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俞大猷海战专家,战功卓著,追击焚毁倭船、击沉敌船,俘获倭船多艘

俞大猷海战专家,战功卓著,追击焚毁倭船、击沉敌船,俘获倭船多艘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金山、许浦、白茅港倭寇也一齐出海,俞大猷追击于茶山,焚毁倭船5艘。余寇逃向马迹山、三板沙,俞大猷率舰队再度追上,又打坏敌船3艘。王江泾之战后,俞大猷因战功卓著,受到嘉靖皇帝给予世荫的封赏。俞大猷会同佥事董邦政分路追击,俘获倭船9艘。俞大猷、邓城随即督船冲锋,击沉敌船60艘,俘斩300余名。事情败露后,为御史李瑚弹劾,胡宗宪又诿罪俞大猷纵贼,以求自保。嘉靖皇帝大怒,命将俞大猷逮捕下狱,再夺世荫。

俞大猷海战专家,战功卓著,追击焚毁倭船、击沉敌船,俘获倭船多艘

俞大猷,嘉靖十四年(1535年)武举会试。除千户,守御金门[166]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朱纨巡视福建,被推荐为备倭都指挥。[167]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入侵浙东,攻破宁波昌国卫,俞大猷击退敌人的进攻。倭寇随即转掠至松阳,知县罗拱辰奋力抵御,俞大猷率领舰队在海上截杀,斩获颇多。事后,因为没有及时救援松阳县,被罚停俸。嘉靖三十二年八月(1553年9月),升任参将的俞大猷在普陀山洋击败萧显海盗船队,[168]焚其船50余艘,擒斩700余人。十月(1553年11月),巡抚浙江都御史王忬上奏皇帝,恢复俞大猷的俸禄。[169]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据守宁波普陀山,升任总兵的俞大猷率将士攻之。登到半山腰时,突遭倭寇逆袭,武举火斌等300余名官兵阵亡,俞大猷受到惩罚,戴罪杀敌。四月(1554年5月),俞大猷率舰队进攻停泊在吴淞江上的16艘倭船,击沉11艘,斩首254级。[170]于是“诏除前罪,仍赍银币”。 [171]

嘉靖三十三年五月(1554年6月),俞大猷参加张经组织的王江泾会战,他同副使任环一起大败倭寇于陆泾壩,焚敌船30余艘。又截击自三丈浦出海逃跑的倭寇,再击沉7艘,迫使倭寇退泊三板沙。[172]几天之后,三板沙倭寇抢掠民船准备再次突围逃跑,俞大猷率舰队追击于马迹山,擒其魁。与此同时,金山、许浦、白茅港倭寇也一齐出海,俞大猷追击于茶山,焚毁倭船5艘。余寇逃向马迹山、三板沙,俞大猷率舰队再度追上,又打坏敌船3艘。王江泾之战后,俞大猷因战功卓著,受到嘉靖皇帝给予世荫的封赏。这时,江阴蔡港倭寇乘船出逃,俞大猷命舰队官兵分路追击于马迹、马图、宝山。刚好遇上台风,倭船多数倾覆。

嘉靖三十四年七月(1555年7月),留在柘林的倭寇再次乘船出海。俞大猷会同佥事董邦政分路追击,俘获倭船9艘。残余倭寇300余人弃船登岸,占据华亭陶宅镇固守待援,并多次打败前来围剿的赵文华、胡宗宪大军[173]赵文华、胡宗宪为掩盖自己的失败,不仅不将俞大猷的战功记录在册,而且还唆使巡抚曹邦辅弹劾俞大猷在金山放跑了倭寇。嘉靖皇帝不辨是非,盛怒之下夺俞大猷世荫,责其死罪,但随即又令其立功自赎。横遭大祸的俞大猷不敢怠慢,急偕副使王崇古入大洋追击川沙窪逃敌。至老鹳嘴,俞大猷追上逃跑的倭寇,随即命舰队展开攻击。明军用喷筒、火箭等火器焚毁倭寇巨舰8艘,斩获无算,余贼逃奔上海浦东。

