吃他官家重衣粮。  词(辞)父娘了入妻房,莫将生分向耶娘。君去前程但努力,不敢放慢向公婆。(www.xing528.com)

通篇白话口语,“生分”、“放慢”都是方言。此词为联章叙事体,咏孟姜女故事,词中运用对话,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说唱艺术形式。民间文学的又一特点是感情真切,表达真切。敦煌词在情感表达方面,真率自然,绝少做作之态。如《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此词与汉乐府《上邪》表现信誓的手法相同,连用六种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作比喻,表达自己的坚定信念,词中女子的真切之情跃然可见。

第三,风格多样也是敦煌词的显著特点。敦煌词大多为民间创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填词唱曲不像后世文人那样有明确的题材和风格取向,而呈现出多种风格形态。在敦煌词中,后世词史上所出现的各种风格,诸如婉约、豪放、艳丽、清空等等,皆可找到源头。此与《花间》词所形成的婉丽为本色当行、偏取一格的风格取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对人们认识词的风格发展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