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论:辛亥革命的失败与启示

中国近现代史论:辛亥革命的失败与启示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这块大地上,离开了强有力的武装,任何起义、任何革命均无成功的可能。辛亥革命的历史结局说明:软弱的资产阶级,没有力量战胜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没有能力领导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以深刻的启迪,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在中国建设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行不通,必须探索新的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论:辛亥革命的失败与启示

二、辛亥革命失败留下的启示

辛亥革命的失败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以资本主义来救中国的理想为什么无法实现?究其原因不能单纯归咎于孙中山个人,而在于他们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在于中国的国情。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封建主义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尽管进入近代社会后,受到重重冲击,但封建经济基础相当牢固,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相当完备,封建的思想意识更是根深蒂固。同时,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侵略势力相当强大。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是要发展它们的殖民主义,因此改良派或革命派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他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它们的资本投资、原料供应、商品倾销基地利益冲突,这是它们绝对不能容许的。它们必然要与中国反动势力结盟。然而,作为这场民族民主革命领导者的民族资产阶级却是相当的弱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发育不良,尚不具备领导这样一场翻天覆地革命的能力与力量。再加上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特殊过程,又造成资产阶级各部分力量的自我冲突和相互消耗。革命派和立宪派之间的相互斗争,削弱了本来就十分软弱的资产阶级的力量,要依靠这样一个软弱无力的阶级,去领导、推翻有强大帝国主义支持的如此顽固的封建阶级的统治,其失败的结果在意料之中。

不仅如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它们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之间既相矛盾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他们去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就成为非常之难事,最终导致其在反帝反封建实践中的妥协性、软弱性。民族资产阶级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独立的愿望,但反帝旗帜不鲜明;与封建统治阶级有矛盾,但对封建主义的本质缺乏科学的深刻认识,对封建传统在中国社会中的严重影响估计不足,因此他们在革命活动的全过程中根本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就拿辛亥革命来说,从同盟会的纲领和文件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对外宣言,都没有把整个帝国主义作为革命对象,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

中国是一个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他们所关心的首先是土地问题。辛亥革命虽然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口号,但却没有同农民的要求联系起来,甚至反对农民起来夺富人之田为己有。即使在夺取政权后,也没有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当农民为自身利益自发起来进行反封建斗争时,往往又遭到一些地方革命党人的镇压。从本质上讲,民族资产阶级革命主要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本身权力与利益的要求,因而就不能也不敢发动和组织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没有农民的支持,就失去了革命强有力的支持,使自己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www.xing528.com)

在整个革命过程中,始终没有建立一支强大的由自己掌握的革命军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中,主要依靠了两支力量,一是知识分子,以留日学生为主;二是会党和新军。资产阶级革命派既没有武装群众,建立自己强大的革命武装,也没有利用革命形势,积极掌握起义军的领导权,致使军队仍掌握在反动势力手中。在中国这块大地上,离开了强有力的武装,任何起义、任何革命均无成功的可能。

在组织领导上,资产阶级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辛亥革命时期虽然成立了统一的政党同盟会,促成了各革命团体的联合,但它们的联合是松散的,对革命宗旨三民主义的认识不尽一致,地域观念也未能打破。武昌起义胜利后,同盟会开始分崩离析。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便不能巩固和发展革命的胜利果实。正如孙中山所说,革命事业没有完成,就是因为党本身不巩固的缘故。

辛亥革命的历史结局说明:软弱的资产阶级,没有力量战胜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没有能力领导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以深刻的启迪,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在中国建设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行不通,必须探索新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