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朝齐佛教与佛门书画家—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

南朝齐佛教与佛门书画家—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南朝并不太多的书法家中,齐的王僧虔是皎然出众的一位。南朝齐的绘画画风含蕴潇洒,作品表现常为卷轴或壁画形式,画家多为士大夫,并具有相当的文学修养。南朝善画者,几乎没有画佛像的。南朝齐时间短暂,有载的方外书画仅有一位,而且还是注明“齐、梁僧”,为填空白,把梁的一半索性“借”过来补白。寂后塔于江苏南京灵谷寺。

南朝齐佛教与佛门书画家—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

第二节 南朝齐的佛教佛门书画

开国的南齐高帝萧道成(479—483)和第二个皇帝武帝萧赜(483—494)皆崇佛教。在他们即皇帝位时,“皆建立招提(佛寺),傍求义士”。(《高僧传·释僧柔传》)齐高帝还在击败沈攸之的军府所在地建正觉寺,并使尚书令王俭为碑文永明元年(483),齐武帝在华林园设八关斋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装饰打扮及观听歌舞、不食非时食),很崇敬佛教。武帝的长子文惠太子和次子文宣王萧子良广交佛僧,名声卓著。文宣王也像梁武帝一样年轻时周围有许多名士,《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云:“(文宣王招致名僧,讲解佛法,造经呗新声,道俗之盛,江左未有也。”永明七年(489)十月文宣王招集京师硕学名僧五百余人,请定林僧柔法师、谢寺慧次法师,于普弘寺迭讲佛法。还常于西邸举行斋仪,并亲为劳务。他且重视佛经义理,曾注《优婆塞戒》三卷、《遗教经》一卷,著《维摩义略》五卷、《杂义》十卷。还亲手抄写《维摩经》、《妙法莲华经》、《无量寿经》、《十地经》、《观世音经》等十七部。还舍身佛寺,实行放生,施药等慈善事业。

在南朝并不太多的书法家中,齐的王僧虔是皎然出众的一位。王僧虔是王羲之的第四代孙,曾经在刘宋和萧齐做过官。书法妙传家法,以行草书写最有成就。一次齐高帝萧道成问他:“你的书法比起我来怎么样?”王僧虔巧妙地回答:“我的书法人臣当中第一,陛下的书法帝王当中第一。”王僧虔并有书法理论著作《论书》传世。在南朝齐的书坛上,“还有一个惹人注目之处,就是中外书法交流和书法进一步走向市场。《南史·齐高帝诸子上》曾经记载百济国(在今朝鲜)使者特地慕名来到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求买南齐宗室书法家萧子云的书法,不巧正好碰上萧子云出任东阳(在今浙江省)太守,并且已经上船马上就要出发。使者听说后便马不停蹄立刻赶往码头,从离萧子云乘坐的船只三十多步起,就毕恭毕敬地边拜边走,萧子云在船上见到如此情景,心里好生奇怪,便派人上岸询问,使者答曰:‘萧大人的尺牍远流海外,写得漂亮极了,所以特地慕名前来拜求。’结果萧子云停船三天,为百济国使者认认真真地创作了30件书法,而百济国使者买字所付的酬金,竟然高达‘金货数百万’。并由此在我国书法史上,掀开了书法作为商品流通,进入市场的新页,其意义自属非同一般。”(洪丕谟著《点击中国书法》,2004年1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南朝齐的绘画画风含蕴潇洒,作品表现常为卷轴或壁画形式,画家多为士大夫,并具有相当的文学修养。南朝善画者,几乎没有画佛像的。(www.xing528.com)

南朝齐(479—502)时间短暂,有载的方外书画仅有一位,而且还是注明“齐、梁僧”,为填空白,把梁的一半索性“借”过来补白。

宝志 (418—514)齐、梁(479—589)僧。一作保志,世称宝志公,亦称志公。俗姓朱。金城(今甘肃兰州)人,少出家,居京师道林寺,师事僧俭,修习禅业。刘宋泰始(465—472)初,忽失常态,居止无定,饮食无时,发长数寸,语默不伦,一若谶记,远近奔赴,世称“志公符”。齐武帝(483—494)忿其惑众,收取付狱,且见游行市里。后梁武帝(502—550)解其禁,虔敬事之。寂后塔于江苏南京灵谷寺。工篆书,南唐保大(943—957)中伏色山圮,得石函中有铭云:“天监十四年(515)秋八月,葬宝公于是。”铭有引曰:“宝公常为偈大字书于版,用帛幂之。其字皆小篆,体势完具。”著《文字释训》。《唐书》、《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有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