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三语教育:学生评估与背景访谈

中国三语教育:学生评估与背景访谈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6月,研究项目组采访了14名参加前期实验项目的A班和B班学生,同时还对教师和家长进行了背景相关的访谈。采访旨在对学生的三语、家庭文化、教育态度做出相对定性的评估。在征得校方同意的情况下,采访活动由宰荡村实验项目的一位女性侗族工作人员在学生就读的学校进行。采访现场还有一位侗族教育官员和一位外国研究员。

中国三语教育:学生评估与背景访谈

2010年6月,研究项目组采访了14名参加前期实验项目的A班和B班学生,同时还对教师和家长进行了背景相关的访谈。这一阶段,学生已升入初二和初三。采访旨在对学生的三语、家庭文化、教育态度做出相对定性的评估。在征得校方同意的情况下,采访活动由宰荡村实验项目的一位女性侗族工作人员在学生就读的学校进行。一位男性侗族宰荡村实验项目工作人员也在采访现场,对采访做了类似连续录音的记录。采访现场还有一位侗族教育官员和一位外国研究员。(在前两所学校采访期间,一些警察以观察员的身份出现在现场,但是他们不在房间的采访区域,且离学生很远,不在学生视线范围内,因此不会对采访造成影响。)外国研究人员用英语对学生表示欢迎,他至少可以凭相貌认识所有学生。他们询问学生上五年级时外教给取的英文名。根据学生的语言选择(所有学生选用侗语接受采访),随后的采访由项目的侗族工作人员展开。

研究中没有对那些退学的学生安排采访。

学生接受的采访包含八项内容:早期在校经历、汉语和英语学习经历、对当前活动(上学)的看法、对未来职业的想法、对家乡的看法、对节日的看法、思维语言、书面侗文学习的影响。

这些问题源于英语研究部分,并基于以下三方面:

(1)母语教学对语言态度和语言学习的影响。(www.xing528.com)

(2)母语教学对社会和语言背景看法的影响。

(3)母语教学对学生当前情况和未来机遇的总体态度的影响。

如前所述,研究人员观察到在小学阶段,A班和B班对教育和不同水平的汉语能力持不同态度。初中毕业前,A班已经有大量学生退学。因此,可以预测出一条结论,即只有那些汉语水平更高并对教育持更肯定积极态度的学生才能继续上学。为此,依据早期母语教学的直接影响,研究预测出两种可能产生的结果:如果A班和B班间不存在态度和观念差别,可以暂时推论母语教学对B班的中等及以下学生产生了极大影响。这是因为当A班学生退学时,母语干预令学生具备继续上学的必备技能与动机。然而,在这一阶段,如果研究表明两班学生存在系统性的态度差异,甚至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在一些态度方面存在这种差异,这就意味着母语教学影响了B班所有的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