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江堰:天府文化的杰作

都江堰:天府文化的杰作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蜀都赋》刘逵注:“李冰于渝山下造大堋以壅江水,分散其流,溉灌平地。”洪水季节,水量过大,灌口难遏制多余的水进入,将造成平原水患。这样,李冰建都江堰渠首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工程,修灌区渠干河流及灌溉网络,设立岁修制度及相应办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是为“集大成”也。

都江堰:天府文化的杰作

蜀守李冰的贡献在于以下三方面:

1.修都江堰

司马迁史记·河渠书》:“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以行舟,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凿离碓”,即开宝瓶口,也称灌口,令山体分离出来部分,即称离堆。

宝瓶口比岷江正流水平位置高出7米左右,岷水要流入灌口,须抬高水位。晋人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冰乃壅江作堋。”即修堤堰塞堵江水。《蜀都赋》刘逵注:“李冰于渝山下造大堋以壅江水,分散其流,溉灌平地。”即以竹笼装石造金刚堤壅堵江水,在堤之鱼嘴处分流成内外江,迫使内江水入宝瓶口。

从岷江分流的内江水,带来大量碎石流沙,易淤塞河床。洪水季节,水量过大,灌口难遏制多余的水进入,将造成平原水患。李冰在内江近灌口弯道处,设飞沙堰,以排沙泄洪到外江。据四川水利部门测算,每年平均从上游带来的泥沙为845万吨。洪水季节,外江主流输走其百分之六七十的泥沙量,余下的进入内江,大部分经飞沙堰排出到外江,少量进灌口入成都平原,已不足为患。

这样,金刚堤鱼嘴分水、飞沙堰排沙泄洪、宝瓶口引水构成都江堰的三大整体系统工程

2.修干渠灌溉网络

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其一为柏条河,古称郫江,下游分流出府河入成都。其二是走马河,古称“捡(检)江”,下游即清水河——南河入成都。另外,李冰“穿羊摩江灌江西”,即沙沟河,古名“石牛堰”,在外江灌溉干渠漏沙堰闸进水。通笮道文井江(今蒙溪及西河灌渠),修蓄水陂池(今双流县山丘地区的塘堰灌溉),导洛通山(今什邡县一带灌渠),引绵洛水(今沱江上游小型引水工程),开稻田(搞农田基本建设)等。

3.都江堰岁修(www.xing528.com)

二王庙三官殿有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知县王梦庚所书石刻“深淘滩,低作堰”治水诀六字。同处还有清光绪丙午(公元1906年)春成都知府文焕所书《三字经》石刻:“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留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暵。水画符,铁桩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勿擅变。”这些都江堰的“岁修”经验要诀,后人是“遵旧制”。这些“旧制”建于何时?何人制定?已无从考。或许是2000多年来,先贤们治理都江堰经验的集体总结。但开创都江大堰的先导李冰无疑是这些“旧制”的发端者。

岷江水洪,挟带沙石量巨大,河道极易淤积。都江堰必须每年年于冬春枯水季节“岁修”,清淤泥,修堤堰,才能兴利除害。

“岁修”办法举例如下:

“深淘滩”“铁桩见”:指内江河道深淘去淤积沙石。传说李冰曾埋下石马,后人又埋铁板作为深淘见底的标志,此即“铁桩见”。

“水画符”,宝瓶口右侧岸石壁刻水则,是判断内江水情涨落的标识,以注意调控水量,防止灾害发生。《华阳国志》载:李冰“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以江水淹没石人的部位来判断水量大小。宋代始于离堆之址刻水则,水及6则,流始足用;过则从侍郎堤减水泄归于江。元代增至11划,清代随灌区面积增加,水则升至22划。

这样,李冰建都江堰渠首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工程,修灌区渠干河流及灌溉网络,设立岁修制度及相应办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是为“集大成”也。

是以《华阳国志》云:“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