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教简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概览

道教简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概览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朝道安《二教论》则说鲍靖著《三皇经》:“晋元康中,鲍靖造《三皇经》被诛,事在《晋史》。后人讳之,改为《三洞》。”魏晋南北朝时代,也还有一些天师道徒,继续为他们的政治理想而奋斗。据葛洪《抱朴子内篇·道意篇》,还有一个兴于三国吴国、崇尚无为的李家道。这显然是要实行老子的清静无为之治,在思想体系上属于张角、张鲁系统,是道教没有放弃自己政治理想的余音。此后孙恩与晋朝的战争,当是孙泰与晋朝斗争的延续。

道教简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概览

张角失败,其道也后继乏人。但《太平经》还在,也有人诵读。南朝褚伯玉,“好读《太平经》,兼修其道”(《上清道类事相》卷一《仙观品》),南齐高帝为此特建太平观,供褚居住。而这一时期所编的道经目录,也把《太平经》列为“四辅”之一。不过公开以张角为前驱或师祖的是绝对没有了。后世道教信徒用这种方式,将张角革除了教籍。

五斗米道则还在流传。只是张鲁去世后不久,就发生了分化和腐败。《正一法文天师教诫科经》说:“从建安、黄初元年以来,诸主者祭酒人人称教,各作一治,不复按旧道法。”又说:“祭酒主者,男女老壮,各尔愦愦,与俗无别。口是心非,人头虫心,房事不节,纵恣淫情。”信徒们各行其事,教义、教规都不复依旧。而其中最大的变化,当是放弃原有宗旨,而以行方术、求长生为事。前述郗愔服符致病,羊欣好黄老就是例证。

和郗愔一起修黄老术的,有王羲之和许迈。《晋书·王羲之传》载:“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而王羲之修道的内容,主要就是服食仙药:“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王不能像秦皇、汉武那样派人替自己入海,只能亲往。他如此修道,是五斗米道徒放弃政治理想的例证。《晋书》把《许迈传》附于《王羲之传》,说明二人交往密切,也说明二人思想倾向一致。该传说许迈“初采药于桐庐县之桓山,饵术涉三年,时欲断谷……常服气,一气千余息”。他曾给王羲之写信说:“自山阴南至临安,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之徒,汉末诸得道者皆在焉。”

许迈曾师事做过南海太守,后来隐遁的鲍靖(靓、静)。《晋书·艺术传》说:“靓尝见仙人阴君,授道诀,百余岁卒。”北朝道安《二教论》则说鲍靖著《三皇经》:“晋元康中,鲍靖造《三皇经》被诛,事在《晋史》。后人讳之,改为《三洞》。”唐释明概也说鲍靖撰《三皇经》:“《三皇经》,鲍静所制……”(《决对傅奕谤佛毁僧事八条》)《三皇经》未必是三洞经书的全部,但把二者并提,则当倾向一致。依道安等人所说,三洞经,则几乎全是内修、服食,以求仙为目的的方术书。鲍靖当初所信,也当是五斗米天师道,后来造作《三皇经》,推崇方术。他的转变,当是天师道放弃政治理想,转向方术仙道的关键环节。

然而,五斗米道的信仰并没有完全丢失,一些信徒还保持原来的某些教义和教规。比如羊欣“常手自书章”,就是当初所谓“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的“自首其过”的表现。早于羊欣的殷仲堪,“少奉天师道。又精心事神,不吝财贿”。(《晋书·殷仲堪传》)他仍然保持五斗米道“主以《老子》五千文”的传统,“每云三日不读《道德论》,便觉舌本间强”。(同上)《世说新语》叙述此事,其《道德论》作《道德经》,则语义更明。《三洞珠囊》卷一,说他“家有疾病,躬为章符,往往有应”。这里的“章”,就是向神灵首罪的奏章;符,就是张角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用以治病的符。殷仲堪和郗愔、羊欣一样,把符也用于自家。放弃政治理想,动辄书章用符,是天师道被称为符箓派的重要原因;并由此给人们留下一种印象,即书符驱鬼乃是天师道的基本事业,进而蔑称它为“鬼道”。

