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梅戏经典剧目《三世缘》探微:18场满足三世姻缘

黄梅戏经典剧目《三世缘》探微:18场满足三世姻缘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世缘》,是《上天台》、《下天台》的续集,黄梅戏稀见剧目。《三世缘》全剧共分为山伯学道、英台学道、遭遇黑店、下山续缘、路郭训女、辞师访祝、天公作美、金榜题名、假传圣旨、赴京寻夫、错招驸马、督粮边关、梁祝重逢、姐妹相依、罗波反晋、凯旋回朝、洞房花烛、三世缘满18场。因二人有三世姻缘,尽管天各一方,仍然情深似海,期盼再续前缘,遂分途辞师下山。梁山伯辞师下山之后,为续三世姻缘,一路打听寻访祝英台。

黄梅戏经典剧目《三世缘》探微:18场满足三世姻缘

《三世缘》,是《上天台》、《下天台》的续集,黄梅戏稀见剧目。《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5集著录张敦友述录本。

《三世缘》全剧共分为山伯学道、英台学道、遭遇黑店、下山续缘、路郭训女、辞师访祝、天公作美、金榜题名、假传圣旨、赴京寻夫、错招驸马、督粮边关、梁祝重逢、姐妹相依、罗波反晋、凯旋回朝、洞房花烛、三世缘满18场。

主要人物有:梁山伯(武小生)、祝英台(武小旦)、梁金(正生)、梁王氏(正旦)、梁小姐(小旦)、梁公子(娃生)、丫鬟(小旦)、熊文通(花脸)、李子珍(小丑)、田文(武生)、路郭(老生)、梨山老母(老旦)、路丫鬟(小旦)、王氏(老旦)、披发祖师(正生)、路凤鸣(花旦)、北海王(花脸)、马方(花脸)、先行(丑)、番将(二人)、番兵(四人)、路凤章(小生)、王德顺(小生)、玉清(花旦)、宫女(四人)、皇帝(正生)、军师(正生)、太监(老生)、内侍(小生)、解粮官(丑)、晋将(二人)、晋兵(四人)、祝将(二人)、祝兵(四人)、罗波王(花脸)、武士(二人)、祝公远(老生)、祝安人(老旦)、吴氏(老旦)、人心(小旦)、导首(四人)、梁母(老旦)、四九(小丑)、傧相(小丑)。

梁山伯、祝英台殉情之后,相会于阴曹地府,被披发大师李洪、梨山老母救走,还魂复活,分别渡去仙山学道、习法,达炉火纯青,功成圆满。因二人有三世姻缘,尽管天各一方,仍然情深似海,期盼再续前缘,遂分途辞师下山。时梁山伯的叔叔梁金,奉圣命带领随行前往钱塘县上任,夫人、公子、小姐一起同往。途经白虎关红日西沉,梁金一行住进熊文通的饭店。原来这是一个黑店,店主熊文通结拜江湖强人李子珍为兄弟,勾结白虎关总兵田文,三人在此狼狈为奸。以开饭店为名,残害客商,夺人妻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梁金一行住进黑店,即惨遭毒手,被熊文通、李子珍杀害,劫走钱财。熊文通留下梁夫人和女儿,威逼作其妻妾,母女二人宁死不从,无奈将她俩暂押楼上。祝英台下山来到白虎关,也到熊文通的饭店投宿,熊见又来了一位美女,心中暗喜。刚刚坐定,楼上传来悲惨的哭声,祝英台遂向熊文通询问原由。熊谎称因店里缺柴少米,引起夫妻争吵,叫她不要理会。祝英台好心上楼相劝。交谈中梁夫人诉说了她一家的不幸遭遇,得知熊文通勾结李子珍、田文,在此为非作歹,残害百姓。祝英台怒不可遏,杀了熊文通、李子珍。田文闻讯,率官兵前来相助,亦成祝英台刀下之鬼。白虎关偶遇梁山伯的婶母,祝英台既高兴又悲伤,命守军将领将母女二人接到总兵衙门侍奉,自己奏请朝廷代守白虎关。

