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洋泾浜:上海开埠前后的历史与改变

洋泾浜:上海开埠前后的历史与改变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洋泾浜因通洋泾港而得名。明永乐初年,黄浦江水系形成后,洋泾浜分为东、西两段,浦东段为东洋泾浜,浦西段为西洋泾浜。洋泾浜旧貌英、法两租界相继开辟后,洋泾浜两岸形成两条道路,浜北是英租界松江路,浜南为法租界孔子路,是上海最早出现用中国人名命名的路。后因洋泾浜各桥附近停满柴草粪船,浜水污浊,颇碍卫生,且桥身狭小,交通不便,英、法两租界共同协商后,决定填浜筑路。

洋泾浜:上海开埠前后的历史与改变

洋泾浜因通洋泾港而得名。明永乐初年,黄浦江水系形成后,洋泾浜分为东、西两段,浦东段为东洋泾浜,浦西段为西洋泾浜。清乾隆后,因沿浦筑土塘,浦东段不再通水,后逐渐淤塞。从此,浦西段便不再冠以“西”字,直呼洋泾浜,浜旁全是田野旷地,其间有弯弯曲曲的泥泞小道和水沟。

洋泾浜旧貌(www.xing528.com)

英、法两租界相继开辟后,洋泾浜两岸形成两条道路,浜北是英租界松江路,浜南为法租界孔子路,是上海最早出现用中国人名命名的路。为了便于行人来往,浜上陆续架起9座桥,大都是木质小桥。自外滩向西有:外洋泾桥(今中山东一路与中山东二路交接处);二洋泾桥(今四川中路和四川南路连接处);三洋泾桥(今江西中路与江西南路之间);三茅阁桥(今河南中路与紫金路之间),原名韩家桥,因桥北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建有一座延真观,祀三茅真君,又名三茅阁,故此桥被称为三茅阁桥;带钩桥(今山东中路、山东南路之间),原名桂香桥,又名荡沟桥,俗称打狗桥;郑家木桥(今福建中路与福建南路交接处),咸丰六年(1856年)重建,原名陈家木桥,因谐音误为郑家木桥;东新桥(今浙江中路与浙江南路交汇处),原名新桥,后为区别西面的桥(西新桥),而冠以“东”字;西新桥(今广西北路与广西南路之间);北八仙桥(今云南南路与云南中路之间),建于19世纪60年代。后因洋泾浜各桥附近停满柴草粪船,浜水污浊,颇碍卫生,且桥身狭小,交通不便,英、法两租界共同协商后,决定填浜筑路。于民国三年(1914年)6月开始动工,民国五年(1916年)筑成宽广马路,用英王爱多亚第七之名,命名为爱多亚路。民国三十年(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驻沪日军占领租界后,改爱多亚路为洛阳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将其改名为中正东路。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5月,改名为延安东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