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生为课外文言文命题的流程设计指南

教学生为课外文言文命题的流程设计指南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过程设计:一、 出示2009和2011年上海中考考题, 明确选文标准。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盛公子的朋友因此称白色母鸡为“慈鸡”。特设一卓④, 致玉盏其上。

教学生为课外文言文命题的流程设计指南

执教:曾宪一

教学目标:了解上海中考课外文言文选文标准, 尝试命题。

教学重点:梳理考点。

教学难点:如何命题并做答案。

教时:2学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出示2009和2011年上海中考考题, 明确选文标准。

二、 填表格梳理考点, 完成部分表格。

三、 全班共同命一个文段题目, 交流题目和答案。

四、 分组命题, 交流题目和答案; 明确命题注意事项。

五、 完成梳理考点的所有表格。

六、 作业:自主命题并作答。

2009年

福安居盛家园, 畜二母鸡, 黄白各一, 桑麻掩映, 分棚而栖, 各养数雏。晨夕带雏出入, 二雌同行, 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一日, 黄者被人窃去, 失母之雏, 悲鸣不已。白者频来顾视之, 若代为悯恻。然自后得食相呼, 归栖逐队, 盖亡形于黄白, 而皆视为己子矣。

鸡虽微禽, 而于五德之外, 竟复具一德。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

【注】 ①五德:指仁、 义、 礼、 智、 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而皆视为己子矣(    )  (2)竟复具一德(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白者频来顾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二母鸡”和睦相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4.文中的“一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译文】

福安(人名)住在盛家的庄园里, 养了两只母鸡, 黄色和白色各一只,在桑麻树的掩盖遮阴下, 两只鸡分别在两个棚里栖息, 各养有几只鸡雏。早上和傍晚带着小鸡出入院子时, 两只母鸡一起走, 就像与邻居相处融洽的人一样。有一天, 黄色的母鸡被人偷走, 失去母亲的鸡雏悲叫不止。白色母鸡常来看望它们, 好像在替代黄色母鸡怜爱小鸡们。从那以后, 白色母鸡得到食物时就会呼唤黄色母鸡的小鸡们一起吃, 回去休息时小鸡们也跟着白色母鸡一起走。白色母鸡似乎忘记了小鸡表面上是黄色的还是白色的, 把它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鸡虽然是卑微的家禽, 但在五德之外又具有另外一种品德。盛公子的朋友因此称白色母鸡为“慈鸡”。

2011年

韩魏公知北都, 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 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 表里无纤瑕可指, 真绝宝也。”特设一卓, 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 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 玉盏俱碎, 坐客皆愕然, 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 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 何罪之有?”

【注】 ①韩魏公知北都: 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②中外亲:表兄弟。③坏冢:荒墓。④卓:同“桌”。

1.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云(    )  (2)得(    )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不是故意的, 有什么罪呢

B.不是这个原因, (你)有什么罪呢

C.(你)不是故意的, 何必怪罪你呢

D.不是这个原因, 何必怪罪你呢

3.“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4.本文表现了韩魏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3分)

【参考译文】

韩琦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时, 有中表兄弟献上一只玉盏, 说是耕田的人从荒墓中得到的。那玉盏没有一丁点儿瑕疵, 真正是绝世宝物。韩魏公特地设置一桌酒宴, 把那玉盏放在上面, 并准备用它来进酒, 遍劝来客。过了片刻, 有吏将不小心碰倒桌子, 玉盏被摔碎了。在座的客人无不惊愕,那个吏将赶紧伏在地上等候发落。韩魏公神色不动, 笑着对客人说:“东西要破自有它的时候。”又对吏将说:“玉盏是你不小心打碎的, 并非故意,你有什么罪呢?”

一、 明确选文的标准

1体裁内容:寓言+传记=小品笔记, 主要人物具备良好精神品质, 正面, 有积极意义。

2文字长度:120字左右, 少于150字。

3注解:最多4个。

4难度:较易。

二、 梳理考点

三、 自主命题并作答

太祖马鞍在库, 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 议欲面缚首罪, 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 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 谬为失意, 貌有愁色。太祖问之, 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 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 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 无所苦也。”俄而, 库吏以啮鞍闻, 太祖笑曰:儿衣在侧, 尚啮, 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注】 ①面缚首罪: 把自己捆绑起来当面向曹操请罪。 ②冲: 曹操的儿子。文中“太祖”即指曹操。 ③自归: 自首。④县:通“悬”。

命题前先翻译全文

研讨下列问题:(www.xing528.com)

1.可命题的词语有哪些, 答案是什么?