魏晋南北朝时代,也还有一些天师道徒,继续为他们的政治理想而奋斗。西晋初年,有陈瑞“以鬼道惑民。其道始用酒一斗,鱼一头,不奉他神……其为师者曰祭酒……瑞自称天师”。唐释明概《决对傅奕废佛僧事》也说:“武帝咸宁二年,有道士陈瑞以左道惑众,自号天师。徒附数千,积有岁月……”这当是天师道的一个分支。从这简单的记述看,他们就是那“祭酒人人称教”,不按旧法之类。

此后就是李特、李雄父子在四川建立的割据政权。李特祖居四川东部,其祖上就归附了张鲁。他们的政权有着天师道的背景。李雄称帝后,封范长生为“天地大师”,更加显出他们的天师道背景。《晋书》李雄本传说他“性宽厚,简刑约法,甚有名称”,“时海内大乱,而蜀独无事”;他“为国无威仪,官无禄秩,班序不别,君子小人服章不殊”,颇有清静无为的意思。他还表白“本无心于帝王”,也是五斗米道的本色。当然,历经长期的儒教统治,儒教许多教义已经深入人心,李雄也坚持要行三年之孝,就是这种影响的结果。因此,李雄的政权,只可说是带有五斗米道的色彩,还不能说就是五斗米道的政权。

葛洪抱朴子内篇·道意篇》,还有一个兴于三国吴国、崇尚无为的李家道。其创始人李阿、李宽,以符水疗病,又兼导引、行气,颇类汉末张角和五斗米道所为。且信徒众多,“自公卿以下,莫不云集其门”。其号为李八百。之后则不断有托名李弘者聚众起义。《太上洞渊神咒经》些微透露了这些起义者的思想状况。该经说,两晋之际,天下大乱,人不安居。“但闻有哭尸之声,不闻有仙歌之响。”但是在大乱之后,必定会有真君出世,拯救天下。而“真君者,李子弓口,王治天下”,“真君出世,无为而治,无有刀兵刑狱之苦。圣人治世,人民丰乐”。这时“道士为大臣,男女贞洁,无有淫心”。这显然是要实行老子的清静无为之治,在思想体系上属于张角、张鲁系统,是道教没有放弃自己政治理想的余音。

东晋后期,有五斗米道孙恩起义。孙氏世奉五斗米道,其叔父孙泰以传教得到了大批徒众:“愚者敬之如神,皆竭财产,进子女。以祈福庆。”被流放到广州,广州刺史让他做郁林太守,“南越亦归之”。后被召还,做徐州主簿,“犹以道术眩惑士庶”。在平定王恭的叛乱中,孙泰“私合义兵,得数千人,为国讨恭”。后来,他发动了起义:

泰见天下兵起,以为晋祚将终,乃煽动百姓,私集徒众,三吴士庶多从之。(《晋书·孙恩传》)

这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才能又深得民心的人。他的支持者,不只是所谓愚民,还有“士”。“士庶多从之”,也说明他不是一个土匪、草寇,而是一个有政治目标的宗教领袖。这是张角的重现,是黄老道教又一次试图亲自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努力。

孙泰的起义准备似乎不能在完全秘密的条件下进行,“于时朝士皆惧泰为乱”。(《晋书·孙恩传》)由于有人告发,孙泰被王道子所杀。这时孙恩逃到海上,立志复仇。此后孙恩与晋朝战争,当是孙泰与晋朝斗争的延续。一场有着政治目标的起义变成了一场复仇战争。然而孙恩还是一呼百应,最盛时,响应者有数十万人。这说明了五斗米道政治理想能得人心。当时,“吴会承平日久,人不习战,又无器械,故所在多被破亡”。然而孙恩把复仇当做主要目标,没有大志大略,并且多行烧杀抢掠,终于遭致失败。这当是五斗米道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又一次尝试。

从陈瑞自称天师,到孙恩的失败,其间虽然有李雄的巴蜀政权,但从大体看来,这些斗争还是零散的和局部的。这些斗争不仅没有影响全国政局,也没能影响道教的主流。道教徒一步步地放弃自己的政治目标,转向追求个人长生。随着这个目标的转变,老子和《老子》书在道教中的地位也随之降低。

