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纤起步,攻关项目填补空白

化纤起步,攻关项目填补空白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芳纶1414课题项目,是国家的攻关项目,为我们高速发展合成纤维起到很大作用,我倡议这个攻关项目并实践参与其中。在我们团队的努力下,制造了几百公斤国产的芳纶1414,供我国国防工业上运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了发展国家化纤,翻阅了很多资料,同时国家花了很多外汇去买化纤生产技术包括装备来满足化纤发展的技术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发展化纤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包括机械、电器、自动化、测试等方面。

化纤起步,攻关项目填补空白

芳纶1414课题项目,是国家的攻关项目,为我们高速发展合成纤维起到很大作用,我倡议这个攻关项目并实践参与其中。在我们团队的努力下,制造了几百公斤国产的芳纶1414,供我国国防工业上运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填补了国内空白。一个人一生中能够有几件回忆出的比较有意义的事情呢?这个已经够满足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活在世上总要为大家做点事情、为国家有点贡献。至于这个贡献大还是小,只要你去努力,看你有没有为这些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我回想起来几十年来能为这个发挥自己小小的作用,完成了我当时学习化学纤维这个专业立志要为国家化纤事业做点事情的心愿,应该可以说是非常满意的。当然也正巧处于历史发展的这一阶段,我才能够有这么个机会参与到我们国家化学纤维发展的每个过程中,所以我是非常幸运的。

我们在发展化学纤维中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一个是当时我们国家发展化纤时还是人才缺乏,人才根本满足不了需要。我们国家还是有比较好的预见,在1954年就创办了化纤专业,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培养毕竟非常有限。我们当时一个班三十几个同学,两个班总共才六十多个人,这么大的国家要发展化纤工业怎么够?当然我们每一年都在招生,但是培养成才还有个过程,不能等到培养出来再去搞发展,来不及了。所以一定要在培养过程同时,先让部分人到岗位上去。国家非常重视,派了很多原来不是研究化纤的,而是接近化纤的化学工程、染色工程的这么些人才到国外像德国苏联当时化纤比较先进的国家去学习、实践,同时也派了很多学生去留学。另外,我们当时用专业接近化学的人才调到化纤工程来补充我们的人才不足。我记得1960年时为了大力发展化纤,在人才非常欠缺的情况下,从纺织厂、化学工厂招人到学校培养两年,随后再分配到各个化纤厂去来解决人才欠缺的问题。所以我们当时遇到的困难,国家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

第二个就是化学纤维技术的掌握还是非常欠缺的。我们化学界的很多老前辈基本上是从其他专业整合到化纤工业上来的。基本上都是找了外国的化纤资料自己学习消化,然后来考虑我们国家化纤如何发展。为了发展国家化纤,翻阅了很多资料,同时国家花了很多外汇去买化纤生产技术包括装备来满足化纤发展的技术问题。假设没这些技术的话,我们想大力发展、高速发展是不太可能的。

第三个问题是发展化纤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包括机械电器、自动化、测试等方面。但这些当时都没有,需要我们去引进。(www.xing528.com)

最后一个问题是国家发动大家自己创新、艰苦奋斗、钻研创造我们化纤其他配套设备的建设问题。特别化学纤维设备很多都从国外进口的,很多时候国外企业故意抬高价格,但是我们只能认了。引进以后我们就努力吸收消化,创新我们国产的有自己特色的化学纤维设备。

如果没有解决人才的问题、技术的发展、仪器的配套,我们的高速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国家做了最大的努力想尽各种方法来解决人才、技术、设备问题,所以战胜困难是很不容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