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另类的史传功能——歌俚研究成果

另类的史传功能——歌俚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的宗旨就是以民间歌谣为对象进一步研究中国文化与古代历史。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古史辨自序》里曾说,他之所以搞民歌的目的之一就是“想把歌谣作为历史研究的辅助”。刘邦为了彻底瓦解项羽军队的士气,命令汉军在深夜吟唱楚歌。恰恰相反,对于天皇贵胄的丑剧、闹剧,正史典籍能够做的往往只能为其隐讳遮羞而已。

另类的史传功能——歌俚研究成果

三、另类的“史传”功能

正视民歌,可以为身处新世纪的我们理解过去,回顾历史打开另一扇别开生面的窗子。从这一点上讲,如果历史像一缕贯彻古今的光线,那么保留至今的民间歌谣就是一块神奇的分光三棱镜;透过它,中国古代历史向我们展现出的是一幅幅与众不同且有趣别致的另类画面。

民歌与历史的关系,早在民国时期,就有学者已经提出并作了初步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922年,在北京大学创刊的《歌谣》周刊,就是我国最早以搜集、研究歌谣为主的民间文学期刊。它的宗旨就是以民间歌谣为对象进一步研究中国文化与古代历史。从此以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涌现出一批以研究民歌为己任的民谣学者,其中以顾颉刚刘半农、董作宾和钟敬文等人贡献最大,名气最响。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古史辨自序》里曾说,他之所以搞民歌的目的之一就是“想把歌谣作为历史研究的辅助”。

其实,民歌很早就被作为史料而纳进正史典籍中。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在很多篇章中就提到了当时社会流传着的民间歌谣。被誉为“中国历史之父”的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以独到敏锐的眼光察觉到民歌中蕴含着的深厚历史积淀及它对于书写历史真相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我们保留下了丰富的民歌作品。(www.xing528.com)

中国古代社会中,歌谣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在很多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到它的痕迹。比如说,《史记·项羽本纪》就写到:项羽兵败,为刘邦困于垓下。刘邦为了彻底瓦解项羽军队的士气,命令汉军在深夜吟唱楚歌。所谓楚歌,就是项羽手下士兵家乡的民歌。歌声一起,将士思乡之情顿生,再无死战之决心。很快,项羽突围至乌江自刎。可惜的是,楚歌的内容由于没有记录下来,我们再也无法倾听到,不过司马迁的这一记载倒是为我们留下了“四面楚歌”的成语典故。

而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里,司马迁完整地记录下一则民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这就是成语“尺布斗粟”的出处,意思是说:寻常百姓家,布再短,缝缝兄弟也能用;小米再少,煮熟总能吃;天下这么大,兄弟之间怎么就不能相容?这对兄弟讲的是汉初孝文帝淮南王汉文帝刘恒与淮南王刘长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刘恒做了皇帝后,刘长起兵谋反,不久便被镇压。刘长被流放到蜀地,途中绝食而死。民间便有了讥讽皇家手足相残的歌谣。其实这手足不和而酿成“无情帝王家”悲剧的故事每朝每代都在重演,能够看透其中玄机的往往就是这一首首连孩童都会吟唱的民歌。恰恰相反,对于天皇贵胄的丑剧、闹剧,正史典籍能够做的往往只能为其隐讳遮羞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