2.可命题的句子有哪几句, 怎么翻译?

3.原因是什么, 表现有哪些, 用意是什么, 答案分别是什么?

4.“精神品质、 道理、 启发”之外的命题角度有哪几个, 答案是什么?

附案例: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今单衣见啮 (    )  (2)谬为失意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 注意加点虚词的含义。(3分)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库吏惧必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曹冲的为人给我们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翻译全文:

曹操的马鞍在马库, 然而马鞍被老鼠咬了, 库吏害怕自己会被处死, 他与人商议后决定捆绑自己, 当面自首请罪, 仍害怕曹操不赦免他。曹冲对他说:“你等三天, 然后自首。”曹冲于是用刀刺穿单衣, 使衣服像被老鼠咬过一样, 他假装不愉快, 面带愁容。曹操问他原因, 曹冲回答说:“世俗认为被老鼠咬过衣服的人, 衣服的主人不会吉利, 现在我的单衣被老鼠咬过了, 这让我担忧。”曹操说:“这是胡说的, 没什么可以苦恼的。”过了一会儿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报告给曹操。曹操笑着说:“我孩子的衣服放在身边, 还被老鼠咬, 更何况马鞍悬挂在柱子上呢?”曹操对库吏不加追究。参考答案:

1.(1)被 (2)成为(变成) 2 曹冲于是用刀刺穿单衣, 使衣服像被老鼠咬过一样。 3 马鞍在库为鼠所啮 4 要机智助人

四、 请给下面文段命两套题目, 并作答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 昼则耕作于田间, 夜则纺织于烛下, 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 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偶有无衣者, 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 心有怨言。母戒之, 曰“与人为善, 乃人之本, 谁无缓急之事?”母丧三年, 刘家大火, 屋舍衣物殆尽, 乡邻给衣物, 且为之伐木建屋, 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翻译全文:

刘某是一个乡里的寡妇。她生养有一个孩子, 她白天在田间耕作, 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 一年到头都是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 她总是能够拿一升一斗的粮食接济他们。偶尔有人没有衣服穿, 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 乡里的人都说她太好了。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 心里很有怨言。母亲就告诫他, 说:“为别人做好事, 是人的本分, 哪一个人没有急窘的事情和遭遇呢?”母亲死后三年, 刘家遭遇大火, 房屋衣物都被烧毁, 乡邻们都主动地给予他们衣物, 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 这都是念刘寡妇的情呀。到这时, 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善举的作用。

第一套题: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    )

(2)且为之伐木建屋  (    )

2.对画线句“屋舍衣物殆尽, 乡邻给衣物”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宿舍衣物几乎被烧光, 刘家只好向乡邻们讨要衣服穿

B.房屋衣物全部被烧毁, 乡邻们都主动地给予刘家衣物

C.房子被烧毁人被烧伤, 乡邻们都主动地供给刘家衣物

D.房屋被烧毁, 乡邻们不仅给刘家衣服穿还为刘家建造房屋

3.“乡里咸称其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4.选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第二套题: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遗(    )

(2)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举(    )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 注意加点虚词的含义。(3分)

刘氏辄以斗升相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儿不解, 心有怨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4选文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参考答案:

第一套题:

1.(1)接济(资助) (2) 替(给) 2 B. 3 邻有贫乏者, 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 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4 与人为善会有善报

第二套题:

1.(1)送, 赠送 (2)举动, 行动 2 刘母总是用一斗米救济(贫乏者)。 3 邻有贫乏者, 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 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4 做人要善良

五、 总结命题注意事项

1题目之间核心实词不能重复交叉着考, 前后题不能交叉重复, 要独立

2题干要简洁并且指向明确。

3答案要准确无疑义。

六、 作业:给下面文段命题作答, 具体略。

太宗得鹞, 绝俊异, 私自臂之, 望见郑公, 乃藏于怀。公知之, 遂前白事, 因语古帝王逸豫, 微以讽谏。语久, 帝惜鹞且死, 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 鹞死怀中。

【注】 ①郑公:魏征的封号。 ②白事:说, 告诉, 禀告。 ③逸豫:安逸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