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南朝陈篇

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南朝陈篇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陈朝快灭亡时,因“异象屡现”,陈后主还“自卖于佛寺为奴以禳之,于郭内大皇佛寺起七层塔”。有帝王的崇信佛教,陈朝的佛教文化也极繁盛。陈朝是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虽然只有短短的33年时间,但却是成了南朝佛教繁盛的鲁殿灵光。文采洒落,时称其貌、义、诗、书为四绝。

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南朝陈篇

第四节 南朝陈的佛教佛门书画

《陈书·高祖纪》载:“(陈武帝)诏出佛牙于杜姥宅,集四部设无遮法会,高祖亲出阙前礼拜。”这是武帝陈霸先(557—560)在即帝位五天后,便诏礼佛牙,足征陈武帝也崇信佛教。据说这颗佛牙是南齐法献在鸟缠国所得,后置于定林上寺。

陈武帝曾步过梁武帝的后尘,也舍身遁入佛寺,但只一天,次日“群臣表请还宫”,(《陈书·高祖纪》)赎皇帝返俗出寺,群臣是花了本钱的。《广弘明集》有记:“舍如干钱,如干物,仰儭三宝大众,奉赎皇帝及诸王所舍,悉还本位。”与梁武帝还有相同之处,陈武帝也曾讲经说法,就在他舍身的同年十月,他在庄严寺讲《金光明经》。

接下来的陈文帝(560—567)也推重佛教,于陈天嘉四年(563)四月,“设无碍大会,舍身于太极前殿”,(《南史·陈文帝纪》)并撰写《无碍会舍身忏文》。

南朝陈最末的一位皇帝后主陈叔宝(582—587)于太建十四年(582)正月十三日即帝位,三十日就设无碍大会于太极前殿。至九月,又“设无碍大会于太极殿,舍身及乘舆御服”。(《陈书·后主纪》)至陈朝快灭亡时,因“异象屡现”,陈后主还“自卖于佛寺为奴以禳之,于郭内大皇佛寺起七层塔”。(《南史·后主纪》)

陈朝诸王中,鄱阳王伯山、豫章王叔英、衡阳王伯信、桂阳王伯谋、义阳王叔达、新蔡王叔齐,并“崇奉释门,研精妙理,书经造像,受戒持斋”。(《辨正论·十代奉佛篇》)(www.xing528.com)

有帝王的崇信佛教,陈朝的佛教文化也极繁盛。陈朝是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虽然只有短短的33年时间,但却是成了南朝佛教繁盛的鲁殿灵光。

南朝陈有载的佛门书画家有二位。

宝琼 里籍无考。博通经旨,深明教义。屡入重云殿讲道。陈宣帝(569—590)命为僧统。工画。时海东十二国,闻琼道德,遣使奉金帛,求琼画像。《佛祖历代通载》、《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有载。

洪偃 (504—564)俗姓谢。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依龙光寺绰和尚受业,研尽幽奥,开筵聚众,阐扬《成实》。能诗善书,草、隶皆精妙。文采洒落,时称其貌、义、诗、书为四绝。梁简文帝(550—552)令其还俗,引为学士,不从。回归若耶云门寺。陈天嘉(560—566)初,出都讲经于宣武寺,学徒大集。善草书,见称时俗,纤过芝叶,媚极银钩。著有《成论疏》数十卷,功未就而寂,另有《文集》二十卷。《续高僧传》、《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有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