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及腰腹的汉代几案——实物举例

高及腰腹的汉代几案——实物举例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及腰腹的几案其实常见于汉代壁画和石刻画像,也有颇多实物出土。实物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些高及腰腹者,应适合于书写。这一件宽仅15厘米,高度达30厘米,值得注意。其中精美兽纹漆案达8件,高不过9至18厘米。这样约及腰腹的高度既适合凭依休憩,也十分适合手肘凭靠而书写。南井里彩箧冢和巢湖放王岗汉墓出土的几案,不但高,还特别宽大,实不像所谓的凭几或仅供放置物品。

高及腰腹的汉代几案——实物举例

高及腰腹的几案其实常见于汉代壁画和石刻画像,也有颇多实物出土。实物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些高及腰腹者,应适合于书写。以下大致依出土先后,列举10件为例:

图25 王光墓出土漆几,高26、宽17、长114厘米

图26.1—2 南井里彩箧冢前室出土物品位置图及局部放大

图27 南井里彩箧冢,大型漆案复原,案高36、宽113、长216厘米

1.1934—1935年朝鲜古迹研究会曾刊布平壤出土汉代乐浪太守掾王光墓和南井里彩箧冢(图25—27)。王光墓出土的几案共8件,7件被称为案,高皆仅10余厘米,另一件称为曲足漆几,长约114厘米,宽17、高约26.3厘米[223];平壤南井里彩箧冢墓前室出土两件小案和一件大型漆案。大型漆案长216厘米,宽113厘米,高36厘米。[224]值得注意的是冢墓前室中物品已散乱,但大型漆案出土时,砚匣盒、彩纹漆卷筒、无纹圆奁等器具和一小型彩纹漆案仍在案面上,案面下压着案脚和砚盖等,另一砚台和有墨书字的木牍散落在案旁。[225]据出土报告,砚面上还存留有墨的痕迹。这些都意味着大型漆案原本和书写可能的关系,又这些曲足几案的宽窄高度比例,和前述沂南北寨汉墓画像石上所见(图16—17)相当类似。

2.1960年代甘肃武威磨嘴子曾发现西汉王莽时代汉墓群。其中属王莽时期的62号墓,出土一件木几,长117、宽19、高26厘米(图28)。这一木几值得注意的是表面有明显的刀切痕,在几背面有已难通读内容的隶书字14行写在界格中。发掘简报疑为木俎,但又指出它不出在墓中置炊具的位置。[226]我猜测如果不是俎,这些刀切痕不无可能是因以书刀削改简或制简不慎所造成。因为墓主头戴漆纚笼巾,内罩短耳屋形冠,口含玉蝉,又有铁刀、漆制式盘等物随葬,明显是一位有一定身份的官吏。木几有无可能就是他身前用来处理文书和书写的几案呢?

图28 武威磨嘴子62号汉墓出土木几,高26、长117、宽19厘米

3.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西汉墓曾出土一件彩绘黑漆几,长81.3、宽15.7、高39厘米(图29.1)。考古报告谓遣策简所记“坐案一”,“当指此器”。[227]这件几高达39厘米,同墓所出T形器(编号168:108),高15厘米(图29.2)[228],正可配合使用者跪坐于几前时,置T形器于臀下和双脚间使用(图30.1—2、31、32)。

图29.1 凤凰山168号汉墓出土彩绘黑漆几,高39、长81.3、宽15.7厘米

图29.2 凤凰山168号汉墓出土168:108号T形器

图30.1—2 长沙望城坡西汉渔阳墓出土T形器及结构图

图31 T形器使用示意图,作者据四川汉画像砖改绘(www.xing528.com)

图32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T形器,马怡提供[229]

4.1984年江苏扬州仪征胥浦出土101号西汉末期墓,墓中有著名的先令券书简,也有木俎、木几。[230]木几已残,几面有花纹,两端各有一排4个长方形卯眼,几腿曲折,两端置榫。几面长95、宽15、厚3、通高30厘米(图33)。这一件宽仅15厘米,高度达30厘米,值得注意。如果盘或跪坐时,20余至30余厘米约为坐者腰腹的高度,适合于手肘凭依其上。[231]

图33 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出土残木几,高30、长95、宽15厘米

5.1988年在河南淮阳北关发掘到规模宏大的多室砖石墓,墓主可能是东汉中晚期的安寿亭侯刘崇。[232]墓中出土一件保存完整的雕纹曲足石几,长61、宽19.5、高34厘米(图34.1—2)。这一件几面有弧度,看来比较像凭几,但高度仍值得参考。

图34.1—2 淮阳北关1号汉墓出土石几,高34、长61、宽19.5厘米

图35 巢湖放王岗1号西汉墓出土漆几,高45.2、长156、宽46厘米

6.1996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巢湖市东郊放王岗清理了一座大型西汉竖穴土坑木椁墓,出土器物极为丰富。其中精美兽纹漆案达8件,高不过9至18厘米。但在外椁南边厢另出土了一件原已散架,髹黑漆,素面无纹,由面板、足和底板构成的几(图35)。面板由三片木板组成,长156厘米,宽46厘米,厚2厘米,底板大小相若、唯宽仅38厘米,足通高达45.2厘米。[233]7.1991至199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徽天长市天长镇祝涧村北共抢救发掘和清理了27座自战国晚期至西汉末的墓葬。[234]其中多座墓出土了大致完整或残缺的漆案,较完整的见于1号墓,M1:296漆案残高21、长65.5、宽42.8、足高18.2厘米。M1:297漆案通高22.2、长58.2、宽41、足高18.2厘米(图36.1—4,彩图九十七—九十八)。其他如1号和12号墓还出土了较高的几案三连或四连支足(原书彩版三五、三六),原几案高度应也在20厘米左右。

图36.1—4 M1:296(左),M1:297(右),线描及彩图,取自《天长三角圩墓地》,图三一、三二、彩版二九

8.最后还必须介绍一件湖南马王堆西汉三号墓出土的同时具有长短足的龙纹漆几(图37.1—2,彩图九十九—一百)。此几面长140余厘米,宽30余厘米,有栅栏式固定短足,也有可用木梢收放的长足,短足长16厘米,长足长40.5厘米,据研究或即遣策简277所说的“漆画木变机(几)一”。[235]此几可随需要而变化高矮,清楚证明一几可多用,古人一点也不死板。[236]以上八例10件几案,最矮者约22厘米,最高者45厘米,平均高约31—32厘米。这样约及腰腹的高度既适合凭依休憩,也十分适合手肘凭靠而书写。南井里彩箧冢和巢湖放王岗汉墓出土的几案,不但高,还特别宽大,实不像所谓的凭几或仅供放置物品。南井里者在案面和周边甚至有牍、砚等,说它们是书案,似乎更为合适。

图37.1 龙纹长短足漆几,长足40.5厘米,短足16厘米,2018年7月28日邢本宁摄于湖南省博物馆

图37.2 漆几复原图,《中国考古文物之美》8,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