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切片分析的校本研究价值及其在课堂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切片分析的校本研究价值及其在课堂研究中的应用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切片分析,不仅是对一节课的课堂观察方式,还有多种研究视角,以学校或学科为单位大范围开展课堂研究,这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研究方法所不具备的。当然,教学切片分析虽然具有强大的校本研究价值,但它的具体操作程序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教学切片分析的校本研究价值及其在课堂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切片分析是对传统及当前课堂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融合了定性与定量课堂研究的优点。传统及当前的中小学课堂研究主要是定性研究,依靠眼、耳感官记录课堂的教学信息,这种研究方法最大的不足是记录缺乏客观依据,经验性、主观性强。定量课堂观察是基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展开研究。当前主要依靠特制量表进行观察,其优点是相对客观量化,避免经验与主观,不足是需要专业训练,且操作复杂。在现实的课堂研究中,定量观察在中小学应用较少,多是专业研究者采用。

教学切片分析记录信息的方法,将田野记录与录像观察相结合,分析框架为田野记录确定了基本的分析主题,田野记录选取的典型教学行为,又为录像切片指明了对象。通过录像切片可以反复进行细致的诊断,既可以进行定性诊断,又可以进行定量统计。因此,教学切片分析是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的结合,两者的优缺点相互弥补。

其二,改造了传统的微格训练。教学切片分析,可以理解为视频训练,即利用教学视频案例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国外,教学切片分析的前身是课堂教学录像分析研究,比如微格教学即是典型的视频培训。但不同的是,微格教学的训练是自上而下的,先由专家预设某一个教学片段,然后要求教师按照专家的要求设计某一个教学片段并实践,最后再由专家提意见。反复循环训练,直到满意为止。这一训练模式,在中小学是无法实现的,一是教师没有固定时间进行主题鲜明的录像;二是微格设备要求较高,许多中小学无法满足。

教师技能视频切片对此进行了改造:第一,视频来源于教师的常态教学录像。对于一线中小学教师而言,上课是他们的“主业”。因此,对这些教学现场进行录像分析,资源丰富,且没有额外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操作起来具有可行性。第二,教学切片分析,所用的工具设备简单。工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硬件设备,基本上一个便携式录像机即可,价格便宜,中小学都可以购置;另一类是软件设备,比如视频剪辑、整合与转换软件,这些软件应用广泛、免费使用且操作简单。

其三,具有强大的团体校本研究潜能。一般意义上的课堂观察方法,研究对象是以一节课为分析对象,其主要功能指向某一节课的诊断,用以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教学切片分析,不仅是对一节课的课堂观察方式,还有多种研究视角,以学校或学科为单位大范围开展课堂研究,这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研究方法所不具备的。下面,提供两个分析纬度以开展校本研究。(www.xing528.com)

以课堂为单元线索进行整节课的“切片”研究。第一,单独分析某一节蕴含某些教学技能的典型课堂。这里的典型包括成功的典型或不成功的典型,通过对这些典型教学设计片段进行分析,让授课教师及参与培训的教师明白什么是好的教学技能,归纳出该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的设计要点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以某一教学技能为单元线索进行多节课的“切片”研究,可以就某一教学技能,对多节课堂教学录像片段或多位教师的教学设计片段进行综合和比较研究。由于横跨多个课堂和多个教学内容,因此研究结果更全面,更具有说服力。

教学切片分析是研究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研究中摸索出来的一种课堂研究方法,它充分利用了“视频分析”的优势,又突破了它的不足,同时也改造了传统的经验性课堂观察方法。当然,教学切片分析虽然具有强大的校本研究价值,但它的具体操作程序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作者单位系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