葛洪以后,上清派、灵宝派相继形成,并逐渐成为道教中的主要派别。

上清派的主要经典是《上清大洞真经》和《黄庭经》。这两部经,都是主张通过内修,主要是存思、行气等手段,来求成仙。《上清大洞真经》的存思对象,有五气,有日月,有星辰;《黄庭经》存思的对象,主要是体内的神灵。其存思过程,都是要念诵神名,想象神的形象,求它们永远守护自己身体各部,而不要离去。这些在《太平经》中仅处于极其次要地位的手段,在这里成了道士们的主要事业;《太平经》中对这种存思、内守的方法仅仅是一带而过,《上清经》则将它们不厌其详地加以发挥。黑格尔所谓的量变到质变,所谓后来哲学把此前哲学的次要命题变为主要命题,在这里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上清派的另一重要经书是《真诰》。《真诰》虽然首先论述的是道,说“道者混然,是生元气”,保持着《老子》的见解,但和《抱朴子内篇》以《畅玄》一样,哲学探讨并不是它的目的,也不是它的主要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上清派以存神为主的方术:“既存天神,亦存身中之神,并及服气、胎息、服符饮水、诵咒、守真一、辟谷食药、餐霞服雾、步罡朝斗、腾飞隐遁、守戒行善诸术及针灸、按摩、慎食等。”(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它可说是上清派方术的荟萃。

方术凌驾于道之上,老子也就必然屈居于新出的神灵之下。《真诰·甄命授》说,“太上者,道之子孙。审道之本,洞道之根,是以为上清真人,为老君之师”,“老君者,太上之弟子,年七岁而知长生之要,是以为太极真人”。这样,老子的学说不再是清虚无为、清静自正的大道,而是长生方术;老子本人也不再是“太上”,而是“太上”之弟子。

与上清派约略同时形成的灵宝派,大约以先前就存在的《灵宝经》得名。灵宝派的主要经典是《度人经》,即《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这部经书,已经把元始天尊尊为至上神。其第一卷为经书本文,“主要叙述元始天尊在始青天中向十方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等演说灵宝度人经教,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旨。其中正经二章,主要叙述诸天之中,有度人不死之神及其他司命、司禄、延寿、益算、度厄诸神,诸天之上各有生门,中有空洞谣歌之章,有闻灵音者得受诸神卫护,免除苦难,七祖升迁。诵之万遍,飞升太空,位登仙公等”。(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从司命、司禄、延寿和“七祖升迁”还可看出传统宗教和传统道教的影子,但认为诵经可以登仙,显然是受佛教的影响;而以天尊说法为基本内容,那就几乎是佛经的翻版。如果说,上清派还是把传统道教中的次要因素加以放大,从而改变了道教面貌;那么,灵宝派则几乎是照搬佛经,而另起炉灶了。

反映道教性质改变的重要文献之一,是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道教从汉初开始,因为本是从改造传统宗教而来,其神灵系统的基础也是传统宗教中的神灵。传统宗教中的神灵不过是现实国家组织的投影,在现实中,道教的领袖人物和儒者一样,要做帝王之师;在神灵系统中,道教的领袖则是上帝之师。其至上神,一直都是上帝。老子,其神名为老君,就是其最高领袖。老君为历代帝王之师,也是当时上帝黄帝之师,所以道教也称黄老。其宗教目标,也是要承天命而治理国家,致达天下太平。现在,宗教目标变了,传统宗教的神灵长期由儒教祭祀,他们已无望重祭这套神灵系统,在这种情况下,道教开始重新创造自己的神灵。《真灵位业图》是对这一时期道教创神成果的总结。(www.xing528.com)

《真灵位业图》把道教神灵分为七个等级。第一等以元始天尊为主神,其他是各位天帝、道君和元君。这就是说,道教的天尊,位于上帝之上。第二等以玉晨玄皇大道君为主神,配以魏华存、许穆等上清派创始人,这显然是上清派系的神灵。第三等以太极金阙帝君为主神,配以葛玄等灵宝派创始人,这是灵宝派系的神灵。第四等主神为太清太上老君,配以张道陵等天师道领袖人物,这是天师道的神灵。此下一直到第七等管理鬼魂之神。神灵系统的等级,大体上反映了当时道教中各种成分的配比,因而反映了当时道教的基本面貌。卿希泰等所著《中国道教史》对此评论道:

至东晋中、后期,上清派和灵宝派出,不再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上清派以元始天王或太上大道君地位最尊,灵宝派以元始天尊和太上道君地位最显,这两派的经书中虽也提到太上老君,但往往摆在稍次的地位,有些经书甚至把它作为元始天尊、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的弟子来看待。如上清经书《洞玄灵宝大有妙经》就有老君“上启元始天王”、《智慧消魔真经》有“太上老君侍太上太道君之左”等说法。过去把老子作为“道”的化身,这时有些道书也把“道”的化身转给了元始天尊或元始天王。(1)

