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保护的现有理论及其局限性

信息保护的现有理论及其局限性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论是实践的重要指引,对于信息保护这类实践性的举措尤其如此,缺少理论学说的支撑,便无法有效地构建系统的制度、规范和措施。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与信息保护相关的重要理论学说,从理论上廓清现有学说的不足。对于信息保护,这四种学说皆有可取之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主流的理论和学说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甚至是致命的缺陷。只有发现了这些不足,才能更好地解决那些困扰信息保护实践的问题。

信息保护的现有理论及其局限性

理论是实践的重要指引,对于信息保护这类实践性的举措尤其如此,缺少理论学说的支撑,便无法有效地构建系统的制度、规范和措施。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与信息保护相关的重要理论学说,从理论上廓清现有学说的不足。

当前,较有影响力的信息保护理论学说多出自英美学界,大体有如下四类:第一,信息控制学说;第二,个人信息财产保护权利学说;第三,隐私经济学理论;第四,隐私合理期待理论。个人信息控制权学说将个人置于个人信息利用决策的中心,体现了自由主义的自治原则,但信息的自我决策具有局限性;来自公众问责、政治理性和商业实践三方面的障碍使得信息隔绝存在难度。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学说尝试从财产法及财产理论中探索替代性的信息隐私保护方案,使个人从信息交易的现行市场中获利,实现个人信息控制权的回归。而个人信息并不具有竞争性、市场失灵及公共产品的属性充斥在反对个人信息财产权保护的意见中。隐私经济学理论认为,许多以隐私之名出现的东西,只不过试图隐藏人们行为中不光彩的方面来增加我们的商业和社交机会,而隐瞒的动机往往是试图误导他人,这会增加交易成本。隐私合理期待理论,从国家或社会的整体角度出发,判断民众对涉案信息的价值标准与隐私期待。不足之处在于,适用标准复杂,事实依据非常灵活,基本上由个人判断、政治社会环境等不确定因素来决定,这会造成部分适用上的障碍。(www.xing528.com)

对于信息保护,这四种学说皆有可取之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主流的理论和学说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甚至是致命的缺陷。当然,无论具备何种缺陷,它们在构建信息保护的制度和举措的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首先需要肯定。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试图去澄清这些理论学说背后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理论学说的不足之处也是当前时代对信息保护不足的表征。只有发现了这些不足,才能更好地解决那些困扰信息保护实践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