嘉靖三十五年三月(1556年4月)都督刘远被罢职,由俞大猷接任浙江总兵官。五月(1556年6月),松浦口倭寇自古窟逃窜到渔山,俞大猷追到渔山马迹洋,俘首百余。[174]六月(1556年7月),俞大猷和都指挥邓城率舰队设伏刘家河,准备截击从七丫港溃逃的倭寇。当舰队航行到茶山东北海面时,发现了逃敌。俞大猷、邓城随即督船冲锋,击沉敌船60艘,俘斩300余名。残寇乘夜逃遁,后为飓风所覆,无生还者。[175]这年冬,以平徐海之功,加都督佥事。此时,浙西倭寇基本被肃清,唯独宁波舟山倭寇拒险固守,官兵不能攻克。俞大猷于是在一个大雪天发动突然进攻,全歼守敌。战后,加封俞大猷署都督同知。[176]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王直旧党毛海峰等人重据舟山,阻岑港自守,并得到新倭支援。事情发生后,有大臣据此弹劾胡宗宪和俞大猷,嘉靖皇帝于是又削夺了俞大猷官职,并规定一个月内剿灭新倭。俞大猷非常恐惧,指挥部队拼命攻击,而倭寇则全力死守。一个月很快过去了,可战事毫无进展,激烈的拉锯战一直持续到嘉靖三十七年七月(1558年7月)才有改观。该月,舟山的倭寇为减轻军事压力,从岑港移师柯梅,造船泛海而去。俞大猷率舰队截击,沉其一舟,余贼遂扬帆而南,流劫闽、广。胡宗宪见官军围攻倭寇一年有余而不能胜,对明军的战斗力早已失去了信心,此时只想早点让这股倭寇尽快离开舟山,好对皇帝有个交代。于是胡宗宪悄悄撤围,放倭寇入海,也不督诸将邀击。事情败露后,为御史李瑚弹劾,胡宗宪又诿罪俞大猷纵贼,以求自保。嘉靖皇帝大怒,命将俞大猷逮捕下狱,再夺世荫。幸亏俞大猷得到好友陆炳的帮助,陆炳秘密地用自己的钱财贿赂严世蕃,才使俞大猷逃过牢狱之灾,遂令立功塞上。[177]

嘉靖四十年(1561年),俞大猷因功被提升为福建总兵官,与戚继光一起收复兴化城。嘉靖四十二年十月(1563年10月)徙镇南赣。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改广东,适逢倭寇大犯潮州,遂与提督侍郎吴桂芳一起讨平之。[178]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秋,吴平入犯福建,俞大猷率舰队与戚继光合作,[179]在南澳打败吴平。吴平率残部退守饶平凤凰山,俞大猷部将汤克宽、李超跟踪追击,连战不利,让吴平掠民舟出海跑掉了,俞大猷又因此被夺职。隆庆二年(1568年),海贼曾一本犯广州、福建。俞大猷会同郭成、李锡军擒灭之。录功,进右都督。[180](www.xing528.com)

俞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起南京右府佥书,未任,以都督佥事为福建总兵官。万历元年(1573年)秋,海寇突犯闾峡澳,因御寇失利再被夺职,随即以署都督佥事起后府佥书,领车营训练。年事已高的俞大猷此时早已看透了官场的狡诈和黑暗,无心留任,三次上疏乞归,不久病逝。赠左都督,谥武襄。[181]

俞大猷终身与海为伴,绝大部分战功都是在海战中取得的,是明代少有的杰出海军将领。他对海战、海军和海防的认识无疑较其他抗倭名将要深刻得多。他的海防战略概括起来,就是御海洋,御海岸,御内河,御城镇的多层次、有纵深的防御战略。[182]“倭贼之来必由海,海舟防之于海,其首务也。”[183]“乘其初至而击之,不使得以相待合势而猖獗也。”倭寇长于陆战,“一被突入,陆路追战,兵无素练之律,贼怀必死之心”,[184]要想取胜是困难的。要在沿海屯扎陆兵防贼登岸。“贼人深入,必抢内地船只,水陆兼进,故夫内河水兵战船又其急务者也。”[185]固守沿海城镇,使敌不得内侵。沿海城池,以城为营,利则出战,不利则守,牵制敌人,使其不敢深入内侵。既不敢内侵,又不能久留,必然退去。[186]

俞大猷提出的“御海洋—御海岸—御内河—御城镇”的海防战略,最大特点就是强调水上防御,包括海洋和内河。他以御海洋为“急务”,为“上策”,认为“水兵急于陆兵”,[187]主张大力发展海军,要“水兵常居十七,陆兵常居十三”[188]。然后令海军部队驻扎于倭寇入侵必经的岛屿,如陈钱一支,马迹、丁兴一支,羊山、许山一支,形成梯次防御体系。当然,这一战略的提出也与他统帅的军队不善陆战有关。俞大猷的部队多由卫所士兵和客兵组成,这些士兵素无纪律,不勤操练,只能依赖优势装备和敌作战,被郑若曾讥笑为是一群乌合之众[189]所以这些兵在海上和倭寇相遇,因有坚船利炮为恃,打起仗来还信心十足。而一旦在陆上与敌近身肉搏,器不利,艺不精,胆不壮,故十战九败。碰上这样的兵,就是再优秀的统帅也无法保证每次作战任务得以完成。所以俞大猷针对自己部队的实际情况,提出“水兵急于陆兵”,要大力发展海军,也有点事出无奈的味道。

俞大猷多次督兵船进行海战,他深信在海上,包括在远海完全可以歼灭入侵的倭寇。他还强调利用渔船在海上御倭的作用。这便是俞大猷的海陆配合,内河与内陆配合,军队与渔民配合,以御海洋为主的大纵深多层次的海防防御战略。

虽然俞大猷在军事理论和军事斗争中都有上佳的表现,但命运却总和这位将军开玩笑。纵观他的战斗历程,总是先立一功,旋获一罪,功过相伴,跌宕起伏。从嘉靖二十八年俞大猷担任备倭都指挥算起,先后因功获封赏和升迁8次,因失误和权臣陷害获罪7次,到最后只以一个后府佥书的职务辞世,可见明朝廷之黑暗,政治之腐败,帝国的没落指日可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