梁山伯辞师下山之后,为续三世姻缘,一路打听寻访祝英台。途中细雨纷纷,梁山伯避雨来到路郭家的墙脚下,与其女路凤鸣不期而遇。路郭原为朝中宰相,告老回乡闲居,膝下无子。路凤鸣是其独生女儿,聪明伶俐,尚未出阁,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她每日紧守闺门,巧绣花纹,攻读《五经》,要自选一位才貌双全的如意郞君。路凤鸣对梁山伯一见钟情,让父亲把梁山伯请到家中,会文对诗。两人借诗抒情,才情并茂,相互表达爱慕之心。梁山伯以“眼前鲜花我不采,先有婚约在前生”暗示自己有未婚前妻,路凤鸣则以“东君若有腾飞日,霞帔凤冠让给她”暗示自己愿作二房。路家见梁山伯才华出众,相貌堂堂,择其为婿。梁山伯以有前妻为名推辞,路家将其女以二房许之,他又借进京求取功名为由推迟婚期,路郭只好随其心愿

梁山伯上京应试,一路打听祝英台的下落,后在京考取头名状元,名扬天下。参师拜相时,宰相马方欲将其女许之,梁山伯不从,马方怀恨在心,寻机谋害于他。时北海平王反晋,马方奏明请皇上命新科状元梁山伯为平北大将军,率部出征平番。边廷对阵,梁山伯活捉北海平王,写下了依归进贡,照例朝王,誓不反晋的降表,平息了叛乱。马方见梁山伯征服了北海平王,写下了降表,不日将班师回朝。他怕阴谋败露,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谋害梁山伯。隐匿班师回朝圣旨不传,另冒书圣旨,要梁山伯征剿白虎关女妖。因粮草不足,梁山伯率部在离朝阳镇不远的地方扎营,修起本章,奏请皇上派人押解粮草前来白虎关。

梁山伯上京一年未归,杳无音信,路凤鸣整天牵肠挂肚,坐卧不宁,商量父亲要进京寻找梁山伯,还想应试求取功名,遭到父亲强烈反对。路凤鸣表示,不管父亲同意不同意,她去意已定。无奈之下,路郭喊来王氏,叫她出面训教女儿。王氏问明情况后,询问女儿打算如何进京,路凤鸣把女扮男妆的想法告诉父母,得到母亲的支持,叫堂弟、表兄随行,一起去京城赶考。路凤鸣改名路逢春,与堂弟路凤章、表兄王德顺同赴京城应试。凤鸣考中了状元,凤章、德顺考取了榜眼、探花。游街时正遇玉清公主抛彩球招驸马,凤鸣被选中,强她入宫。洞房花烛之夜,凤鸣和衣而卧,吟诗暗示自己是女人,得到了玉清公主的谅解。

马方又奏新科状元路逢春押解粮草到白虎关。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战场上重逢,吟诗明志。路逢春见此情大喜,亦吟诗暗示自己是路凤鸣,二美聚,夫妻逢。时马方暗通罗波大王反晋,梁山伯、祝英台并肩杀敌,生俘马方,凯旋而归。向圣上奏本,言马方通敌叛国,马方被斩首,梁、祝、路均受封赠。

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传说产生于晋朝,与《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为我国四大民间经典爱情传说,而其中梁祝传说无论其传播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大,还是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位居中国各类民间传说之首。千百年来,它以反抗封建礼教,崇尚爱情自由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结构,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梁祝传说和以梁祝传说为内容的其他艺术形式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梁祝传说不仅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朝鲜、越南、缅甸、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地区也广泛流传,并影响欧美,被誉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祝传说现存最早的文字资料,是宋代张津《亁道四明图经》所引初唐梁载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义妇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旧记谓二人少尝同学,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为女也。其朴质如此。”令人遗憾的是梁载言的记载过于简略,难以反映梁祝传说的本来面目。

晚唐张读所撰的《宣室志》较为详尽地记载了梁祝传说的基本情节,可见其大致轮廓:“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友,方知其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在张读的记载中已明白指出梁祝传说产生于东晋,文章末句云: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比之梁载言所撰的“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又更引进了一层,由此可知民间是相信实有其事的。因为梁载言和张读都是唐代人,他们记录的传说,至少早已流传在民间口头流传,才能引起文人注意,载于方志中。清乾隆年间增贡出身的翟灏所编的《通俗编》中有《梁山伯访友条》,引了张读这段文章。

