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的理解与分析

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的理解与分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货币失衡的含义货币失衡是与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概念。如果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需求Md不等于货币供给Ms,即Md≠Ms,则称货币失衡,也称货币非均衡。货币失衡主要包括总量性货币失衡和结构性货币失衡两类。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前一种情况很少出现,即使出现也容易恢复,经常出现的是货币供给过多引起的货币失衡。

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的理解与分析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而人们能够知道的货币需求量,实际上就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着的货币供给量。就是说,无论货币怎样供应、供应多少,它都会以一定的方式为人们所持有,从而表现为人们对它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数量上总是相等的,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但是,这种相等显然是根据名义货币需求量与货币供给量的联系来判断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均衡。真正的货币均衡(money equilibrium)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由于货币需求对应的主要是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货币供给主要为这种交易提供购买和支付手段,因此,货币均衡的状态就表现为在市场上既不存在由实际交易量大而购买力或支付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商品滞销,也不存在由实际交易量小而购买力或支付能力过多而导致的商品短缺或价格上涨。如上所述,货币均衡具有如下特征。

(1)货币均衡是货币供求作用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数量上的完全相等。

(2)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短期内货币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长期是大体一致的。

(3)现代经济中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总体平衡状态。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不仅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货币供求的相互作用制约并反映着国民经济运行的全过程,货币收支把整个经济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一定时期内的国民经济状况必然要通过货币的均衡状况反映出来。

(二)货币失衡的含义(www.xing528.com)

货币失衡是与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概念。如果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需求Md不等于货币供给Ms,即Md≠Ms,则称货币失衡,也称货币非均衡。在货币失衡的状态下,既可能存在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状态,即Md>Ms的情况;也可能存在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状态,即Md<Ms的情况。无论哪种状态,都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导致市场价格和币值的不稳定。货币失衡主要包括总量性货币失衡和结构性货币失衡两类。

1.总量性货币失衡

总量性货币失衡是指货币供给在总量上偏离货币需求达到一定程度从而使货币运行影响经济的状态,包括货币供给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小,以及货币供给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大两种情况。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前一种情况很少出现,即使出现也容易恢复,经常出现的是货币供给过多引起的货币失衡。

2.结构性货币失衡

结构性货币失衡是指在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总量大体一致的总量均衡条件下,货币供给结构与对应的货币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结构性货币失衡往往表现为短缺与滞留并存,经济运行中的部分商品、生产要素供过于求,另一部分则出现求大于供。这种结构性货币失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因此,结构性货币失衡必须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加以解决,而经济结构的刚性往往又使其成为一个长期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