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性

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对于破解农民和农民工阅读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一项战略工程,需要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动。设立国家阅读节将每年9月28日设定为国家阅读节。具体包括,确定政府为促进全民阅读的责任主体,将全民阅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全民阅读规划,发布全民阅读调查情况,提供公共阅读场所,举办全民阅读活动,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等。

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推动全民阅读的进程轰轰烈烈,各地区、各部门和相关机构都在阅读推动上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农村农民农民工阅读状况距离全民阅读的理想仍有较大距离。为此,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对于破解农民和农民工阅读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1)成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

为了推进覆盖城乡的有广大农民广泛参与的全国性的“全民阅读活动”,应成立一个领导机构——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一项战略工程,需要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动。设立指导委员会有利于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资源,形成合力;有利于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国家长远战略;有利于解决边远地区广大农民的阅读问题。应由国家主席担任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务院分管文化的领导同志担任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务院法制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总政宣传部等有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文化部,具体承担指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其基本职能是定期推荐“全民阅读活动”书目,可根据不同年龄和群体分类分层次推荐,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制定和适时调整或完善“全民阅读”政策,以期使覆盖城乡的“全民读书活动”稳步、健康、持续和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策划全国性的读书活动;定期发布全国读书指数;开展学习型城市和书香乡村创建与评选活动等。各城市与乡镇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全民读书活动领导网络,从而有效地促进乡镇以下边远山区的阅读活动。

(2)设立国家阅读节

将每年9月28日设定为国家阅读节。9月28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日,孔子作为在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中国人,将其诞辰日设立为阅读节,既有纪念意义,能够得到广泛认同,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弘扬与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尽管我们已有多种形式的地方性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但是这些区域性、零星的活动,由于时间、标准不统一,造成的社会影响力和实际效果较弱。设立国家阅读节,将最大可能地使全社会和个人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中央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国家阅读指导大纲》《阅读社会指标体系》,加大对阅读的投入力度,同时直接负责、指导、组织、参与国家阅读节或其他相关阅读活动,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倡导阅读,这对全社会形成崇尚阅读的风尚,对改变农村阅读现状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无论是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目前已经因为缺少富有内涵的推广措施,而在很多地方形成了抄写、背诵等简单片面甚至粗暴的学习方式,不仅不利于文化的学习、价值观的形成,反倒有可能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设立国家阅读节,对民众的阅读是一种无声的引领。其次,消费需要引领,将人们长期以来更多对外在的物质的关注,引导到对内在的精神的渴求,阅读是捷径,节日则是最短时间内能够最大范围、最快速度地重振群体精神状态的办法。节日需求通常会引发购买行为,设立国家阅读节,还可以促进文化消费,培养人们的阅读行为。再次,阅读推广工作是一件所需时间长、结果见效慢的文化工作。无论是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还是各级教育部门,无论是官方机构还是民间组织,在具体的阅读推广工作中,必须要依靠更多抓手,才能简单高效地开展活动,才能保证阅读推动的可持续性。设立国家阅读节,正是为具体工作提供着力点的最简便易行且高效长效的一种方法。另外,作为中国人精神仪式的中国阅读节,更容易在个体生命的成长中形成节点,对濒临麻木的心灵会是一种强有力的警示与唤醒。最后,在农村阅读水平远远低于城市的现实背景下,尤其出现了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是着力推动阅读、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是忽视阅读的两极分化现象,经济与精神的同时失衡让人忧心忡忡。设立阅读节,可以激发人们对阅读弱势群体的关注,唤醒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对农村阅读状况的道义关怀,有利于提高对农民阅读问题的关注度,有利于推进全民阅读向农村发展。

(3)全民阅读立法(www.xing528.com)

通过立法推进阅读工作,用法律保障全民阅读的战略地位。依法治国是中国的发展方向,阅读作为构建精神基石的工作也不例外。在国务院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基础上,由全国人大制定《全民阅读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具体包括,确定政府为促进全民阅读的责任主体,将全民阅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全民阅读规划,发布全民阅读调查情况,提供公共阅读场所,举办全民阅读活动,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等。尤为重要的,要通过立法对农村阅读做出明晰的规定,包括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阅读需求,加快将进城务工人员阅读服务纳入常住地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乡以下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与服务标准等内容。用法规的形式,保障农民和农民工阅读权益,保障乡以下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同时,还要继续拟定如图书馆法等更多法规,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出底线、规范行为,在全社会营造出更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以推动各地、各相关部门根据这些法规继续细化和深化农村和农民工及其子女的阅读推广工作。

(4)制定全民阅读规划

责成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制定全民阅读规划。规划要阐明开展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确定开展全民阅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实施单位、部门分工、经费保障、工作机制、实施办法、重点群体、具体工程、宣传推广、监测评估等,成为开展全民阅读的指导性文件。该规划要对农村阅读做出具体的规划,以便推进全国性农村和农民工专项阅读推广活动,明确此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并实行一票否决。便于农民和农民工阅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5)建立国家阅读基金

鉴于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公益性,鉴于农村阅读资源的匮乏和农村阅读推广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要由政府主导推动,国家财政出资建立国家阅读基金,由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负责管理,在保障全民阅读规划实施的前提下,加大农村阅读的投入,强化农村阅读重点工程,推动农村阅读生态的转化,提高农民阅读水平,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