梁祝传说现存较早、比较完整的资料,是清汪源泽修、闻性道纂康熙二十五年版《鄞县志》所载,宋代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诚撰的《义忠王庙记》:“神讳处仁,字山伯,姓梁氏,会稽人也。神母梦日贯怀,孕十二月,时东晋,穆帝永和壬子三月一日,分瑞而生。幼聪慧有奇,长就学,笃好坟典。尝从名师,过钱塘,道逢一子,容止端伟,负笈担簦。渡航相与坐而问曰:‘子为谁?’曰:‘姓祝,名贞,字信斋。’曰:‘奚自?’曰:‘上虞之乡。’曰:‘奚适?’曰:‘师氏在迩。’从容与之讨论旨奥,怡然自得。神乃曰:‘家山相连,予不敏,攀鱼附翼,望不为异。’于是乐然同往。肄业三年,祝思亲而先返。后二年,山伯亦归省。之上虞,访信斋,举无识者。一叟笑曰:‘我知之矣。善属文,其祝氏九娘英台乎?’踵门引见,诗酒而别。山伯怅然,始知其为女子也。退而慕其清白,告父母求姻,奈何已许城廊头马氏,弗克。神喟然叹曰:‘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也。’后简文帝举贤,郡以神应召,诏为令。婴疾弗瘳,嘱侍人曰:‘西清道源九陇墟为葬之地也。’瞑目而殂。宁康癸酉八月十六日辰时也。郡人不日为之茔焉。又明年乙亥暮春丙子,祝适马氏,乘流西来,波涛勃兴,舟航萦回莫进。骇问篙师。指曰:‘无他,乃山伯梁令之新冢,得非怪欤?’英台遂临冢奠,哀恸,地裂而埋葬焉。从者惊引其裙,风烈若云飞,至董溪西屿而坠之。马氏言官开椁,巨蛇护冢,不果。郡以事异闻于朝,丞相谢安奏请封义妇冢,勒石江左。”在这篇庙记中,保存了完整的传说情节,这些情节和现在流传于民间的梁祝传说,基本上差不多。而且在其中还明确记载了梁山伯的生卒年月和立庙时间,虽然并不能全信,但对于推断传说产生的时间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如记载可靠,“梁祝传说”当产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这20多年内,完全形成则在宋代到清末。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充实,才演绎出一个流传千古的经典传说。

梁祝传说发展到此,已基本成型,只是还没有“化蝶”的结尾。明天启年间冯梦龙纂辑的《古今小说》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基本上形成了女扮男装、同窗共学、托言嫁妹、楼台伤别、地裂同穴、殉情化蝶等情节,描述了明中叶以后梁祝传说的大致轮廓:“又有个女子,叫做祝英台,常州义兴人氏,自小通书好学,闻余杭文风最盛,欲往游学。其哥嫂止之曰:‘古者男女七岁不同席,不共食,你今一十六岁,却出外游学,男女不分,岂不笑话!’英台道:‘奴家自有良策。’乃裹巾束带,扮作男子模样,走到哥嫂面前,哥嫂亦不能辨认。英台临行时,正是夏初天气,榴花盛开,乃手摘一枝,插于花台之上,对天祷告道:‘奴家祝英台出外游学,若完名全节,此枝生根长叶,年年花发;若有不肖之事,玷辱门风,此枝枯萎。’祷毕出门,自称祝九舍人。遇个朋友,是个苏州人氏,叫做梁山伯,与他同馆读书,甚相爱重,结为兄弟,日则同食,夜则同卧。如此三年,英台衣不解带,山伯屡次疑惑盘问,都被英台将言语支吾过了。读了三年书,学问成就,相别回家,约梁山伯二个月内,可来见访。英台归时,仍是初夏,那花台上所插榴枝,花叶并茂,哥嫂方信了。同乡三十里外,有个安乐村,那村中有个马氏,大富之家。闻得祝九娘贤惠,寻媒与他哥哥议亲。哥哥一口许下,纳彩问名都过了,约定来年二月娶亲。原来英台有心于山伯,要等他来访时,露其机括。谁知山伯有事,稽迟在家。英台只恐哥嫂疑心,不敢推阻。山伯直到十月,方才动身,过了六个月了。到得祝家庄,问祝九舍人时,庄客说道:‘本庄只有祝九娘,并没有祝九舍人。’山伯心疑,传了名刺进去。只见丫鬟出来,请梁兄到中堂相见。山伯走进中堂,那祝英台红妆翠袖,别是一般妆束了。山伯大惊,方知假扮男子,自愧愚鲁,不能辨识。寒温已罢,便谈及婚姻之事。英台将哥嫂做主,已许马氏为辞。山伯自恨来迟,懊悔不迭。分别回去,遂成相思之病,奄奄不起,至岁底身亡,嘱咐父母,可葬我于安乐村路口。父母依言葬之。明年,英台出嫁马家,行至安乐村路口,忽然狂风四起,天昏地暗,舆人都不能行。英台举眼观看,但见梁山伯飘然而来,说道:‘吾为思贤妹,一病而亡,今葬于此地,贤妹不忘旧谊,可出轿一顾。’英台果然走出轿来,忽然一声响亮,地下裂开丈余,英台从裂中跳下。众人扯其衣服,如蝉蜕一般,其衣片片而飞。顷刻天清地明,那地裂处,只如一线之细。歇轿处,正是梁山伯坟墓。乃知生为兄弟,死作夫妻。再看那飞的衣服碎片,变成两般花蝴蝶,传说是二人精灵所化,红者为梁山伯,黑者为祝英台。其种到处有之,至今犹呼其名为梁山伯、祝英台也。后人有诗赞云:‘三载书帏共起眠,活姻缘作死姻缘。非关山伯无分晓,还是英台志节坚。’”

