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律在东亚世界传播的主要原因分析

唐律在东亚世界传播的主要原因分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以唐王朝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的建立唐王朝依据国家实力、制度文化的先进,成为东亚世界文化中心,引起了东亚一些国家的学习和仿效。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可视为唐王朝在东亚世界国家战略取得成功的证明。于是在这样的国际关系环境下,唐律在东亚一些国家得以传播开来,为这些国家法律制度的建设提供了模板。可见唐朝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为唐律在东亚世界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唐律在东亚世界传播的主要原因分析

唐律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集大成,被后世立法者奉为圭臬,同时由于唐律作为唐文化的重要一脉,在制定、颁布之后,就对东亚很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国家选择参照唐律对其国内的律令进行变革,以模仿隋唐帝国建立律令制国家,这种选择绝非偶然,必定有其特定的因素。

(一)以唐王朝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的建立

唐王朝依据国家实力、制度文化的先进,成为东亚世界文化中心,引起了东亚一些国家的学习和仿效。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可视为唐王朝在东亚世界国家战略取得成功的证明。以唐王朝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的建立,唐王朝所拥有的一套先进的政治、文化、法律制度,确保唐朝社会在法治环境下繁荣发展,这为正在建设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东亚各国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东亚各国争相学习模仿唐王朝,而其中又以法律制度的学习移植最为显著。于是在这样的国际关系环境下,唐律在东亚一些国家得以传播开来,为这些国家法律制度的建设提供了模板。

(二)唐朝的对外开放政策

有唐一代,唐朝政府以开放的心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在经济上,首都长安世界贸易中心,通过陆海丝绸之后的传播,长安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商人和商品,大唐西市成为外国商人聚居的繁华之所。在文化上,唐朝政府采取开放的政策,帮助外国人来中国学习,同时支持唐朝人远渡他国宣传和交流。唐朝政策上的开放和优待,吸引了众多外国留学生和使节、僧侣来到唐朝,其中在国子监学习的日本留学生在唐学习时间一般在十年以上,主要修习中国传统经典和礼法制度。由于他们受到唐朝文化的熏陶,归国后为日本仿效唐朝的法律制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唐朝航海技术的发展(www.xing528.com)

唐朝航海技术的发达也为唐朝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文化往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就使如日本、琉球、越南等国家可以通过海上交通,派遣使者,将唐朝先进的法律制度移植回国,唐律也才能通过海上交通传播至日本、琉球、越南等东亚诸国。

唐朝的造船技术在隋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唐朝在继承隋朝航海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外的海上战争和外交贸易等,发展了自己的航海技术。唐太宗贞观末年及唐高宗初年,唐朝为了准备对高丽的战争,命令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造船千艘[291],由此可见唐朝制造海船的能力。同时这些船只都是具有远航能力的,鉴真第二次东渡时所乘之船,上有船工18人,僧人17人,各种工匠5人[292]。据相关史料记载,唐朝人张支信、李邻德、江长、李延寿、张蒙等,都是航海往来与日本的商船[293]。而这些船只将唐朝的法律制度文本《唐律疏议》带到东亚诸国,传播开来。可见唐朝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为唐律在东亚世界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四)唐律高超的立法技术

唐律代表了中国古代法制的最高水平,其体系完备,形式统一,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形成了“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正邪,式以轨物程事”[294]的稳定且灵活的法律体系,这种严密的法律体系是中国法律制度长期发展成熟的产物,代表了当时东亚世界的最高成就。

唐律比较全面地制定了调整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司法、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法律规范,更加切合统治集团的利益以及中央集权制国家的需求。唐律基于调整对象的不同,以各种法律形式进行协调配合,形成以刑法为主,民事、刑事法律不分,行政与司法合一,道德与法律混合,实体法程序法杂糅的律、令、格、式相对完整、稳定的法律体系。[295]唐律五百零二条,内容复杂,逻辑严密,注疏解释法律规范、统一,显示了唐代高超的立法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