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州行政建制及其重要战略地位

甘州行政建制及其重要战略地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魏置,本西汉姑臧县,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北凉均在这里建国。据《西夏天盛律令》卷10《司序行文门》所载,是西夏高级行政区,属次等府制。汉文献不见“府夷州”记载,从名称和级别上分析,应是镇夷郡即宣化府,是西夏高级行政区。甘州控制着河西走廊西段的交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五代时,瓜州实际上为回鹘控制。

甘州行政建制及其重要战略地位

三、河西行政建制

(一)府、州建制

会州(治今甘肃靖远县东北),位于黄河东岸,控制渡口,地处交通要冲。西魏置,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改置会宁防,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为会宁镇,唐武德二年(619年)升置为西会州,贞观八年(634年)改为会州。北宋天圣(1023—1032)以后,被西夏占据。宋元符二年(1099年),北宋收复会州。南宋初为金奄有。元朝仍为会州。

凉州,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畜牧业甲天下,物产丰富,商业兴盛,素为河西都会。三国魏置,本西汉姑臧县,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北凉均在这里建国。隋大业三年(607年)废。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设河西节度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武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凉州。唐朝后期,被吐蕃占据。宋天圣六年(1028年),元昊攻占凉州,置西凉府。据《西夏天盛律令》卷10《司序行文门》所载,是西夏高级行政区,属次等府制。

甘州,西魏置,西汉时属张掖郡,十六国时,为北凉都城所在。隋大业三年(607年)废。唐初复置,治所在今张掖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张掖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甘州。唐末张议潮起义推翻吐蕃统治,后为回鹘占据。甘州地肥水美,农牧业发达,几条丝绸之路在此交汇,商业繁荣。宋天圣六年(1028年),元昊攻取甘州,改为镇夷郡,并在这里立宣化府。据《西夏天盛律令》卷10《司序行文门》所载,府夷州,即甘州。汉文献不见“府夷州”记载,从名称和级别上分析,应是镇夷郡即宣化府,是西夏高级行政区。《黑水桥敕令碑》所载,证明仁孝时也称镇夷郡。这里绿洲面积较大,经济繁荣。西夏天庆十二年(1205年),“镇夷郡王安全废其主纯佑自立”[8]。甘州控制着河西走廊西段的交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www.xing528.com)

肃州,隋仁寿二年(602年)置,大业(605—617)初废。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酒泉郡,乾元元年(758年),仍称肃州,大历元年(766年),陷于吐蕃,唐末,为张议潮归义军政权所辖。五代时,属回鹘势力范围,甘州回鹘牙帐所在地。宋景祐三年(1036年),元昊攻占肃州,置番和郡。

瓜州,唐武德五年(622年)置。公元8世纪后期至9世纪中叶,曾属吐蕃,后来又被归义军张氏、曹氏政权所辖。五代时,瓜州实际上为回鹘控制。宋景祐三年(1036年),元昊攻取瓜州。西夏灭亡后,州废。

沙州,十六国前凉置。唐武德五年(622年)置为西沙州,贞观七年(633年)仍为沙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敦煌郡,乾元元年(758年)仍称沙州。“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五代时,属回鹘。宋景祐三年(1036年),元昊攻占沙州。沙州是西夏西部门户,东西要道上的要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