此后比较重要的文献记载还有清道光岁贡邵金彪所撰的《祝英台小传》,出现了化蝶的结局,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爱情故事:“祝英台,小字九娘,上虞富家女。生无兄弟,才貌双绝。父母欲为择偶,英台曰:‘儿出外求学,得贤士事之耳。’因易男装,改称九官。遇会稽梁山伯亦游学,遂与偕至宜兴善权寺之碧鲜岩,筑庵读书,同居同宿。三年,而梁不知为女子。临别梁,约曰:‘某月日可相访,将告母,以妹妻君。’实则以身许之也。梁家贫,羞涩畏行,遂至衍期。父母以英台字马氏子。后梁为鄞令,过祝家询九官。家童曰:‘吾家但有九娘,无九官。’梁惊语,以同学之谊乞一见。英台罗扇遮面,出身一揖而已。梁悔念而卒,遗言葬清道山下。明年,英台将归马氏,命舟子迂道过其处。至则风涛大作,舟遂停泊。英台乃造梁墓前,失声恸哭,地忽开裂,坠入茔中。绣裙绮襦,化蝶飞去。丞相谢安闻其事于朝,请封为义妇冢,此东晋永和时事也。齐和帝时,梁复显灵异,助战有功,有司为立庙于鄞,合祀梁祝。其读书宅称碧鲜庵。齐建元间,改为善权寺。今寺后有石刻,大书‘祝英台读书处’。寺前里许,村名祝陵。山中杜鹃花发时,辄有大蝶双飞不散,俗传是两人之精魂。今称大彩蝶尚谓‘祝英台’云。”虽然“化蝶”的情节,在宋代薛季宣的诗中已有“蝶舞凝山魄,花开想玉颜”之句,但到这时才结合地方环境,有机地组成生动的结尾,从而将梁祝传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梁祝传说取材于现实生活,又有传奇色彩,悲剧的结局与理想化的结尾达到和谐的统一。它揭露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罪恶,歌颂了纯洁自由的爱情。梁祝故事从女扮男装开始,到后来的反封建主题,是一个重要发展。传说中的反封建思想日益强烈,因而更加受到人民的喜爱。(www.xing528.com)

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创作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曾考证宋代至清代涉及梁祝传说的地方志资料有:宋王象之撰《四明志》、宋罗浚撰《四明志》、元袁桷撰《四明志》、明黄润玉撰《宁波府简要志》、明张时彻撰《宁波府志》、明陆应阳撰《宁波府志》、清康熙版闻性道撰《鄞县志》、清雍正版万经撰《宁波府志》、清乾隆版钱大昕撰《鄞县志》、清咸丰版周道遵撰《鄞县志》、清光绪版徐时栋撰《鄞县志》。除张恨水考证的以上方志资料外,还有清光绪版吴景墙撰《宜兴荆溪县新志》、清《清水县志》、清吴骞撰《桃溪客语》等方志资料,因其内容大同小异,不一一摘录。

