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握手礼节:掌握正确的见面礼仪与东方国家鞠躬礼敬意表达

握手礼节:掌握正确的见面礼仪与东方国家鞠躬礼敬意表达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握手既是人们见面相互问候的主要礼仪,还是祝贺、感谢、安慰或相互鼓励等情意的适当表达。涉外握手礼仪中,来宾抵达时,主人首先伸手行握手礼以示欢迎!与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的友人见面时,行鞠躬礼表达敬意是常见的礼节仪式。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节。

握手礼节:掌握正确的见面礼仪与东方国家鞠躬礼敬意表达

1.握手礼(见图6-2)

握手是大多数国家见面和离别时相互致意的礼仪。握手既是人们见面相互问候的主要礼仪,还是祝贺、感谢、安慰或相互鼓励等情意的适当表达。如对方取得某些成绩与进步时,对方赠送礼品,以及发放奖品、奖状或发表祝词后,均可以握手来表示祝贺、感谢、鼓励等。涉外握手礼仪中,来宾抵达时,主人首先伸手行握手礼以示欢迎!当来宾告辞时,首先伸手行握手礼的是来宾,如主人伸手则有赶人走的嫌疑,不太礼貌。前者表示“欢迎”,后者则表示“再见”。若这一次序颠倒,则极易让人产生误解。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行握手礼时最重要的礼仪问题,是握手双方应当由谁先伸出手来“发起”握手。

978-7-111-50589-1-Chapter06-2.jpg

图6-2 握手礼

根据礼仪规范,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次序,应当在遵守“尊者决定”的原则的前提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尊者决定”原则的含义是,当两人握手时,首先应确定握手双方彼此身份的尊卑,然后以此而决定伸手的先后。先由位尊者伸出手来,即尊者先行。位卑者只能在此后予以响应,而绝不可贸然抢先伸手,不然就是违反礼仪的举动。在握手时,之所以要遵守“尊者决定”的原则,既是为了恰到好处地体现对位尊者的尊重,也是为了维护在握手之后的寒暄应酬中位尊者的自尊。因为握手往往意味着进一步的交往的开始,如果位尊者不想与位卑者深交,他是大可不必伸手与之相握的。换言之,如果位尊者主动伸手与位卑者相握,则表明前者对后者印象不坏,而且有与之深交之意。

2.鞠躬礼

鞠躬礼起源于日本。与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的友人见面时,行鞠躬礼表达敬意是常见的礼节仪式。鞠躬礼分为15°、30°和45°的不同形式;度数越高向对方表达的敬意越深。其基本原则是:在特定的群体中,应向身份最高、规格最高的长者行45°角鞠躬礼;身份次之行30°角鞠躬礼;身份对等行15°角鞠躬礼。

【穿越时空】

几种礼仪的起源

握手: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狩猎和战争时,手上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他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武器。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节。

碰杯:在罗马时代,帝王、贵族常常让奴隶决斗。决斗前双方要先喝一杯酒。为了怕人在酒中放毒药,两人喝酒前倒给对方一点,互相掺和一下再喝。这种习惯就演变成今天宴席上的碰杯礼节。

入室脱帽:入室脱帽的礼节起源于冷兵器时代。当时战士作战,要与敌人短兵相接,头部容易被袭击。因此,作战、训练都要戴上金属头盔。到了安全地带,先把头盔脱下,以减轻负担。到友人家里拜访,也要脱头盔,习惯流传,入室脱帽就成了一种礼貌。

敬礼:(举手礼)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那时骑士们常常在公主面前比武,比武前要唱一首赞美歌,歌词把公主比作炫目的太阳,骑士们都把手举起来做挡着太阳的姿势,这种习惯就演变成举手到眉的敬礼。

鞠躬:鞠躬起源于中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鞠祭”,祭品不分割而将整体弯卷成圆鞠形的牛、羊,再摆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一直保持到现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沿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地位崇高者或长辈的崇敬。

