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交通史话,发迹邰,周侯国发展密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关

中国交通史话,发迹邰,周侯国发展密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关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族人也是黄帝的后裔,始称“有邰氏”,发祥于邰。周人的始祖弃,就是一位善于识别土质,并富有种植经验的农业专家,被舜帝任命为“后稷”,主管农业生产,与夏禹、皋陶、契并称“四岳”。季历之后的数十年间,周侯国的发展尤为迅速,羽翼日益丰满,这与周侯国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297〕根据任冠文《中国历史文化》第196页《中国古代度量衡》:西周以300步为1里,1步为8尺,1尺约19.91厘米,1周里约477.84米。

中国交通史话,发迹邰,周侯国发展密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关

周族人也是黄帝的后裔,始称“有邰氏”,发祥于邰(陕西咸阳市武功县)。其地望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患较少,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周人的始祖弃,就是一位善于识别土质,并富有种植经验的农业专家,被舜帝任命为“后稷”,主管农业生产,与夏禹、皋陶、契(商人的始祖)并称“四岳”。商王朝建立之后,“有邰氏”部落首领不窋(zhù)“用失其官”〔292〕,被迫北迁到姬水流域避祸,从此就以“姬”为姓氏。姬水又称沮河,位于陕西延安市黄陵县,是黄帝的故乡,也是华夏文明的源头。随后,“有邰氏”部落第3任首领公刘又西迁到泾河流域的邠(bīn)邑(陕西咸阳市彬县),并创立“其军三单”〔293〕的常备军制度,将青壮年男子分为3批轮流服兵役。司马迁曾高度评价公刘的历史功绩,认为“周道之兴自此始”〔294〕。此后又经过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等5代首领的不懈努力,到第9代首领高圉,“有邰氏”部落终于赢得商王朝的信任,被册封为第1代“周侯”。

第4代周侯古公亶父为躲避戎狄(匈奴)的侵扰,又南迁到周原(陕西宝鸡市岐山县、扶风县境内),史称“古公迁岐”。周原其地东依漆水,西傍汧(qiān)河,北靠岐山,南临渭河,既有利于社会安定,又有利于生产发展。《诗经》对“古公迁歧”的明智选择大加赞颂:“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歧之阳,实始剪商”〔295〕。意思就是:后稷的子孙人丁兴旺,亶父堪称西周的太王;他居住在岐山的阳坡之上,开始准备剪灭殷商。不久,古公亶父之子季历击溃戎狄部落,使周侯国免除了后顾之忧,能够全力东向发展。此后,季历之子姬昌(周文王)继续东迁到丰邑(西安市长安区马王镇),周武王姬发继位之后又扩建镐邑(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形成西周的首都丰镐。《周礼》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296〕就是说,丰镐是一座9里见方的城市,四周各开设3座城门。城中开辟有9条东西大道和9条南北大道,道路的宽度达到九轨(约14.36米〔297〕)的标准。王宫的东面(左)设有祖庙,王宫的西面(右)设有社稷,王宫的南面设有朝堂,王宫的北面设有市场。朝堂和市场的面积各有100周亩(约38亩〔298〕)。周武王时期,周侯国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299〕,终于通过“牧野之战”一举终结商王朝,揭开周王朝的历史序幕。

从总体看,“有邰氏”部落最初只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弱者,并没有争雄天下的宏图大志。但是“有邰氏”部落的频频迁徙并不是消极躲避灭族之祸,而是寻求发展的有利环境,最终赢得了部落群体的不断成长壮大。周侯国在关中平原历经数百年艰苦奋斗,终于大见成效,不仅借以取代商王朝的统治,而且造就了光耀中国史册2 000年之久的关中经济区,为发展华夏文明做出了特殊贡献。《诗经》中有许多篇章反映当时关中平原交通发达的盛况,所谓“百两御之”〔300〕,“百两将之”〔301〕,“百两成之”〔302〕,就是描写当时新婚车队的盛大场面。一个能够动用上百辆车迎娶新娘的富庶之地,其道路交通之发达已经不言而喻。

季历之后的数十年间,周侯国的发展尤为迅速,羽翼日益丰满,这与周侯国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周侯国不仅修建了从周原到丰邑、镐邑的道路交通干线,而且特别重视发展渭河流域的水上交通运输。牧野之战的前两年,周武王姬发的大军,就曾经浩浩荡荡地扬帆东进到孟津(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与诸侯盟国举行著名的“孟津会盟”。由此可见,周侯国东进的交通线早已开辟到河南境内,延伸到商王朝的鼻息之下。

【注释】

〔292〕见薛安勤、王连生《国语译注》第2页《周语上》。

〔293〕见蒋见元注译《诗经》第278页《大雅·公刘》。

〔294〕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17页《周本纪》。

〔295〕见蒋见元注译《诗经》第343页《鲁颂·閟宫》。(www.xing528.com)

〔296〕见王华宝注译《周礼》第429页《冬官·匠人》。

〔297〕根据任冠文《中国历史文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中国古代度量衡》:西周以300步为1里,1步为8尺,1尺约19.91厘米,1周里约477.84米。

〔298〕根据《中国古代度量衡》,西周以1平方周里为900亩,1周亩约0.38亩。

〔299〕见何晏、邢昺《论语注疏》第8卷第107页《泰伯》。

〔300〕见蒋见元注译《诗经》第11页《召南·雀巢》。

〔301〕见蒋见元注译《诗经》第11页《召南·雀巢》。

〔302〕见蒋见元注译《诗经》第11页《召南·雀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