梁祝文化千姿百态,百花齐放。它既有丰富多彩的各种传说,特色纷呈的歌谣,还有曲调各异的戏曲、美妙动听的曲艺。可以说,梁祝文化占领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剧种、曲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路工所编的《梁祝故事说唱集》,提及有关梁祝传说的文学作品有:《牡丹记》、《两蝶诗》、《同窗记》、《还魂记》、《访友记》、《罗江怨》、《梁山伯歌》、《梁山伯》、《新编金蝴蝶传》、《新编东调大双蝴蝶》、《柳荫记》、《新刻梁山伯祝英台夫妇攻书还魂记》、《新刊梁祝奇缘全部》、《新造山伯英台全歌》、《山伯英台游十八地狱全歌》、《新刻祝英台全本》等共四十七种。其中只有一种是《梁山伯宝卷》,路工注明:“该书系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1924年出版)。此宝卷恐是清代出品。”据华中师范大学统计,目前全国的梁祝传说脚本共计97篇,其中,浙江省有46篇,仅宁波一带就有18篇。[6]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戏曲剧本,事见《梁山伯宝卷》、《华山畿》乐府及《访友记》、《同窗记》传奇,又名《双蝴蝶》。越剧、川剧、滇剧、徽剧、沪剧、吕剧、赣剧、睦剧、秦腔、琼剧、粤剧、闽剧、豫剧、晋剧、淮剧、楚剧、京剧、黄梅戏等数十个戏曲剧种都搬演过这一经典的爱情名剧,几乎所有的大小剧种都有该剧的整本或折子戏传世,其中以越剧的《梁祝》和川剧的《柳荫记》最为知名,京剧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时期推出。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电影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1945年,袁雪芬与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1951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重排该剧,增尾“化蝶”,剧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执笔,黄沙导演,陈捷、薛岩音乐整理,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吕瑞英等主演。该剧于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一等奖、音乐作曲奖、舞美设计奖,主演范瑞娟、傅全香获演员一等奖、张桂凤获演员二等奖、吕瑞英获演员三等奖。1953年,该剧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由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川剧《柳荫记》也于1952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荣获剧本奖,陈书舫获演员一等奖,袁玉昆和刘成基获演员二等奖。京剧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马彦祥根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和程砚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传最广。《柳荫记》由王瑶卿设计唱腔,杜近芳、叶盛兰在1953年首演。1954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参考其他剧种的相关剧目编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剧《英台抗婚》,此剧是程砚秋解放后编演的唯一一部大戏,也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李世济曾在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时上演过此剧。

1993年,黄梅戏折子戏《英台别友》、《山伯访友》,由金芝编剧,孙怀仁导演,马兰、黄新德主演,红遍大江南北。1994年,黄梅戏《梁祝》全本创作完成,马兰、黄新德携该剧应邀赴台湾演出,再次受到台湾同胞的热捧。2010年,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以金芝编剧的《梁祝》剧本为基础,特邀15年前曾执导该剧的著名导演孙怀仁加盟,该院优秀青年黄梅戏演员程丞、曹祝来担纲主角,在唱词、配曲、舞美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将这部经典再度搬上黄梅戏舞台。

黄梅戏传统剧目《柳荫记》、《上天台》,源于黄梅叙事山歌《梁祝》。楚剧名《东楼会》、《梁山伯访友》、《梁山伯送友》,东路子花鼓戏、随州花鼓戏、豫南花鼓戏、荆州花鼓戏、鄂东、抚州采茶戏名《梁祝姻缘》,襄阳花鼓戏、郧阳花鼓戏名《山伯访友》,三角戏、庐剧、宁都采茶戏名《梁山伯与祝英台》,鄂南采茶戏名《红绫记》;南昌采茶戏名《同窗记》;武宁采茶戏名《还魂记》,九江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名《上天台》、《下天台》。

晚唐张读所撰的《宣室志》较为详尽地记载了梁祝传说的基本情节,可见其大致轮廓:“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友,方知其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在张读的记载中已明白指出梁祝传说产生于东晋,文章末句云: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比之梁载言所撰的“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又更引进了一层,由此可知民间是相信实有其事的。因为梁载言和张读都是唐代人,他们记录的传说,至少早已流传在民间口头流传,才能引起文人注意,载于方志中。清乾隆年间增贡出身的翟灏所编的《通俗编》中有《梁山伯访友条》,引了张读这段文章。

