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散文研究:追求个人名利地位的至上者

先秦散文研究:追求个人名利地位的至上者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不少人物把追求个人功名富贵、权势地位看得至高至上,他们朝秦暮楚、纵横捭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没有一定的处世原则,只是把所从事的策略当作谋取功名富贵的手段,把对功名利禄的争夺作为人生唯一的目标。

先秦散文研究:追求个人名利地位的至上者

一、以追求个人功名富贵、权势地位为至高至上者

由于社会的变革和动乱使人们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的发展,这也使《战国策》所写的人物及其活动呈现出非常复杂的状态。其中不少人物把追求个人功名富贵、权势地位看得至高至上,他们朝秦暮楚、纵横捭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没有一定的处世原则,只是把所从事的策略当作谋取功名富贵的手段,把对功名利禄的争夺作为人生唯一的目标。

例如,《魏策四》写苏秦为了取得个人的名禄地位,起初本想以连横的策略游说秦王,帮助秦国统一天下,但到秦国之后“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自己的主张没有被秦王所采纳,最后在秦国落得穷愁潦倒、狼狈不堪,钱财用尽,大败而回,遂之转而以“合纵”策略游说东方六国。与苏秦同属一类型的人物还有张仪,为追名逐利而不顾一切。他学成之后,先投靠在楚国国相的门下,希望借以游说楚王,六国“合纵”以对付秦国。但是他刚到楚国不久,楚国国相的府上丢失了一块宝贵的玉璧,很多人就怀疑是张仪把玉璧偷走了。因此,张仪被楚国国相严刑拷打,遍体鳞伤,只好回到家中养伤,他的妻子哭着劝他安于家事,平淡生活。但张仪却张开嘴巴问其妻,看他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回答,还在。张仪就说:“吾舌尚存,足矣”。并且发誓将来一定要以雪前耻。后来,他就又转而投秦,以“连横”的策略对抗以楚国为首的东方六国。由此可以看出,“连横”“合纵”两个相对立的政治主张,对苏秦、张仪这两个政治投机人物来讲,却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想方设法施展他的才华智慧,也只是为猎取功名富贵而已。(www.xing528.com)

由于当时的一些纵横之士行无准则,唯功名利禄是求,甚至置社会道德于不顾,他们抓住各国诸侯的弱点、穿梭于各个邦国之间,利用他们彼此相互制约的关系来为自己获取最大利益。如《东周策·东周欲为稻》中就记述,东周要种植水稻,而灌溉的水源却来自西周,苏代(一说是苏厉)对东周君说:“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这对于东周君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自然答应。于是他又对西周君说,如今西周没放水,东周已经全部种了麦子,你不如这个时候放水,这就会使东周的麦子遭殃,而东周有了水源,它一定会再种上水稻,那时你再断掉水源,东周所种的水稻又会遭殃。这样,东周所需要的粮食就一定会依靠你西周了。西周君听了他的话,就下水于东周。就这样,苏代就从两国都得到了好处。对于苏代来说,他并没有什么政治理想,也并没有什么功业的追求,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获得一己之私利。可以看出他的游说是不讲道义,甚至是不惜破坏社会生产、破坏人民生活为代价来满足一己之利,连起码的社会公德、社会良知都毫不顾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