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书法鉴藏录:国学滋养深厚,书法繁荣贡献巨大

民国书法鉴藏录:国学滋养深厚,书法繁荣贡献巨大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学滋养功底深厚前面提到,民国时期是封建社会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文人和知识阶层大都从晚清进入民国,受过传统文化的濡染,又在西学东渐中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观念并不保守,却又具备深厚的国学根基,不像现今一些人那样功利、浅薄而又浮躁。虽然他们主观上未必是弘扬书法艺术,但客观上,的确为民国时期的书法繁荣作出了贡献。

民国书法鉴藏录:国学滋养深厚,书法繁荣贡献巨大

国学滋养 功底深厚

前面提到,民国时期是封建社会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文人和知识阶层大都从晚清进入民国,受过传统文化的濡染,又在西学东渐中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观念并不保守,却又具备深厚的国学根基,不像现今一些人那样功利、浅薄而又浮躁。即使是一些政要人物,也大都经历过晚清时代的私塾教育和国学的熏陶,书法教育是其必备的功课之一,虽长期活跃于沙场或政坛,很少舞文弄墨,也能写出令今日之政要们汗颜的书法作品。这是那个特定时代的文化特质之一。孙洵在《民国书法史》中说:“民国时期,所有政治家不论其政治主张、立场如何,本人书法素养高低,都能身先士卒地带头弘扬书法艺术。”虽然他们主观上未必是弘扬书法艺术,但客观上,的确为民国时期的书法繁荣作出了贡献。

例如冯玉祥,本以治军、气节著称,但其书法亦可圈可点。其存世书作以隶书为多,线条沉厚,笔意朴拙,字态端雅,气息高古,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很难让人相信是出于武夫之手。与冯玉祥同出于西北地区且有恩怨纠葛的阎锡山,在大军阀的声名之外,同样于书法创作颇有心得。他的书法线条流畅,墨色浓润,不求高古拙态而求风神气度,从中可见其性格更为圆融干练,具有极强的个人特色。蔡锷风流倜傥,其书法与黄兴一般大气恢弘,但黄兴知道收敛,蔡锷却全然由性情驱使,气势开张,纵横捭阖,大有笔扫千军的魄力,满纸氤氲如万马奔腾,更可见其膂力过人。冯、阎、蔡、黄之所以在纸面上显现出功力,与他们的国学根基不无关系。他们不仅是一群充满血性的汉子,他们的书法也是不同凡俗。殊不知,彼时武将更胜过今天的知识分子,其书法水平甚至远远超过今日之“书法家”。

陈布雷行书四条屏

徐世昌行书七言联(www.xing528.com)

闻一多隶书四言联

冯玉祥隶书七言联

至于民国时期的书法巨匠,当然具有更加深厚的书学根底。例如吴昌硕,在书法、篆刻上已经形成自己的面貌,以巨大的声誉影响民国书坛。还有一些人熟悉传统文化,但是游历欧美、日本等国,或者身处上海大城市,对西方的文化艺术耳濡目染,于是对本国的书法有个返照的观察和思考,这个特点在民国书论里得到强烈的体现。西方思想激进如鲁迅,即使提倡废除汉字,在中国实行拉丁化文字,也仍然在寂寞的日子抄写古碑,做一点金石的学问;并且在教育部工作期间拟就的文件中,列“碑碣”为美术保护的一部分。林语堂梁实秋等人也是同样的观念,认可书法的艺术价值。尽管梁实秋当时对书法的前途表现出悲观看法,但是在晚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书法作为艺术前景乐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