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蝴蝶保护与研究,填补中国昆虫学空白

蝴蝶保护与研究,填补中国昆虫学空白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蝴蝶,是昆虫世界的佼佼者。黑脉金斑蝶的减少,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政府已投巨资用于蝴蝶保护,首先是从保护蝴蝶栖息的树木开始。这一对金斑喙凤蝶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昆虫学研究的一块空白。金斑喙凤蝶是国宝级的珍稀蝴蝶对这些珍稀濒危蝶类实施有效的保护,迫在眉睫。在我国四川的峨眉山,有一个蝴蝶种群变化的典型事例。对蝴蝶形成威胁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非法捕获和贸易。

蝴蝶保护与研究,填补中国昆虫学空白

蝴蝶,是昆虫世界的佼佼者。它美丽的身姿,飞舞在万花丛中,为春光增色,使大自然生辉。

化蝶”,在中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永远与蝴蝶相联结,它承载着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一条令人惧怕的毛毛虫,蜕变为一只五彩缤纷的蝴蝶,是大自然的神奇,是生命的奇迹。

蝴蝶与蛾看起来有些相似,彼此之间亲缘关系也不远,都属于鳞翅目昆虫,但如果仔细分辨,相互之间的差别并不难看出。

从生活习性来看,蝴蝶白天活动,蛾一般是夜间飞舞;蝴蝶色泽艳丽,翅上的图案醒目而清晰,光泽耀眼,蛾则多数没有鲜艳的色彩;二者最容易区别的是,在静息时蝴蝶的双翅直立与背垂直,而蛾的双翅则是平面展开或下垂。

蝗虫集群迁移带来的是灾难,而蝴蝶如果集体行动,不仅是创造美景而且也创造奇迹。

在我国云南的大理,在苍山洱海之间,有著名的蝴蝶泉,每年春天,当百花开放的季节,成千上万只蝴蝶飞到泉边,举行一年一度的“集会”。不过这都已成为历史,最近若干年,已是只有泉水,蝴蝶却无影无踪。台湾盛产蝴蝶,高雄附近的蝴蝶谷和屏东县的蝴蝶谷,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世界闻名。

在美洲大陆,帝王蝶创造了蝴蝶迁飞的奇迹。帝王蝶又称黑脉金斑蝶,它的双翅展开可达8.9~10.2厘米,是一种大型蝶类。它们生活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而越冬却在美国南部和墨西哥,每年都要迁飞大约3000千米的距离。至今,科学家们仍在探索黑脉金斑蝶的迁徙之谜。它们为什么要选择在遥远的墨西哥越冬?这些脆弱美丽的小生命,依靠什么神奇的力量,来完成年复一年艰难的生命之旅?每年的迁飞并不是一代蝴蝶能够完成的,而是几代蝴蝶生命的接力棒,新一代黑脉金斑蝶是如何靠着遗传信息的作用,朝着父辈迁飞的方向前进,准确辨识那遥远的路程呢?许多问题在等着解答。

帝王蝶

黑脉金斑蝶的食物是一种叫做马利筋的有毒植物,这种植物广泛分布于北至加拿大、南至墨西哥的广大地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马利筋逐渐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向北美地区发展,黑脉金斑蝶也随之向北迁移。但是,北美寒冷的冬季让黑脉金斑蝶无法忍受,于是进化形成了长途跋涉飞向南方过冬的能力。到了秋季,当北方的马利筋枯黄时,大批的黑脉金斑蝶南下,回到遥远的墨西哥;当春季回归时,马利筋逐渐复苏,它们又重返北方。

黑脉金斑蝶

黑脉金斑蝶完成这样一次迁飞,需要3~4代的努力。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接力,这是生命奇迹中的奇迹。

几千万只黑脉金斑蝶从遥远的加拿大,飞到墨西哥中部的米却肯州,在当地的冷杉林中越冬。研究者曾注意到,一段时期中,由于冬季寒冷,越冬黑脉金斑蝶的数量减少得厉害。科学家用这种蝴蝶栖息占据的树林面积,计算它们的数量。在一个保护区中,曾经减少到仅仅占据了2.2公顷的树林,是最近14年来最低的。而在蝴蝶数量最多时的1996~1997年,它们曾占据了18公顷的林地。

