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史知识在中国书画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文史知识在中国书画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干支纪年、历代帝王年号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纪年方法,这种纪年法既准确又实际,所以对于书画的正确鉴定,往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避讳也是书画鉴定中断定书画家创作年代和作品真伪时必须了解的相关知识。总体情况比较复杂,在鉴定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书画鉴定中,还要注意张冠李戴或前后颠倒。从以上可以看出,文史知识的丰富与否,对于鉴别书画的真伪,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文史知识在中国书画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干支纪年、历代帝王年号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纪年方法,这种纪年法既准确又实际,所以对于书画的正确鉴定,往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国历代书画作品上题款的创作时间,一般都是沿用干支加帝王年号的形式,现代及当代的不少书画家依旧沿用这种方式。所以掌握干支纪年法,对正确认清书画作品的创作年代及作者本人的创作年龄至关重要。所谓干支,实系天干、地支的合称。干共有十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十二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循环一次,为一个甲子。人们常说的“六十花甲”即从此来。

当然,干支纪年有时候也会出现相互交叉的特殊情况。如某皇帝去世后,新皇帝登基,一般都会改年号,但也有些当年并没有改元,依然沿用旧的年号,到新的一年后才会去改。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最典型的比如: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去世,八月朱常洛(光宗)做了皇帝,马上改元为泰昌,但仅一个月就又去世了,九月朱由校(熹宗)做了皇帝后却没有立即改元,直到下一年(1621)才改元为天启元年。因此,我们从有些书籍上会看到,万历只有47年。如果我们在书画的落款上,看到写万历四十八年庚申春日或夏日,是符合逻辑的,如果写成万历四十八年腊月,就不符合逻辑,是有问题的了。如果落泰昌年号的款,写成泰昌元年庚申春日或夏日,也可以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泰昌改元的时候是在秋季了。所以,我们在书画鉴定时,对干支或帝王年号纪年有疑问的,都要去考证,弄清楚历史原因。

避讳也是书画鉴定中断定书画家创作年代和作品真伪时必须了解的相关知识。关于避讳制度的起源、种类及方法,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项专门学问。避讳大致可分为避朝讳和避家讳两种。避朝讳即是避当代皇帝及先帝的名字,避家讳即是避作者家中长辈或祖先的名字。总体情况比较复杂,在鉴定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在鉴定学中,避朝讳比较容易掌握,避家讳就比较难以掌握了。避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将要避讳的字缺写一笔(多为最后一笔),另一种是将避讳的字换个意思相近或同音的替代字,还有一种是将要避讳的字空缺不写。例如:故宫博物院藏宋代黄庭坚千字文》卷,虽有个别字写得水平较差,但因该卷文内写明了是“试鸡毫”,所以个别不好就被忽略了;又因该卷确为宋纸,并有梁清标收藏印多方,所以专家初步定为黄庭坚真迹。但后来又发现该《千字文》“纨扇圆”的“纨”字被改写为“团”字,应是避宋钦宗赵桓的讳(因“纨”“桓”读音相近而避讳)。但根据专家考证,黄庭坚北宋崇宁四年(1105)卒,距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还有21年,绝不可能有未卜先知预算避讳的道理,因此,肯定了这卷《千字文》是赝品。

多年前,北京琉璃厂有一幅落款为董其昌的绘画作品,画得很好,落款字数不多,作品十分整洁,所以有人要买。后来有人看出了这件作品的毛病,落款“玄宰”的“玄”字缺写最后一笔,是避清代康熙皇帝玄烨的讳。董其昌死于明崇祯九年(1636),没有活到清代,因此就肯定了这件作品是清代人伪造的。

当然,运用避讳进行书画断代,首先要了解避讳的时代特点,例如宋代“玄”“朗”等字是由北宋真宗赵桓大中祥符五年(1012)开始避讳的,在此之前这样的字是不避讳的。如果见到一幅宋代人写的字或者绘画作品的题诗,款署是大中祥符五年以前,对这些不避讳是符合实际的,而款为大中祥符五年以后的,这些字不避讳就有问题了。(www.xing528.com)

此外,也还有极个别例外,如米芾的《蜀素帖》卷中,前后有两个“殷”字,一个缺一笔,另一个就不缺。这就要根据具体的作品作具体的分析。

同时,对于避讳问题也不能一成不变地对待,有些临古的书法作品,完全按照原样临而不避讳。例如经过鉴定确为南宋赵构(高宗)所书的《临古二体千字文》卷,就是完全按照唐人原件临写的,文内的字均避唐讳(诸如“渊”“世”“民”等字均被避讳),而没有一个字是避宋讳的。

总之,避讳问题是复杂的,在书画鉴定中运用避讳来断代,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灵活掌握。

书画鉴定中,还要注意张冠李戴或前后颠倒。因为中国传统书画的作者,大多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学造诣,有不少书画家,当时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他们的书画作品,往往与文学有相当的关联。有些书画家喜欢写自己的文章或诗词,有些则喜欢写古人或别人的诗词文章;有些画家喜欢临摹古画,或是描绘古人诗意,并在其上题写古人的诗句,而另外一些画家则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上题写自己所作的诗。这种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书画家本人的喜好和购买者的需求决定的,近现代很多书画家也有很多这样的作品。但无论如何,只有后代人能写出前代人的诗词文章,而前代人绝不可能写出后代人的文句。所以,如果发现了前代人写了后代人的诗词文章的话,就可以肯定这件东西是伪造的。例如:晋代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尾纸上虞集的题诗就是后人伪造的,抄的是倪瓒于明洪武元年(1368)题卫九鼎《洛神图》卷上的诗。如果我们对古诗文不熟悉的话,这样的问题是很难看出来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文史知识的丰富与否,对于鉴别书画的真伪,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文史常识不熟,那么,也就有可能将作品的真伪断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