【课外阅读】

鞠躬礼的含义

鞠躬,意思是弯身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郑重礼节。此种礼节一般是下级对上级或同级之间、学生向老师、晚辈向长辈、服务人员向宾客表达由衷的敬意。它既适合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场合,又适用于普通的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常见的鞠躬礼有以下三种:

(1)三鞠躬。三鞠躬的基本动作规范如下:

行礼之前应当先脱帽,摘下围巾,身体肃立,目视受礼者;男士的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搭放在腹前;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约90°,然后恢复原样,如此三次。(www.xing528.com)

(2)深鞠躬。其基本动作同于三鞠躬,区别就在于深鞠躬一般只要鞠躬一次即可,但要求弯腰幅度一定要达到90°,以示敬意。

(3)社交、商务鞠躬礼。行礼时,立正站好,保持身体端正;面向受礼者,距离为两三步远;以腰部为轴,整个肩部向前倾15°以上(一般是60°,具体视行礼者对受礼者的尊敬程度而定),同时问候“您好”“早上好”“欢迎光临”等;朋友初次见面、同事之间、宾主之间、下级对上级及晚辈对长辈等,都可以鞠躬行礼表达对对方的尊敬。

行鞠躬礼时应面对客人,并拢双脚,视线由对方脸上落至自己的脚前1.5m处(15°礼)或脚前1m处(30°礼)。男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女性双手合起放在身体前面。鞠躬时必须伸直腰,脚跟靠拢,双脚尖处微微分开,目视对方。然后将伸直的腰背,由腰开始的上身向前弯曲。弯腰速度适中,之后抬头直腰,动作可慢慢做,这样令人感觉很舒服。注意鞠躬时要注意如是戴着帽子时,应将帽子摘下,因为戴帽子鞠躬既不礼貌,也容易滑落,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鞠躬时眼睛应向下看,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不要一面鞠躬,一面试图翻起眼睛看对方。现代对女士的要求有所改变,为了美观,女士鞠躬时可向左略侧脸颊,目光应该落在自己前侧1.5m处。这样看上去既可防止眼睛看向对方,引起动作不协调,又显得优美些。

3.拥抱礼

拥抱礼是流行于欧美的一种见面礼节。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现代的上层社会中,也行有此礼。拥抱礼多行于官方或民间的迎送宾朋或祝贺致谢等场合。行礼时,通常是两人相对而立,各自左臂偏上,右臂偏下,右手环抚于对方的左后肩,左手环抚于对方的右后腰,彼此将胸部各向左倾而紧紧相抱,并头部相贴,然后再向右倾而相抱,接着再做一次左倾相抱。当代,许多国家的涉外迎送仪式中,多行此礼。欧洲人虽非常注重礼仪,但他们不习惯与陌生人或初次交往的人行拥抱礼、亲吻礼、贴面礼等,所以与他们初次见面,还是以行握手礼为宜。

4.亲吻礼

行此礼时,往往与一定程度的拥抱相结合。不同身份的人,相互亲吻的部位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夫妻、恋人或情人之间,宜吻唇;长辈与晚辈之间,宜吻脸或额;平辈之间,宜贴面。在公开场合,关系亲密的女子之间可吻脸,男女之间可贴面,晚辈对尊长可吻额,男子对尊贵的女子可吻其手指或手背。非洲某些部族的居民,曾以亲吻酋长的脚或酋长走过的地方为荣。在古罗马与古波斯等国,同阶级的人可以吻唇,不同阶级的人只能吻脸。西方现代的亲吻礼,在欧美许多国家广为盛行。美国人尤其受行此礼。法国人不仅在男女间,而且在男子间也多行此礼。法国男子亲吻时,常常行两次,即左右脸颊各吻一次。比利时人的亲吻比较热烈,往往反复多次。在当代,许多国家的迎宾场合,宾主往往以握手、拥抱、左右吻面或贴面的连动性礼节,以示敬意。