梁祝传说现存较早、比较完整的资料,是清汪源泽修、闻性道纂康熙二十五年版《鄞县志》所载,宋代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诚撰的《义忠王庙记》:“神讳处仁,字山伯,姓梁氏,会稽人也。神母梦日贯怀,孕十二月,时东晋,穆帝永和壬子三月一日,分瑞而生。幼聪慧有奇,长就学,笃好坟典。尝从名师,过钱塘,道逢一子,容止端伟,负笈担簦。渡航相与坐而问曰:‘子为谁?’曰:‘姓祝,名贞,字信斋。’曰:‘奚自?’曰:‘上虞之乡。’曰:‘奚适?’曰:‘师氏在迩。’从容与之讨论旨奥,怡然自得。神乃曰:‘家山相连,予不敏,攀鱼附翼,望不为异。’于是乐然同往。肄业三年,祝思亲而先返。后二年,山伯亦归省。之上虞,访信斋,举无识者。一叟笑曰:‘我知之矣。善属文,其祝氏九娘英台乎?’踵门引见,诗酒而别。山伯怅然,始知其为女子也。退而慕其清白,告父母求姻,奈何已许城廊头马氏,弗克。神喟然叹曰:‘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也。’后简文帝举贤,郡以神应召,诏为令。婴疾弗瘳,嘱侍人曰:‘西清道源九陇墟为葬之地也。’瞑目而殂。宁康癸酉八月十六日辰时也。郡人不日为之茔焉。又明年乙亥暮春丙子,祝适马氏,乘流西来,波涛勃兴,舟航萦回莫进。骇问篙师。指曰:‘无他,乃山伯梁令之新冢,得非怪欤?’英台遂临冢奠,哀恸,地裂而埋葬焉。从者惊引其裙,风烈若云飞,至董溪西屿而坠之。马氏言官开椁,巨蛇护冢,不果。郡以事异闻于朝,丞相谢安奏请封义妇冢,勒石江左。”在这篇庙记中,保存了完整的传说情节,这些情节和现在流传于民间的梁祝传说,基本上差不多。而且在其中还明确记载了梁山伯的生卒年月和立庙时间,虽然并不能全信,但对于推断传说产生的时间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如记载可靠,“梁祝传说”当产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这20多年内,完全形成则在宋代到清末。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充实,才演绎出一个流传千古的经典传说。

