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江堰工程:打造天府之国

都江堰工程:打造天府之国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一个目标就是楚国的汉中。河流一路奔腾于高山峻岭之间,河出湔山嘴进入成都平原之滨,河面骤然开阔,河床坡降变缓,水位骤降,水流散慢,散流难于收归利用,慢流则淤积严重,水位低落难于提高,不存在引水工程之条件。李冰遂于公元前270年向秦昭王提出都江堰工程查勘报告。秦昭王批准此案,并出兵十万,支持李冰兴建都江堰工程。

都江堰工程:打造天府之国

秦国不论哪一代君主在位,都继承和发扬富国强兵,不断向外扩大疆土的核心思想。历史的发展,已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强盛之国,自然萌生东向出征,逐鹿中原的雄心。在秦惠王主持下,秦国君臣进行了一场出征大辩论,辩论中涉及周边小国对秦国的对抗能力,又以古蜀国的威胁力为论点。战国末期的古蜀国(今成都)平原沃土,农业发展到相当水平,算得上一个国力富强的小国。针对这一小蜀国,大将司马错向秦惠王提出建议:“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国名,今重庆)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认为这建议很好,决定采用。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大将司马错出征蜀国,灭蜀后改蜀国为蜀郡,接着,司马错挥师南下,又吞并巴国。下一个目标就是楚国汉中。策略上注意到楚国与齐国是友好盟邦,不能直接攻打,先采用送地劝楚与齐断交,孤立楚国,使楚国在孤立无援状态下再攻而取之。果然,汉中这块楚地又落入秦国手中。从此,汉中与巴、蜀连成一片,并入秦国版图。

公元前280年,司马错奉命继续攻打楚国,发陇西之兵,从岷江上游顺流进入长江,南下攻楚,大败楚军。楚国被迫割让上庸(今湖北房县西北)以期延缓秦军攻势,求得暂时安宁。而秦军因岷江航运遥远,粮草兵马补给困难,在今涪陵一带陷入困境,军事难以推进,也只有处于停滞状态,以休劳师远征之困,灭楚末取得成功而暂时告终。(www.xing528.com)

公元前256年,秦昭王吸取攻楚失败的经验教训,在水道运兵供粮方面,又受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年为北上与齐国争战,开凿联系长江与淮水的运河,即后人称“邗沟工程”的启发,设想把岷江改一汊道,使之直通蜀(成都)而南入长江,这样可使岷江上游制造的战船直驶入蜀,运载在蜀训练的巴蜀兵马和蜀郡的粮草,顺水驶入长江,避免沿岷江的长途绕航和兵粮装载之难,代之以一条完整快捷的战争补给线,缩短军需补给距离,等于把富饶的后方前移至蜀,有力地支援前方的战争,并令当时的蜀守(蜀郡行政长官李冰实施这一计划。

李冰接到秦昭王的命令之后,随即实地查勘岷江改一汉道入蜀的可行性。岷江以“岷山导江”(《禹贡》)而得名(又称汶江,导江,导江音转都江),是长江的一条主要支流,水量丰沛。河流一路奔腾于高山峻岭之间,河出湔山嘴进入成都平原之滨,河面骤然开阔,河床坡降变缓,水位骤降,水流散慢,散流难于收归利用,慢流则淤积严重,水位低落难于提高,不存在引水工程之条件。但古蜀国开明王朝期间,曾于湔山嘴旁建一引岷江水灌溉蜀郡之渠,渠绕山嘴而流向成都平原,古称湃水渠(蜀汉时曾对此渠进行维修,又称阿斗河)。引水口位于洪流顶冲之处,常为洪流冲缺。在李冰的心目中得到这样的启示:被洪流冲毁,是因不顺应河水之自然流态所致,若要工程安全运行就要“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才能安然无恙。李冰是蜀守,他熟知成都平原的地形水系,扇形伸展的平原顶部,有天然的郫江流至成都府河,检江流至成都南河(又称锦江),两河在成都东南角汇合后南流至彭山县汇入岷江下长江。郡内二江与上游岷江只有一个湔山之隔(湔山后改称玉垒山),如在上游岷江适当位置开凿一条引水渠,将原有的自然河道连接起来即“穿二江”,江渠“天人合一”,自是水到渠成。从岷江入蜀的航道成功了,整个成都平原也同时得到灌溉用水,顺应自然,统筹兼顾,达到军农两利之目的。李冰遂于公元前270年向秦昭王提出都江堰工程(秦汉时期的工程名称已不详,宋代才称都江堰)查勘报告。报告中的分项工程主要有:壅江作堋、溢洪排沙堰、宝瓶口、人字堤。秦昭王批准此案,并出兵十万,支持李冰兴建都江堰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