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62年,重回王位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62年,重回王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内部争权夺利,王室贵族流落他乡非常普遍,晋文公重耳是这时流亡时间最长的君主。公元前636年,在秦国的帮助下,62岁的重耳登上了王位,史称晋文公。晋文公名叫姬重耳,是晋献公五个儿子中的一个。后来,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晋文公晋惠公担心重耳会回来抢他的王位,就再次派勃鞮去刺杀重耳,没有得手。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62年,重回王位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内部争权夺利,王室贵族流落他乡非常普遍,晋文公重耳是这时流亡时间最长的君主。公元前636年,在秦国的帮助下,62岁的重耳登上了王位,史称晋文公。

一天,卫国城外来了一群难民模样的人,当时的卫文公命令守卫不要放这些人进城。这些人又来到了五鹿,他们饿得没有办法,向田边的庄稼人讨些吃的。人们看他们衣衫褴褛,不但什么都没有给,还嘲笑他们。没有人知道,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即将称霸天下的大英雄,他就是晋国国君晋文公。

晋文公名叫姬重耳,是晋献公五个儿子中的一个。献公在世的时候,他听了宠妃骊姬的话,杀掉了嫡长子——太子申生,立小儿子奚齐为太子。申生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看父亲老糊涂了,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就分别出逃,并带走了不少有才能的人。后来,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因为重耳的母亲是戎族,他决定逃往母亲的国家狄国(今山西太原)。

俞伯牙和钟子期因一曲《高山流水》而引为知音。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十多岁的奚齐即位。晋国一下陷入了混乱。奚齐、卓子两位君主先后被大臣们杀害。逃亡在外的夷吾听到消息,害怕哥哥重耳比他先行回国,就向秦国国君——他的妹夫秦穆公嬴任好求助,说是只要登上王位,就割五座城池给秦国。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即位,称晋惠公

↑晋文公

晋惠公担心重耳会回来抢他的王位,就再次派勃鞮去刺杀重耳,没有得手。从此,重耳不得不开始了他更加漫长的逃亡之路。(www.xing528.com)

重耳和随行的人经过宋国宋襄公虽然很好地款待了他们,但当时宋国刚刚吃了败仗,没有能力帮助重耳回国;又到了郑国,郑国的国君根本就没有理会他们,他认为重耳没出息才一直在外流浪;再是楚国楚成王设宴接待了重耳。这时秦穆公派人来请重耳过去,楚成王也没有多做挽留,于是重耳最后来到了秦国。

秦穆公原先帮助夷吾成为晋惠公,可后来夷吾却反而攻打秦国,战败之后不仅割出了五个城池,还把太子圉作为人质送到了秦国。秦穆公待姬圉像亲生儿子,还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可到了公元前638年,公子圉听说父亲晋惠公病危,为了夺得王位,他抛下怀赢,偷偷地跑回了晋国。秦穆公大为震怒,决心要找机会报复这个忘恩负义之徒。这时,正赶上重耳到处流亡,他就热情地接待了重耳,把怀嬴改嫁给了他,并要帮助重耳夺回晋国的王位。

学海拾贝

晋祠是后人为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建造的祠堂,位于山西太原南郊的悬翁山下,是山西的名胜古迹。晋祠中有著名的难老泉,水质清澈,常年保持着17℃的温度。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亲自率领强大的秦国军队护送重耳强渡黄河,攻陷晋国都城绛城(今山西翼城),即位不久的晋怀公姬圉被杀,重耳顺利地登上了王位,史称晋文公。重耳的逃亡历程从40多岁就开始了,经过了19年的奔波,终于在60多岁的时候成为晋国的国君。此后,晋国很快便强盛起来,逐步具备了争夺中原霸主的强大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