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善解人意: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同理心研究

如何善解人意: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同理心研究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认为善解人意并没有那么难,只要你找到合适的角度。其实我们天生就是善解人意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镜像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会在我们进行某些行为或者观察他人同样的行为时被触发。比如,这些镜像神经元会在我们哭泣时和看到他人哭泣时产生同样的触发反应。这种将他人的情绪体验在自身大脑中进行镜像模拟的能力,被认为是人类同理心的神经学基础。

如何善解人意: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同理心研究

常有朋友问我,做咨询师要听那么多故事,不会很辛苦吗?我说不会,因为我能理解我的来访者。可是每个人的故事都不一样,真的可以理解每一个人吗?我认为善解人意并没有那么难,只要你找到合适的角度。

加拿大的一位同行和我讲过他的一段咨询经历:

他曾有一个来访者是个新移民单亲妈妈,独自抚养4个孩子,在加拿大过着靠低保救济的生活,因为精神压力过大,所以求助于他所在的机构。来访者进了办公室后发现社工是男性,于是表现得很不满。这位同行问她怎么了,她反问:“你多大?你结婚了吗?你有过小孩吗?”

我那位可怜的同行,30多岁,未婚,也没有孩子。来访者说:“你都没有经历过婚姻、家庭和生育,而我被家暴过,我有4个孩子要抚养,你怎么能够理解我的经历?又怎么能够帮助我?”

我的那位同行看着她的眼睛真诚地说道:“你说得没错,我的确没结过婚,也没有养育过孩子,更没有你的生活经历。可是我也有过很痛苦的时刻,我感受过绝望,体会过身心疲惫的感觉,也担负过难以承受的责任和压力。我无法知道你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但是我可以感受到你现在的心情。”

这样的回复成功地回应了来访者需要被理解,并充分信任咨询师的需求,同时也很好地演示了人与人之间如何进行最初的沟通和理解。

人与人之间产生共鸣,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彼此。而每个人的经历、身世和处境又不尽相同,怎样才能产生共鸣呢?答案就是:情感。(www.xing528.com)

每个人都会有伤心、悲痛、抑郁、愤怒、焦虑、后悔、羞耻、兴奋、开心、惊讶等情绪。我们或许无法完全理解他人的世界,但通过聆听一个人的故事,便可以非常清楚地感受到对方的心情。咨询师在工作和生活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感受对方的心情就是我们理解每一位来访者的方式。理解不只是对事情、看法、价值观的知晓,更是对一个人情绪、情感的感同身受。很多时候我们感到难以理解别人,是因为我们过于注重找到那些我们熟悉的、认同的观点、角度、想法和认识,而忽略了在每一个灵魂深处,情感的共鸣才是最亲密、最真挚的体验。

其实我们天生就是善解人意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镜像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会在我们进行某些行为或者观察他人同样的行为时被触发。比如,这些镜像神经元会在我们哭泣时和看到他人哭泣时产生同样的触发反应。

这种将他人的情绪体验在自身大脑中进行镜像模拟的能力,被认为是人类同理心的神经学基础。这也意味着,人的观念和态度会因自身的阅历或者受教育程度而不同,但对于他人情绪体验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则是本能的反应。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不难得出亲密关系中的相处之道:要把人视为情感动物。恋爱中的两个人会有各自的价值观和需求,但是渴望亲密和被爱的情感是一样的。父母和子女之间,一方负有教育的责任,另一方负有不辜负期望的压力,所以大家的焦虑感是相似的。

在沟通和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少一些对言语和措辞的计较,多一些对言行背后隐藏的感情的体会,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容易理解对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