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山文史百问揭开东西方文化交流第一人王韬的身世

昆山文史百问揭开东西方文化交流第一人王韬的身世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西方文化交流第一人”王韬是昆山人吗2010年,世博会第一次在中国上海举办。然而,最早见识世博会的中国人名叫王韬,他亲历了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并将世博会的盛况介绍给了国人。十八岁时,王韬到昆山应县考,中秀才。本来王韬也同大多数封建文人一样鄙弃洋人,认为到洋行谋职是失节堕落,对此深恶痛绝。1862年王韬因上书太平天国而遭清廷缉捕,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

昆山文史百问揭开东西方文化交流第一人王韬的身世

“东西方文化交流第一人”王韬是昆山人吗

2010年,世博会第一次在中国上海举办。然而,最早见识世博会的中国人名叫王韬,他亲历了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并将世博会的盛况介绍给了国人。

王韬,初名利亨,后改名瀚、韬等,号懒今、仲强、紫诠,又号天南遁叟等,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论家、文学家。他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出生于风景秀丽、人才荟萃的甫里镇(又名甪直镇,原属昆山)。王韬从小受到家庭传统的儒家教育。不但学习了大量的儒家经典,还饱览了诸如《资治通鉴》等各类书籍。十八岁时,王韬到昆山应县考,中秀才。第二年到南京应试,落第。此后就在乡里致力于经史之学,并设置私塾教书。

墨海书馆是1843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麦都士在上海创办的专门印刷和出版书籍的机构。本来王韬也同大多数封建文人一样鄙弃洋人,认为到洋行谋职是失节堕落,对此深恶痛绝。然而后来,他观察到资本主义发展给上海带来的新气象,王韬的思想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意识到:要想富国强兵,就不能拒绝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他不畏社会舆论压力,主动拜访了基督新教伦敦会的传教士麦都士博士。受麦都士的邀请,王韬到上海墨海书馆编译西方书籍,前后长达十三年。他参与撰著了多种科技书籍,如:《格致西学提纲》、《华英通商事略》、《西国天学源流考》、《重学浅说》、《泰西著述考》、《光学图说》等。这些书籍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www.xing528.com)

1862年王韬因上书太平天国而遭清廷缉捕,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在香港期间,他应邀协助英华书院院长里亚各将儒家经典翻译成英文,促进了中华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后来王韬赴欧洲游历,每到一个地方,都将所见所闻及感受一一记录下来。回国后,他将记录逐一整理成文,汇编成了《漫游随录》一书。他将亲历巴黎世博会的内容编进了第二卷中,立篇名为《博物大观》。参观伦敦第一届世博会主体建筑水晶宫的见闻,被列入同卷中《玻璃巨室》篇。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会址水晶宫

王韬的著作,涵盖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帝国主义战争期间世界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法律、新闻、教育、民俗等各种新知。他的论点和阐述难免有时代和文化的局限,但今天看来,仍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