黑脉金斑蝶的减少,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墨西哥的越冬地,除了天气寒冷的原因以外,非法砍伐树木,是导致蝴蝶数量大幅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已投巨资用于蝴蝶保护,首先是从保护蝴蝶栖息的树木开始。

全世界已知的蝴蝶约有17800种,我国已知有1200多种。我国的蝴蝶资源丰富,从西部高原到东部沿海,从海南雨林到北疆草原,到处都可看到彩蝶纷飞。

在我国众多的蝴蝶种类中,有几种是世界驰名的珍稀种类。金斑喙凤蝶,被视为世界上最珍贵的蝶类之一;二尾褐凤蝶被推崇为“梦幻中的蝴蝶”;多种绢蝶吸引着国外的蝴蝶爱好者,中华虎凤蝶在欧美被仍被视为珍品。

由于蝴蝶的非法贸易,诱导了少数人的非法捕捉,加上蝴蝶栖息地的破坏,致使不少稀有的蝴蝶种类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为了保护珍稀濒危蝶类,1985年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制定了《世界濒危凤蝶》红皮书,1990年我国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规定,列出了受威胁的蝴蝶种类。在此之前,已有5种蝴蝶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www.xing528.com)

金斑喙凤蝶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它翅展115毫米,体长31毫米,全身遍布绿油油的鳞粉,后翅中央镶嵌着两块光彩夺目的金黄色大斑块,尾突上拖着细长的飘带,显得雍容华贵,富丽美艳。

金斑喙凤蝶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和云南等地,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阔叶、针叶常绿林带,数量极为稀少,十分罕见。1980年之前,国内一直没有一枚金斑喙凤蝶标本可供科学研究和鉴赏。

70多年前,一位外国人从我国采集到了一只金斑喙凤蝶,标本保存在英国伦敦皇家自然博物馆,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标本。1984年,我国的专业人员终于在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捕获一只雄性金斑喙凤蝶。随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人员在整理以往采集的昆虫标本时,也从中发现了一只前几年采集到的金斑喙凤蝶标本,而且是一只雌的。这一对金斑喙凤蝶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昆虫学研究的一块空白。

金斑喙凤蝶这几年虽然在海南、井冈山等地不断有发现,但至今我们对于这种珍稀蝶类的幼虫形态、寄主植物和生态习性等,几乎一无所知。

金斑喙凤蝶是国宝级的珍稀蝴蝶

对这些珍稀濒危蝶类实施有效的保护,迫在眉睫。

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导致蝶类的寄主植物与蜜源植物减少,直接导致蝴蝶种群的减少或灭绝。欧洲有1/3的蝴蝶种类处于危险状态;在英国,蝴蝶已经成为最受威胁的动物类群,在过去的150年里,数量锐减了超过3/4,有4种已经灭绝;美国加利福尼亚沿岸的蝴蝶,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损失了1/3;在非洲,因热带雨林迅速减少,多种凤蝶已经消失。

在我国四川的峨眉山,有一个蝴蝶种群变化的典型事例。枯叶蛱蝶和美眼蛱蝶都是以马蓝为寄主植物,枯叶蛱蝶的成虫喜欢在阴暗的林地边缘生活,而美眼蛱蝶喜欢明亮的开阔地。由于森林破坏,大部分寄主植物已被美眼蛱蝶占据,枯叶蛱蝶种群急剧萎缩。

