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乐毅变法促进燕国发展

乐毅变法促进燕国发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乐毅在燕国推行变法史料没有明确呈现燕国变法的开始时间。最大的矛盾,是说乐毅在赵武灵王沙丘之变后进入燕国。于是,乐毅谋了一个魏昭王特使的角色,出使燕国。在燕昭王的诚恳襟怀下,乐毅终于决定留在燕国。也就是说,至少从燕昭王三年开始,燕国的变法正式启动了。这是说,乐毅曾经长期担任燕国亚卿。因此,燕国的乐毅变法,是七大战国中面貌最为模糊的一个。

乐毅变法促进燕国发展

3 乐毅燕国推行变法

史料没有明确呈现燕国变法的开始时间。

但是,依据史料提供的相关信息,我们还是可以大体推断出燕国变法的时间表。从当时燕国的实际形势看,最大的可能性是:大批士子进入燕国后,燕国新君姬平才宣布称王,宣示变革复兴的雄心。也就是说,燕昭王元年,即公元前311年,是燕国开始筹划变法的开端。这一开端筹划,比当时的赵国早了四年。

燕国的变法,是以燕昭王任用乐毅为亚卿开始的。

关于乐毅的前期经历,《史记》与当代的战国研究专著的表述,都在时间上多有矛盾。最大的矛盾,是说乐毅在赵武灵王沙丘之变后进入燕国。果真如此,此时已经是燕昭王十七年,乐毅在燕国的变法已经没有时间了。同时,又说燕昭王即位之初“敬郭隗,筑宫室,乐毅闻之而入燕”。这里,我们剔除去这些矛盾的方面,将乐毅的家世与前期经历的主要脉络作以推定性的简要回顾。

乐毅,魏国人,是魏文侯时期的名将乐羊的后代。魏文侯、魏武侯之后的魏国,自恃天下名士汇聚之地,形成了表面敬才而实际不重用人才的庙堂风气。所以,年轻的乐毅在魏国难以施展抱负。于是,乐毅很快离开了魏国,进入了赵国。其时,赵武灵王尚未筹划变法,赵国尚在蛰伏阶段。因此,乐毅没有进入赵武灵王的视野。或者,乐毅判定自己在赵国不会有发展机会。总之是,乐毅又回到了魏国。

此时,才有了《史记》记载的乐毅入燕动机:闻燕昭王“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于是,乐毅谋了一个魏昭王特使的角色,出使燕国。燕昭王对乐毅,先以邦交客礼待之,继而以治国重任委之,动员乐毅留燕施展大才。在燕昭王的诚恳襟怀下,乐毅终于决定留在燕国。

燕昭王在开始阶段任命乐毅的官职,是亚卿。亚卿的爵位不高,但在燕国的政治传统中,却拥有施政实权,如同秦国早期的左庶长。如果以后世职务类比,相当于宋代范仲淹以“参知政事”的职位主持改革,实际就是主持日常政务的副丞相。合理推定,乐毅开始担任亚卿的时间,应该在燕昭王元年至三年的时间段内,不应该再晚。

也就是说,至少从燕昭王三年开始,燕国的变法正式启动了。

关于燕国的变法内容,史料的直接呈现极其简单而模糊。(www.xing528.com)

吴起楚国的变法,已经很简单了。但是,燕国的变法记载更简单。以至于当代的战国史大家杨宽先生的《战国史》,无法将燕国变法列为一节叙述。《史记·乐毅列传》只有一句指向变法的话语:“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这是说,乐毅曾经长期担任燕国亚卿。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也只有关于燕昭王活动及其变法效果的几句表述:“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秩轻战。”在《战国策》及《史记》其他人物的言论中,涉及燕国与乐毅者,关注点又都是乐毅的破齐之战与后来命运,很少有涉及变法内容的。

因此,燕国的乐毅变法,是七大战国中面貌最为模糊的一个。

但是,依据战国变法的普遍内涵,以及燕国崛起的效果信息,我们还是可以合理推定燕国变法的主要内容。这些变法内容,最基本方面是四则:

其一,实行战后灾难管制,恢复国家生气,抚慰破碎家室,招抚流散人口。

其二,振兴经济。主要政策是奖励农耕,开放商业,恢复发展制造业三方面。

其三,政治变革。主要方面是裁汰冗官,整肃吏治,削减封地,限制封主治权。

其四,军事变革。主要方面是确立新军制,训练新军,建立新的军事后援系统。

当然,任何战时变革,都是一场广泛深入的社会利益再分配,肯定还会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燕国在28年之后,所以能从一贫如洗的战后状态变为“殷富之邦”,士卒能做到“乐秩轻战”——喜欢军功爵位而看轻战事苦难,这些已经充分表明,燕国历经28年的变法,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

从时间上看,燕国变法是历时最长、国力恢复最缓慢的战国变法之一。虽然,它没有同样历经长时间变法的秦国那样深刻彻底,也没有秦国那样的变法成果巩固五六代之久,但是,其爆发的效果也是惊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