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中的实与虚,中国画中的空白表现方式

艺术中的实与虚,中国画中的空白表现方式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实轻虚,是一大通病。欣赏者能够通过这瞬间之“实”,体味、咀嚼事件的前因后果,领悟艺术家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中国画中有一种重要的以虚为实的表现方法叫“空白”。“计白当黑”中的“白”已非空白,而是画家从整体构思的高度,将“虚”与“实”有意识地运用于艺术表现的结果。

艺术中的实与虚,中国画中的空白表现方式

1.治印

治印,以着字处为实体,以其配字、偏旁、点画间的空隙为虚处。其一,治印讲究虚实的对立、调和、生发;其二,既要讲字画线条、偏旁实体的安排,又要注重于字画线条分割出的所有空间(诸如形态、部位、大小等)的安排;其三,既要讲究空间大分割块的虚实顾盼,又要讲究包括每个小分割空间的虚实顾盼。虚实之说,体现在线条处理上就是断而气连、晦而透明,这类有虚实的线条粗细有主次、节奏有轻重、表里有起伏,钤于平面纸上能产生出浮雕般的立体感、层次感。此外,一印刻就,在钤盖时要注意虚实的运用。初学钤印如同治印,只关注于文字实体,而忽视空间虚部。重实轻虚,是一大通病。其实,钤印时也应该实中见虚,如果唯恐印面不清晰,印泥丰而湿,用力实且重,则事与愿违,钤出的印蜕势必会“逃掉”许多迷蒙空灵、可资玩味的东西。

2.书法

王羲之的《兰亭序》中18个“之”字写法各异,虚虚实实,表现出王羲之飘逸洒脱的精神风度。

3.建筑

天坛是皇家的祭祀场所。天坛面对着虚空的天穹,似乎能感受帝王一统天下的气魄。亭子本身并不是画,但与广阔的天地共同融为一幅大画。

4.绘画

(1)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绘画表现为画面上一匹骏马在前行,有一只蝴蝶在围着马蹄翻飞,画中只有少量的野花。(www.xing528.com)

(2)宋徽宗赵佶是一位擅长花鸟画的皇帝。在他当政的时候,曾将绘画列入科举考试,优胜者可进入“翰林图画院”任职。当时画院的考试很有意思,大多以前人的诗句为题,进行命题作画。有一次,画院用“竹锁桥边卖酒家”作为考题,让画家们作画。当时许多应试者都集中心思考虑如何重点表现酒家,所以大多以小溪、木桥和竹林作陪衬,画面上应有尽有,样样摆出。然而,画家李唐则不然。他独出机杼,在画面上巧妙地画出一弯清清的流水,一座小桥横架于水上,桥畔岸边,在一抹青翠的竹林中斜挑出一幅酒帘迎风招展。李唐这幅画虽然并未画出酒家,但他把酒家深藏在竹林之中,深得诗句中“竹锁”的意趣。结果,李唐得了第一名。清代沈宗骞评论李唐的画法是“露其要处而隐其全”,赞扬他是画中的高手。

(3)一幅迎风招展的酒帘可以引导欣赏者想象虚隐在竹林背后的酒家,一个挑水的老和尚能够启发欣赏者联想到隐藏在深山中香火缭绕的古寺。一个优秀的画家,深深懂得什么要“藏”、什么应“露”;什么该尽力描画、什么应留给欣赏者去想象。中国画中常有借一萌芽而绘春光似海、画一叶落而写秋意如杀、露一爪以示云海神龙、流片霞以呈天宇空阔,这种以不全求全,能把广袤的现实内容压缩在有限的画幅之中,既可扩大艺术的容量,又能使意境显得更加深远。因此,画家在尺幅之间,既可以表现峰峦出没、溪桥渔浦,也可以描画江天归帆,风雨烟岚。大千世界,尽收画家笔下。

(4)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描绘了耶稣说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后,那一瞬间餐桌上十二个门徒各自的反应;德拉克洛瓦的《愤怒的美狄亚》刻画了美狄亚为了向另有所爱的丈夫伊阿宋报复,忍痛杀死自己的两个孩子前那一瞬间;列宾的《伊凡雷帝杀子》则表现了暴戾的伊凡雷帝一怒之下用权杖打死了与自己争吵的儿子后,那惊恐万状的一瞬间……这种种的“一瞬间”之所以具有极大的时间张力,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就是因为在这一瞬间之“实”里,蕴含着无穷的“虚”。欣赏者能够通过这瞬间之“实”,体味、咀嚼事件的前因后果,领悟艺术家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5)中国画中有一种重要的以虚为实的表现方法叫“空白”。所谓“空白”,就是在画中留下素白之纸,以无形当有形,给欣赏者留出想象力自由驰骋的余地。八大山人朱耷画鱼不画水,白石老人画虾不画水,这水虽被藏了,在画面上留下空白,但欣赏者仍然能够通过鱼虾的活泼动态感受那满纸的水。有“独步画院”之誉的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他画山常只画山之一角;画水也只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只上独坐垂钓的渔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情,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漠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计白当黑”中的“白”已非空白,而是画家从整体构思的高度,将“虚”与“实”有意识地运用于艺术表现的结果。

5.戏曲舞蹈

戏曲中“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常见的。演员通过极少的道具营造出极丰富的意境,给人极大的空间感。比如舞台上老船翁的一支浆和摇曳的舞姿能让人感受到荡漾起伏的江水;站在荷花筐里的演员通过摇动的腰肢和左右晃动的手臂,给人以荷花随风摇摆的美感。

中国传统戏曲由于受“虚实相生”写意美学的影响,在舞台中使用了大部分虚幻的表现方式,如挥鞭马就走、摇桨便行舟、抬手门自开、提腿进门来。同时给予戏曲虚幻的舞台空间,让戏曲具备轻盈灵动的舞台表现环境。如“一圈圆场万里路,两排跟头万重山。三声更鼓四时过,六句唱腔一夜天”;四个龙套代表雄狮百万;四个靠旗代表队列里面有很多军旗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