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桥牌洋语与上海洋泾浜洋语的发明人之一:详细介绍与背景分析

灵桥牌洋语与上海洋泾浜洋语的发明人之一:详细介绍与背景分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43 年上海开埠后逐渐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宁波与上海隔海相望,大批宁波籍商人蜂拥而至。从其兄弟张斯桂、张斯栒学习,通晓洋语的经历来看,张斯臧的洋语能力也是不错的。也有专家认为,《英话注解》的出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已预告了著名的洋泾浜英语的诞生”。《英话注解》对于研究早期宁波帮在上海滩崛起的原由、研究我国早期英语读本的源起、研究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中最初的细节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灵桥牌洋语与上海洋泾浜洋语的发明人之一:详细介绍与背景分析

清咸丰庚申年(1860),张斯臧和冯泽夫共同编写了一本商家实用的汉英词典《英话注解》。这本《英话注解》分为“数目门”“账目门”“税捐门”“秤尺什件门”“进口货门”等39 个商务门类,英语单词、词组和短句都用宁波话标注读音。《英话注解》序言中表述道:“是书也,或亦吾邑懋迁(贸易)之一助云尔。”说明该书是专为宁波人贸易学英语而编的读本。序言还介绍了编印此书的前因后果。清朝对外通商之初,都是由广东人作为“通事”(翻译),宁波商人在对外贸易中,因言语不通,常不知商情。1843 年上海开埠后逐渐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宁波与上海隔海相望,大批宁波籍商人蜂拥而至。为了尽快帮助宁波人学习英语,以便更好地开展对外贸易,粗通英语会话的宁波商人冯泽夫“会商宝楚张君、对山冯君、紫芳尹君、久也郑君、敦五姜君等”,汇资合作编著了《英话注解》一书,“注以勾章(勾章即宁波古称)乡音,分门别类,使初学者便于记诵。其中细微曲折,虽不能悉载其辞,而英商之方言已具大略”。冯泽夫即为冯祖宪,慈城望族冯氏后人,也是清同光时期上海钱业界领袖之一。宝楚张君即为张斯臧。从其兄弟张斯桂、张斯栒学习,通晓洋语的经历来看,张斯臧的洋语能力也是不错的。

《英话注解》书影

翻开近代上海商界巨擘传记就可发现,许多早期宁波帮著名人物如虞洽卿、朱葆三、宋汉章、蒉延芳、黄楚九等都有在上海夜馆补习“一月通”宁波方言注解英语的经历。《英话注解》自然也就成了宁波商人的“一月通”英语速成最可依赖的读本。(www.xing528.com)

《英话注解》当时一版再版,流布广泛,留存到百年后的今天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得到积极评价。专家学者认为,“今天能看到的这类书,最早的一种就是用宁波话标音的《英话注解》”,因为至今未发现“有比《英话注解》更早的英语教材。说不定正是宁波人最先打破了粤人通事(翻译)一统天下的历史局面”。也有专家认为,《英话注解》的出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已预告了著名的洋泾浜英语的诞生”。宁波方言虽然与上海方言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宁波官话与上海官话的发音相近,尤其与单个字的读音又靠得很近,所以,当宁波人用宁波方言注音《英话注解》刊行后,也成了上海人或在沪经商的其他地方人学习英语的主要教科书,而且,早期在上海从事商业的人中,宁波人又占了相当的比例,宁波人对上海‘洋泾浜英语’的发展所起的影响和作用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是宁波帮创造了《英话注解》,而《英话注解》又成就了宁波帮。《英话注解》对于研究早期宁波帮在上海滩崛起的原由、研究我国早期英语读本的源起、研究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中最初的细节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