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存在现象性限定与认识无限穷极的矛盾研究

人的存在现象性限定与认识无限穷极的矛盾研究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人的本质性来讲,它具有无限性。这种无限性思想本质,相对于个人生命存在的现象性,将是一种“水”与“火”的不容(人的生命,是一种有限性的存在。这种显著特征,表现在人之生命所以寄托的“肉体性”上。即生命在一个周期内死亡,这成为必然现象。也就是说,人之认识性的无限穷极,与人之生命现象性的有限规定性,是一对尖锐矛盾。人的思想具有无限性,而人的物质性生命,是有限的。

人的存在现象性限定与认识无限穷极的矛盾研究

人的存在,很有它的两面性:本质性与现象性。就人的本质性来讲,它具有无限性。因为决定人之存在的本质性,是内在性思想。思想是天赋禀性的一种自由与无限(联通于宇宙本源思想性)。这种无限性思想本质,相对于个人生命存在的现象性(有限规定性),将是一种“水”与“火”的不容(人的生命,是一种有限性的存在。这种有限性的生命现象,是人作为一种事物性存在的最为显著特征。这种显著特征,表现在人之生命所以寄托的“肉体性”上。肉体使“人”有了生命,同时也有了生与死的周期),这种“水火不容”,至使我们更要十分注意人的肉体性存在(没有肉体,何有生命)。因为肉体性所产生机制性的系统,它具有很强烈的有限性。即生命在一个周期内死亡,这成为必然现象。但就其人的本质性思想(或灵魂),它具有无限性之可能,且在于相对于人之认识的无限性。因为人之认识的根据性,是人的思想性,由此的人之认识性具有无限之穷极的意义。但人之生命的现象性存在,是借于一种肉体的存在,且在于它的有限性规定。也就是说,人之认识性的无限穷极,与人之生命现象性的有限规定性,是一对尖锐矛盾。有限性是相对于一种物质性的存在,而非以思想性为基础(相对于人之生命现象来讲,外在性物质是现象,内在性思想是本质)。思想性(灵魂)为根据性本质的人之存在,那是一种在于现实性的不断循环且具有永恒的意义(这种永恒,可以理解为无限)。所以,面对人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都是有限性的这种现实情况,应要重视一种倾向:那就是人的认识具有无限穷极的趋向。这种穷极倾向是由于人的本质性思想所故。

人的思想具有无限性,而人的物质性生命,是有限的。这个时候的教育,是站在哪个角度呢?它要站在人类存在的有限性上,使其迅速地发展。同时又要站在人之思想为根据的人之认识性的无限穷极上,使其人的本质性思想(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具有了思想性。这是人区别于动植物的根本要点)自由与无限。人认识的无限穷极和人类生命(人之个生命,若是在于追求物质性道路上,可以归结为人类生命。此时的人具有社会性,不完全是一种人性)本体的有限性,本来就是一种矛盾。这个时候的教育,它所扮演的是两边都摸光墙的角色。它对物质发展的有限性提供帮助。为有限性提供科技、知识、理论体系的支撑,促使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不断地丰富。同时它也帮助人之思想无限穷极,使之人在于认识性的道路上更加地无限性发挥,且在于现实中不断升华与延伸(这种升华与延伸的现象,就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人之无限穷极认知欲望与其人之外在性物质的有限性客观,相对于现实的一种折中现象。也可以说是思想与物质两者的中庸产物)。不过,此时教育的无限性帮助,其作用是在于更加进一步的增强人类对其物质性追求的更加迅猛与凶恶,并非是制止或减缓。为此,也导致了自身末日的到来(当然,它的掘墓人也迎面随上)。(www.xing528.com)

无限性和有限性,就像敌对双方处于对峙状态一样。只要外在条件稍微变化,天秤就会倒向一方。教育鼓励敌对双方更加对立。这样对立的迅速激化,必然引发对人对世界、对人之外在物质性的全面否定。于是,教育在于此时,就其自身也必将会是一种全面的彻底崩溃(因为教育作为无限性的载体,是不现实的,也不相对应的。它对应的是人之外在的物质性,而非是人之内在性思想。它自身物质性为追求目标的有限制性,至使它没有足够大的平台,支撑自身能够有可以活动的过程,因而自然要被历史所淘汰。它只是表现一种在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某一个阶段过程的“加速器”作用而已。显然这个某一阶段,就是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时代),面临被取代的命运。人类认识到这一点,必然会对教育提出批判,严厉禁止,不允许进一步制造矛盾。由此必定对教育施加一种压力,教育也在这样一种激发矛盾的过程中,为自己扮演这种不光彩的角色而感到羞愧,从而退出历史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