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晋南北朝时期藏书家研究:人数为两汉时期四至五倍

魏晋南北朝时期藏书家研究:人数为两汉时期四至五倍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最为动荡、人民极其痛苦的时代。据统计,这一时期有确切文献记载的藏书家,魏晋有二十二人,北朝有三十四人,南朝有四十六人,共计一百零二人,是两汉时期藏书家人数的四至五倍。

魏晋南北朝时期藏书家研究:人数为两汉时期四至五倍

魏晋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最为动荡、人民极其痛苦的时代。在近四百年的时间里,先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继之而起的西晋虽然统一了全国,但命祚短促,仅存世三十余年;随着它的灭亡,中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北方,先有十六国割据,后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政权嬗变;在南方,则有东晋、宋、齐、梁、陈五个封建王朝的兴替更迭。原本统一的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战火频仍,烽烟不绝。

政局的动荡不定和战争的连绵不断,无疑对这一时期的文化事业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藏书事业自然也不例外。如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北魏末年的“河阴之变”、南朝萧梁末年的“侯景之乱”等,都使当时的公私文献辿到空前的劫难。

不过这一历史时期的书籍形态已是纸写本图书,传抄书籍较前为易,得书藏书较便。因此藏书事业在总体上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第一,在官府藏书方面,官府藏书的数量比汉代大大增加,如梁武帝带到江陵的书籍就达七万卷(一说十万卷)。藏书管理机构更较前代完备,如秘书监制度已趋于成熟。晋武帝时设秘书郎四人,分别负责经、史、子、集四部。随着官藏图书的增多和图书形态的变化,不少政权还对国家藏书进行了整理,从而诞生了一批像《中经》、《中经新簿》、《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宋元徽元年四部目录》、《天监四年四部书目》、《七录》、《七志》、《晋元帝四部书目》、《秘阁四部录》、《综理众经目录》、《出三藏记集》等有影响、有价值的目录学著作。(www.xing528.com)

第二,在私家藏书方面,魏晋南北朝无论是藏书家的人数还是藏书的数量都比汉代有了增加。据统计,这一时期有确切文献记载的藏书家,魏晋有二十二人,北朝有三十四人,南朝有四十六人,共计一百零二人,是两汉时期藏书家人数的四至五倍。同样,藏书家的藏书数量也比汉代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加,在这一时期,藏书万卷的藏书家频频出现,像沈约、萧统等人藏书都在两三万卷以上,而萧绎更是以元帝之尊,聚书八万卷之多。

第三,随着佛教的传人与普遍,佛教典籍的收藏和整现成为当时藏书的一大风尚。

魏晋南北朝藏书事业得以发展的主耍原因有三:一是历朝统治者大都比较重视对图书的搜求和典藏,如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晋武帝司马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宋武帝刘裕、梁武帝萧衍等便是其中的代表。二是社会生产和文化发展的进步,特别是纸的生产技术的改善及其使用的普及,使图书的数量和品种急剧增加。三是南北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出现了大融合的新景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