【知识】

亲吻礼的由来

亲吻礼是源于古代的一种常见礼节,当时人们常用此礼来表达爱情、友情、尊敬或爱护。据说,它产生于婴儿与母亲间的嘴舌相昵,也有人说它产生于史前人类互舔脸部汗水来吃盐的习俗。据文字记载,公元前,罗马与印度已流行有公开的亲吻礼。有人认为,古罗马人爱嚼香料,行亲吻礼足以传口中芳香。也有人说,古人用亲吻时双唇的形状来表示爱情的心形。还有人考证,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开行亲吻礼的国家。在当代,许多国家及地区的上流社会,此礼日盛。

5.吻手礼

吻手礼即男士亲吻女士的手背或手指。男子对尊贵的女宾可以行吻手礼,但只限于已婚的女性。各国行吻手礼的方式有所不同。英国的上层人士,表示对女士们的敬意和感谢时,往往行“吻手礼”;在法国一定的社会阶层中“吻手礼”也颇为流行,不过行吻手礼时,嘴不应接触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场合吻手。在德国,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波兰民间,吻手礼十分通行。一般而言,吻手礼的最佳地点应为室内。在行礼时,男士宜双手捧起女士的手,在其指尖或手背上象征性轻吻一下,假如吻出声响或吻到手腕之上,都是不合规范的。在沙特阿拉伯,普通国民在见到王室成员时通常要行吻手礼,表示尊敬、忠诚和崇拜。在王室传统活动期间,年轻的王室成员在拜见长辈时也要行吻手礼。但2005年9月10日国王阿卜杜拉宣布:除(子女)向父母表示忠诚以外,请所有人都不要再吻任何人的手。

【课外阅读】

吻手礼的由来

吻手礼是由维京人(生活在8—10世纪)发明的。维京人有一种风俗,就是要向他们的日耳曼君主“手递礼物”。当封建领主离开后,他走过的门、他摸过的锁和他碰过的门闩,都要求臣民们亲吻。而且,对每样东西的吻都相应地被授予名称:门之吻、锁之吻和门闩之吻等。这样“吻手礼”也就随之出现。吻手礼是流行于欧美上层社会的一种礼节。英国和法国的人们喜欢“吻手礼”,不过行这种礼的人也仅限于上层人士。这种礼节的特点,决定了它宜在室内进行。吻手礼的受礼者只能是女士,而且应是已婚女士,部位仅限于手背和手指,手腕及其以上部位是行礼时的禁区

吻手礼是男子同上层社会贵族妇女相见时所用。正确的做法是男士行至已婚女士面前,首先垂首立正致意,然后以右手或双手捧起女士的右手,俯首用自己微闭的嘴唇,去象征性地轻吻一下其手指或手背。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则可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则表示不吻。行吻手礼时,若女方身份地位较高,要支屈一膝作半跪式后,再握手吻之。

6.合十礼

合十礼流行于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尼泊尔等佛教国家,又称合掌礼。此拜礼源自印度。最初仅为佛教徒之间的拜礼,后发展成全民性的见面礼。在泰国,行合十礼时,一般是两掌相合,十指伸直,举至胸前,身子略下躬,头微微下低,口念“萨瓦蒂”。“萨瓦蒂”系梵语,原意为“如意”。遇到不同身份的人,行此礼的姿势也有所不同。例如,晚辈遇见长辈行礼时,要双手高举至前额,两掌相合后须举至脸部,两拇指靠近鼻尖。男行礼人的头要微低,女行礼人除了头微低外,还需要右脚向前跨一步,身体略躬。长辈还礼时,只须双手合十放在胸前。拜见国王或王室重要成员时,男女均须跪下。国王等王室重要成员还礼时,点头即可。无论地位多高的人,遇见僧人时都要向僧人行礼,而僧人则不必还礼。欧洲人非常注重礼仪,但与初次想见的陌生人,还是以握手礼为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