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辛亥革命后的时代背景与国际环境——《中国近现代史论》资讯

辛亥革命后的时代背景与国际环境——《中国近现代史论》资讯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争与革命,成为20世纪中期的时代主题,这必然给中国革命的进程以深刻的影响。一战的空前残酷,战后社会的萧条与混乱,引起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文明价值的怀疑。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新变化,构成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国内条件。

辛亥革命后的时代背景与国际环境——《中国近现代史论》资讯

一、辛亥革命后的时代背景与国际环境

辛亥革命后,世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对近代中国革命性质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1914~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非正义战争。19世纪20年代初,世界资本主义完成了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强国把世界分割完毕,是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之一。在此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势力范围而展开的争斗更加频繁,矛盾不可调和。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使新的经济实力的增长和旧的势力范围相适应,只有通过战争重新分割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把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以极其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高频率、大规模和长时间的战争,使得各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也使得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革命高潮的来临不可避免。战争与革命,成为20世纪中期的时代主题,这必然给中国革命的进程以深刻的影响。

一战的空前残酷,战后社会的萧条与混乱,引起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文明价值的怀疑。中国思想界原先热衷于传播西方文化知识分子,有的仍停留在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水平上,有的转向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复归,他们第一次从世界范围内感觉到资本主义制度已丧失光明的前途和魅力,中国有些先进分子在探索救国真理的征途中,认识到必须改变学习的方向。

1917年11月,俄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曾是军事帝国主义的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俄国由压迫民族营垒转而站到被压迫民族营垒一边,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结成国际反帝统一战线。它促使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进一步联合起来,建立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联合阵线,为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提供了现实的道路,也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www.xing528.com)

俄国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初,即发表著名的《和平法令》,向全世界各民族发出呼吁,共同建立真正持久的和平,反对民族压迫;宣布废除俄政府及临时政府与外国订立的一切秘密条约和不平等条约。1919~1920年,苏俄政府连续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声明苏俄决定放弃过去帝俄与中国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因缔约而享受的一切非法特权。十月革命和苏俄政府的对华态度,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掠夺和压迫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中国引起了强烈的震撼。经历了辛亥革命失败,在黑暗中徘徊摸索,苦苦寻觅救国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从中不仅看到了一种新型的国家,一个“平等待我之民族”,而且更看到了一条救国的道路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转向走社会主义道路。正在探索中国出路的中国的先进分子,把学习目光从西方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苏维埃。他们认识到决定人类命运的已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已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十月革命的经验中寻找他们正在苦思焦虑的探索中的种种问题的新的合理的解释。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最早在文章中对资本主义制度提出怀疑,主张向十月革命学习的是李大钊。他在1918年7~11月,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论述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赞扬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赤旗的胜利”、“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他指出,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已进入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一批开始运用无产阶级宇宙观观察自己国家命运,要求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这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与俄国毗邻的中国的民族民主运动首先最直接地受到苏联和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的关注和支持。共产国际帮助中国成立了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二大又作出了加入共产国际的决议,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的民族民主运动得到共产国际和社会主义苏联的支持,这是中国革命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义革命转变的国际条件。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新变化,构成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国内条件。这些条件使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充分的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