除去认为太上老君曾为道教至上神外,其他叙述都完全符合这一时期道教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这一变化还体现为《老子》地位降低。南朝初年,陆修静为道书编目。虽然陆修静本人可能还保留着一点天师道的影响和对老子的崇敬,但他编的《三洞经书目录》却不收录《老子》,至少是未把《老子》放在重要地位。以至后来出现“三洞四辅”说时,《老子》只能作为“四辅”之一,而不能入洞。“三洞四辅”通称“七部”,见于孟法师《玉纬七部经书目》。署名“孟安排”的《道教义枢·太部义》引《正一经图科戒品》叙述“三洞四辅”义道:

《太清经》辅《洞神部》,金丹以下仙品;《太平经》辅《洞玄部》,甲乙十部以下真业;《太玄经》辅《洞真部》,《五千文》以下圣业。《正一法文》,宗道德,崇三洞,遍陈三乘。

《老子》,和张角“颇有”的《太平经》,以及五斗米道的经书,此时都只是“三洞”的辅佐。道教中谁主谁次,也就一清二楚。这个分类还表明,金丹术虽然经葛洪大力宣扬,但魏晋南北朝时期似乎仍未得到特别重视,所以也只能是一辅,而不能入洞。

上述变化主要是在东晋到南朝发生的,到南北朝末年,这种变化也影响到了北方。《续高僧传·释彦琮传》载,“及周武平齐”,“武帝自缵道书,号《无上秘要》”,学术界对此没有异议。该书原为一百卷,今存六十八卷,一百三十五品。一至十品,依次为日品、月品、星品、三界品、九地品、灵山品等,所述从天下到地上,从天神到道教十大洞天,是一部道教的天文地理学;十一人品,十二身神品,十三人寿品,这是从天地讲到人;然后是劫运、帝王、洲国三品,是人所组成之国;十七论意品,论述因任虚无自然,是黄老的治国原则;十八王政品,论实行王政,也是黄老的旧志;十九品之下,就几乎全是与修仙有关的各种事物、方法和方术。《上清经》、《灵宝经》在其中占有显著地位,三洞四辅也以稍加改变的形式为该书所转载。这是一部南北朝末年的大型道教类书,它反映了自晋以来道教面貌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如果加以归结,则从魏晋开始,到南北朝为止,道教发生的重大变化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放弃政治理想,把长生不死当做主要宗教目标;少讲治国之道,多讲神仙方术。2.创造了元始天尊为至上神,太上老君即老子在道教中的地位下降。3.新造了三洞经书,《老子》(即《道德经》)及《太平经》等受到轻视。

这样的变化,也影响到人们对道教的总体认识。《魏书·释老志》道:

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千变万化,有德不德,随感应物,厥迹无常。授轩辕于峨嵋,教帝喾于牧德,大禹闻长生之诀,尹喜受道德之旨。至于丹书紫字,升玄飞步之经;玉石金光,妙有灵洞之说,如此之文,不可胜记……

这样的道教,主要是个求成仙的道教。不过,这里似乎仍然把老子视为“道家”之原。而在《隋书·经籍志》中,连老子的地位也难以保证。该志在“道经”后说道:

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所度皆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诸仙官……

太上老君成了元始天尊所度的天仙上品之一。撰述者对这种说法似乎不尽苟同,后面又说道:

推寻事迹,汉时诸子,道书之流有三十七家,大旨皆去健羡,处冲虚而已。无上天官符箓之事。其《黄帝》四篇、《老子》二篇,最得深旨。

接着就是陶弘景、寇谦之等的事迹。这样,该撰述者似乎也认为《汉书·艺文志》所载三十七家,特别是其中《黄帝四篇》、《老子》二篇,才是道经的根本。“云有元始天尊”之类,不过是陶弘景、寇谦之等人的造作。

在说“道经”之前,《隋书·经籍志》在诸子类中,还把《老子》、《庄子》书和诸子并列。然而其中也有《抱朴子内篇》,有顾欢的《夷夏论》,都是道教的经典文献。《隋书·经籍志》对道经这种左右为难的态度反映了当时道教宗旨摇摆不定状态。

道教面貌的重大变化,引起了道教内外的关注和不安,也因此招来了严厉的批评和指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