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理解学生:一次特殊的家访体验

深入理解学生:一次特殊的家访体验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悦同学生病的时候,我去家访过。当我向邻居打听,敲响小悦家门的时候,是她从床上爬起来开的门,家里只有她一人。看得出来,当时的小悦的确很感动,下午她就来上课了。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其普通而又平常的家访,但它却使小悦发出“现在怎么还有像您这样的老师啊?”既走不进他们的心灵,我的教育定会显得苍白。

深入理解学生:一次特殊的家访体验

“记得有一次,您当着全班的面不知说了一句什么话,我以为您在说我,就觉得您的那句话对我打击很大,于是从那以后遇见您,我都不喊您。直到您和我谈话之后,我才觉得您还是那样的和蔼。”

“我每次生病的时候,您不是去看我,就是打电话来询问。我当时并不觉得什么,但过后静下来一想,现在怎么还有像您这样的老师啊?我怎么就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这是从小悦同学给我的一封信中摘录的两段话。她第一段话所指的事,我也记不起来了,但无意中因一句不恰当的话而伤害了学生那颗幼小而脆弱的心灵的事,是时有发生的。也许是由于那几天工作不顺利,也可能是那几天心里比较烦,还可能是那几天遇上一些鸡毛蒜皮的不愉快,不经意带到了班上、课堂上,也就这样不经意地伤害了学生。

在学生眼里,班主任就是领袖,领袖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自然是多么重要啊!所以身为班主任,情绪极为重要。学生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对自己的领袖,很会“察言观色”,如果今天阳光灿烂,则学生学习的情绪会饱满,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轻松和愉快;如果今天乌云密布,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觉得压抑沉闷;假设今天电闪雷鸣,那学生就难以学习,学习过程中往往心神不定,或紧张害怕,提心吊胆。因此,班主任的脸是一个班的晴雨表。

作为班主任,必须保持良好的情绪,稳定的心境,为班集体创设良好的背景。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而大发雷霆,电光闪闪,也不能因为生活的琐事而忧郁沉重,面无表情。情绪这个东西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必须正确地驾驭它,合理地利用它。无论是哪一天,情况怎么样,班主任都应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自信而友善地登上讲台,给学生一个明媚的春光,带给学生一片灿然的春色,使整个班级充满盎然的春意。这样,教与学都会获得成功。(www.xing528.com)

小悦同学生病的时候,我去家访过。她的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工作也很忙。我是上完自己的课才去家访的。当我向邻居打听,敲响小悦家门的时候,是她从床上爬起来开的门,家里只有她一人。我询问了她的病情,问她服什么药,情况怎样,安慰她好好休息,争取及早返回课堂。看得出来,当时的小悦的确很感动,下午她就来上课了。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其普通而又平常的家访,但它却使小悦发出“现在怎么还有像您这样的老师啊?”的感慨,不禁引起我更多的思考……

十几年前,有一个星期天,我去访一位贫困生。当我走了几十里山路,经过打听后,找到了一座破旧的房院门口,周围静静的,没有人。我敲响了院门,里面没有反应,但没上锁的院门告诉我里面有人,我就喊那学生的名字。过了一会儿,他来开门了,赤裸着上身,下身用一件破衫遮掩着,非常逼真的一个印第安儿童。他开门看着我,满脸的窘色。我一下明白了,这位同学仅有一套衣裤,他要趁星期天把它洗干净晒干……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更多地给与他关照,也发动同学们为他捐衣捐学习用具,让这位同学得以完成学业。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每期我还至少安排两次学生针对我写作,提出针对性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我的管理和教学。学生们在我面前可“放肆”了,什么意见和建议都提,我会根据他们的反映做出反应,但从来不会打击和报复,时间久了,我和学生们都已形成习惯,对我来说,学生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宝库;对学生们来说,我就是他们倾诉和发泄的最好对象。

作为班主任,应该多关心一下学生,多去家访家访,多听听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如果不是这样近距离地面对学生,我怎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既走不进他们的心灵,我的教育定会显得苍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