梁祝传说发展到此,已基本成型,只是还没有“化蝶”的结尾。明天启年间冯梦龙纂辑的《古今小说》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基本上形成了女扮男装、同窗共学、托言嫁妹、楼台伤别、地裂同穴、殉情化蝶等情节,描述了明中叶以后梁祝传说的大致轮廓:“又有个女子,叫做祝英台,常州义兴人氏,自小通书好学,闻余杭文风最盛,欲往游学。其哥嫂止之曰:‘古者男女七岁不同席,不共食,你今一十六岁,却出外游学,男女不分,岂不笑话!’英台道:‘奴家自有良策。’乃裹巾束带,扮作男子模样,走到哥嫂面前,哥嫂亦不能辨认。英台临行时,正是夏初天气,榴花盛开,乃手摘一枝,插于花台之上,对天祷告道:‘奴家祝英台出外游学,若完名全节,此枝生根长叶,年年花发;若有不肖之事,玷辱门风,此枝枯萎。’祷毕出门,自称祝九舍人。遇个朋友,是个苏州人氏,叫做梁山伯,与他同馆读书,甚相爱重,结为兄弟,日则同食,夜则同卧。如此三年,英台衣不解带,山伯屡次疑惑盘问,都被英台将言语支吾过了。读了三年书,学问成就,相别回家,约梁山伯二个月内,可来见访。英台归时,仍是初夏,那花台上所插榴枝,花叶并茂,哥嫂方信了。同乡三十里外,有个安乐村,那村中有个马氏,大富之家。闻得祝九娘贤惠,寻媒与他哥哥议亲。哥哥一口许下,纳彩问名都过了,约定来年二月娶亲。原来英台有心于山伯,要等他来访时,露其机括。谁知山伯有事,稽迟在家。英台只恐哥嫂疑心,不敢推阻。山伯直到十月,方才动身,过了六个月了。到得祝家庄,问祝九舍人时,庄客说道:‘本庄只有祝九娘,并没有祝九舍人。’山伯心疑,传了名刺进去。只见丫鬟出来,请梁兄到中堂相见。山伯走进中堂,那祝英台红妆翠袖,别是一般妆束了。山伯大惊,方知假扮男子,自愧愚鲁,不能辨识。寒温已罢,便谈及婚姻之事。英台将哥嫂做主,已许马氏为辞。山伯自恨来迟,懊悔不迭。分别回去,遂成相思之病,奄奄不起,至岁底身亡,嘱咐父母,可葬我于安乐村路口。父母依言葬之。明年,英台出嫁马家,行至安乐村路口,忽然狂风四起,天昏地暗,舆人都不能行。英台举眼观看,但见梁山伯飘然而来,说道:‘吾为思贤妹,一病而亡,今葬于此地,贤妹不忘旧谊,可出轿一顾。’英台果然走出轿来,忽然一声响亮,地下裂开丈余,英台从裂中跳下。众人扯其衣服,如蝉蜕一般,其衣片片而飞。顷刻天清地明,那地裂处,只如一线之细。歇轿处,正是梁山伯坟墓。乃知生为兄弟,死作夫妻。再看那飞的衣服碎片,变成两般花蝴蝶,传说是二人精灵所化,红者为梁山伯,黑者为祝英台。其种到处有之,至今犹呼其名为梁山伯、祝英台也。后人有诗赞云:‘三载书帏共起眠,活姻缘作死姻缘。非关山伯无分晓,还是英台志节坚。’”

此后比较重要的文献记载还有清道光岁贡邵金彪所撰的《祝英台小传》,出现了化蝶的结局,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爱情故事:“祝英台,小字九娘,上虞富家女。生无兄弟,才貌双绝。父母欲为择偶,英台曰:‘儿出外求学,得贤士事之耳。’因易男装,改称九官。遇会稽梁山伯亦游学,遂与偕至宜兴善权寺之碧鲜岩,筑庵读书,同居同宿。三年,而梁不知为女子。临别梁,约曰:‘某月日可相访,将告母,以妹妻君。’实则以身许之也。梁家贫,羞涩畏行,遂至衍期。父母以英台字马氏子。后梁为鄞令,过祝家询九官。家童曰:‘吾家但有九娘,无九官。’梁惊语,以同学之谊乞一见。英台罗扇遮面,出身一揖而已。梁悔念而卒,遗言葬清道山下。明年,英台将归马氏,命舟子迂道过其处。至则风涛大作,舟遂停泊。英台乃造梁墓前,失声恸哭,地忽开裂,坠入茔中。绣裙绮襦,化蝶飞去。丞相谢安闻其事于朝,请封为义妇冢,此东晋永和时事也。齐和帝时,梁复显灵异,助战有功,有司为立庙于鄞,合祀梁祝。其读书宅称碧鲜庵。齐建元间,改为善权寺。今寺后有石刻,大书‘祝英台读书处’。寺前里许,村名祝陵。山中杜鹃花发时,辄有大蝶双飞不散,俗传是两人之精魂。今称大彩蝶尚谓‘祝英台’云。”虽然“化蝶”的情节,在宋代薛季宣的诗中已有“蝶舞凝山魄,花开想玉颜”之句,但到这时才结合地方环境,有机地组成生动的结尾,从而将梁祝传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梁祝传说取材于现实生活,又有传奇色彩,悲剧的结局与理想化的结尾达到和谐的统一。它揭露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罪恶,歌颂了纯洁自由的爱情。梁祝故事从女扮男装开始,到后来的反封建主题,是一个重要发展。传说中的反封建思想日益强烈,因而更加受到人民的喜爱。