对蝴蝶形成威胁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非法捕获和贸易。最近几年,国内牵起了一股蝴蝶商品的热潮。特别是云南、四川、福建、浙江、北京、上海等地,买卖、收购和捕捉蝴蝶的人愈来愈多。云南大理的蝴蝶泉、西双版纳,售卖蝴蝶标本工艺品的商铺成行成市。在西双版纳的一些村寨,村民捕捉蝴蝶的热潮更是势不可挡,从6岁的小孩子到60多岁的老太太都拿着个网子捉蝴蝶。用云南一些蝴蝶收购商的话说,这叫“全民捕蝶”。而这些收购商则论斤计价,用麻袋一袋一袋地从村民手上贱价收购蝴蝶标本。

随着蝴蝶商品开发兴起,那些珍贵稀有的蝶种,特别是受到国家和国际保护的珍稀蝶种的命运就更加悲惨。前几年,曾发生过有名的“中华第一蝶案”,有6只金斑喙凤蝶险些走私出境。2003年,公安机关在兰州曾破获一起金斑喙凤蝶案,一只蝴蝶的交易价竟达到12万元!2008年,北京警方在一个经营蝴蝶标本的小店中,从400多只蝴蝶标本中,查获2只金斑喙凤蝶(国家一级保护)、88只双尾褐凤蝶(国家二级保护)、160只三尾褐凤蝶(国家二级保护)。在郑州,海关工作人员发现,有人分别向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通过寄航空信的形式走私蝴蝶。查获信封内装有26枚蝴蝶标本,经鉴定,这些标本中,有金裳凤蝶2枚、喙凤蝶24枚,均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物种,总价值可达34000多元。

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反正蝴蝶是农林害虫,它的生命也很短,不捕捉它也会很快死亡。事实上,任何一种野生动物首先要延续种群,对于短命的蝴蝶,尤其珍稀种类,种群数量少,繁殖能力弱,稍加人为的干扰,它就难以传宗接代。人为捕杀,造成其在没有交配前就死去,对于种群的繁衍是致命的。

南京中山植物园在20世纪80年代曾有丰富的蝶类,特别是南京地区的凤蝶和蛱蝶在那里几乎都能找到。可是有一年,植物园开发蝴蝶工艺品,仅雇用一人捕捉园中蝴蝶,经当年的两个季度捕捉,园内的凤蝶便不见了。自那以后,该园内即使是最普通的桔凤蝶和斐豹蛱蝶也变得稀有了。

由于蝴蝶在世界的一些地方数量很大,不仅成为观光旅游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且加工蝴蝶成为工艺品,直接进行蝴蝶贸易,是一个收入可观的产业。世界蝴蝶的贸易额是巨大的,每年可达1亿美元。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例,每年约有5亿只蝴蝶被制成工艺品,贸易额高达数千万美元。

印度尼西亚的雨蝶,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农民们只要养出漂亮的蝴蝶,出口商们就会登门收购,销路很旺、利润丰厚。在我国海南,五指山蝴蝶生态牧场初步建成。通过人工种植适于蝴蝶生活的寄主植物、蜜源植物和观赏性植物,培育凤蝶上万只,形成了蝴蝶观赏场所。在海口和三亚都建有蝴蝶谷,以招揽游人。

这种对蝴蝶所谓的“开发利用”仍令人不安。以获利为目的的人工饲养往往是对野生资源的掠夺,人工饲养将在短期之内击碎昆虫和植物之间脆弱的平衡。那么,保护珍稀蝶类或通常说的保护野生生物的目的何在?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是为保护已经受到威胁的物种呢,还是为了利用现代技术大量复制稀有物种以供人类消费?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将商品价值提出来,似乎若不能赚钱则一切关于保护的讨论便索然无味。如果以大规模饲养为目的,势必使之最终沦为人类的玩物,成为攫取经济利益的商品,这就完全违背生态伦理学和生物多样性伦理学的原则了。

如果我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便不会找不到保护的目的和方向。保护蝴蝶,最终目的应该是使蝴蝶,特别是使珍稀蝴蝶作为一种和人类具有同等生命价值和生存权利的物种,能自由地在它尚存的天然栖息地生存下去。它作为人类的朋友和邻居而存在,它的美学价值在自由生存状态下才得以充分体现。它与人类有共同利益,理应受到人类的关怀和爱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