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创作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曾考证宋代至清代涉及梁祝传说的地方志资料有:宋王象之撰《四明志》、宋罗浚撰《四明志》、元袁桷撰《四明志》、明黄润玉撰《宁波府简要志》、明张时彻撰《宁波府志》、明陆应阳撰《宁波府志》、清康熙版闻性道撰《鄞县志》、清雍正版万经撰《宁波府志》、清乾隆版钱大昕撰《鄞县志》、清咸丰版周道遵撰《鄞县志》、清光绪版徐时栋撰《鄞县志》。除张恨水考证的以上方志资料外,还有清光绪版吴景墙撰《宜兴荆溪县新志》、清《清水县志》、清吴骞撰《桃溪客语》等方志资料,因其内容大同小异,不一一摘录。

梁祝文化千姿百态,百花齐放。它既有丰富多彩的各种传说,特色纷呈的歌谣,还有曲调各异的戏曲、美妙动听的曲艺。可以说,梁祝文化占领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剧种、曲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路工所编的《梁祝故事说唱集》,提及有关梁祝传说的文学作品有:《牡丹记》、《两蝶诗》、《同窗记》、《还魂记》、《访友记》、《罗江怨》、《梁山伯歌》、《梁山伯》、《新编金蝴蝶传》、《新编东调大双蝴蝶》、《柳荫记》、《新刻梁山伯祝英台夫妇攻书还魂记》、《新刊梁祝奇缘全部》、《新造山伯英台全歌》、《山伯英台游十八地狱全歌》、《新刻祝英台全本》等共四十七种。其中只有一种是《梁山伯宝卷》,路工注明:“该书系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1924年出版)。此宝卷恐是清代出品。”据华中师范大学统计,目前全国的梁祝传说脚本共计97篇,其中,浙江省有46篇,仅宁波一带就有18篇。[6]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戏曲剧本,事见《梁山伯宝卷》、《华山畿》乐府及《访友记》、《同窗记》传奇,又名《双蝴蝶》。越剧、川剧、滇剧、徽剧、沪剧、吕剧、赣剧、睦剧、秦腔、琼剧、粤剧、闽剧、豫剧、晋剧、淮剧、楚剧、京剧、黄梅戏等数十个戏曲剧种都搬演过这一经典的爱情名剧,几乎所有的大小剧种都有该剧的整本或折子戏传世,其中以越剧的《梁祝》和川剧的《柳荫记》最为知名,京剧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时期推出。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电影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1945年,袁雪芬与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1951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重排该剧,增尾“化蝶”,剧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执笔,黄沙导演,陈捷、薛岩音乐整理,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吕瑞英等主演。该剧于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一等奖、音乐作曲奖、舞美设计奖,主演范瑞娟、傅全香获演员一等奖、张桂凤获演员二等奖、吕瑞英获演员三等奖。1953年,该剧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由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川剧《柳荫记》也于1952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荣获剧本奖,陈书舫获演员一等奖,袁玉昆和刘成基获演员二等奖。京剧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马彦祥根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和程砚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传最广。《柳荫记》由王瑶卿设计唱腔,杜近芳、叶盛兰在1953年首演。1954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参考其他剧种的相关剧目编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剧《英台抗婚》,此剧是程砚秋解放后编演的唯一一部大戏,也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李世济曾在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时上演过此剧。

1993年,黄梅戏折子戏《英台别友》、《山伯访友》,由金芝编剧,孙怀仁导演,马兰、黄新德主演,红遍大江南北。1994年,黄梅戏《梁祝》全本创作完成,马兰、黄新德携该剧应邀赴台湾演出,再次受到台湾同胞的热捧。2010年,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以金芝编剧的《梁祝》剧本为基础,特邀15年前曾执导该剧的著名导演孙怀仁加盟,该院优秀青年黄梅戏演员程丞、曹祝来担纲主角,在唱词、配曲、舞美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将这部经典再度搬上黄梅戏舞台。

黄梅戏传统剧目《柳荫记》、《上天台》,源于黄梅叙事山歌《梁祝》。楚剧名《东楼会》、《梁山伯访友》、《梁山伯送友》,东路子花鼓戏、随州花鼓戏、豫南花鼓戏、荆州花鼓戏、鄂东、抚州采茶戏名《梁祝姻缘》,襄阳花鼓戏、郧阳花鼓戏名《山伯访友》,三角戏、庐剧、宁都采茶戏名《梁山伯与祝英台》,鄂南采茶戏名《红绫记》;南昌采茶戏名《同窗记》;武宁采茶戏名《还魂记》,九江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名《上天台》、《下天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